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网上出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书单。小新不由想起了一个鲁迅和书单之间的故事:75年前,孙伏园(跟鲁迅关系非常亲近)曾要鲁迅开一份题为“青年必读书”的书单,但鲁迅却交了白卷,并在“附注”中加了句“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这段话在报纸上一经登出,社会各界的批评声纷至沓来。直到今天,也有不少人借此批评鲁迅。对于“青年必读书”这段文学史上的著名公案,不少鲁研家都做出过深入探讨。不过,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读书方法论问题。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鲁迅先生

小新认为,如果将《青年必读书》和孙伏园的用意、鲁迅两年后所发表的《读书杂谈》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鲁迅的读书方法论。

一、读了那么多中国书的鲁迅,为什么要说“少读中国书”?

1925年1月,孙伏园主笔的《京报副刊》刊出启事,向社会名流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十部的书单。当时很多名家学者都开出了自己的书单,但鲁迅却淡淡地说了句“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类似于白卷。不过,鲁迅却在“附注”中这样写道: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如果孤立地看待这段话,我们很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鲁迅太贬低中国传统文化了,太不给活动发起者孙伏园面子了。

但事实上绝非如此,鲁迅本人看了非常多的传统书籍,从先秦到明清的小说作品至少都大致看了一遍,还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及《古小说钩沉》三部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文学史著作。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鲁迅和孙伏园的关系也极为亲近,有人曾这样形容孙伏园——他是跟鲁迅同时代的少数几个没有被鲁迅骂过的文人。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鲁迅和孙伏园之间的亲近关系。在不久之后和许广平的“厦门—广州”通信中,孙伏园和许寿裳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鲁迅朋友。

而当时孙伏园刚从《晨报副刊》到《京报副刊》,这个征集活动对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鲁迅不会不知道这一点。那么,鲁迅明明读了那么多中国书,又和孙伏园极为亲近,为何还要交出这样一份不近人情的白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现场,理解孙伏园征集书单的本意,还要结合鲁迅的导师观分析鲁迅的读书方法论。

孙伏园之所以征集“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书单,是因为他认为二者在旧的教育制度下是有冲突的,现在的情况不知如何,这次征集希望得出一个结果,供大家参考。也就是说,以前青年喜欢读的和导师们希望青年读的书不一样。孙伏园发起这个活动是为了调查现状,看看二者之间是否还存在冲突。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孙伏园

孙伏园特意指明了“冲突”,由此不难看出这其实指的不是课内书,而是课外书。因为如果课内书的话,那就不存在冲突问题了,学生是没得选的。“青年”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不同阶层、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士。

鲁迅虽被许多人追捧为“青年导师”,但鲁迅向来不以导师自居。因为他一贯认为: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

据此,我们不难理解鲁迅为何要交白卷。因为他自知自己当不了青年导师,更开不出所谓的必读书单,因为每个青年的情况都不相同,每个人将来的发展方向也不相同。面对着“青年”这个抽象而宽泛的概念,鲁迅确实开不出一个必读书单。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当时俞平伯也交了白卷

“少读中国书”的提法则和鲁迅的读书方法论联系在了一起,因为鲁迅认为青年的首要目的是“向着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对于读书而言,最终目的不是读书,而是使人焕发生气、能够在现实中积极行动。据此,我们可以隐隐看出鲁迅的读书方法论:

读书(课外书)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在了解个人的具体情况之前,所谓的导师不该随意开出书单。此外,青年不应当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应该激励自己积极思考,并在现实中付诸行动。

当然,鲁迅认为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确实带有一定偏见性。但如果回到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对此我们也应该加以理解。

二、《读书杂谈》中的二分法以及具体的读书方法

“青年必读书”事件发生之后,鲁迅曾和批评者展开笔战,其中虽也涉及到了一些读书方法的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围绕“必读书”事件。

直到1927年,鲁迅才更为具体、更为详细地谈到了读书方法。当年7月,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发表了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先是用二分法从整体上分解了读书,继而谈到了一些具体的读书方法。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未找到鲁迅广州演讲图片,故以北师大演讲图片代替

1. 两类读书: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

在《读书杂谈》(当时讲稿整理成的文章)中,鲁迅开宗明义地说道: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嗜好的读书,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将读书分为“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这和孙伏园两年前提出的“必读书”和“爱读书”多少有些遥相呼应。“嗜好的读书”可以说是和“爱读书”基本一致,指的都是个人喜欢读、愿意读的书。“职业的读书”则比“必读书”的概念稍微广一些,它不仅仅指课课外书,也指学生的课内书。

鲁迅格外推崇“嗜好的读书”,因为他认为: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鲁迅书房图片

对于“职业的读书”,鲁迅多少是有些排斥的,因为怀着明显目的、功利性地读书,虽然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动力,但无疑会抹杀读书的乐趣。当然,鲁迅也没有完全否定职业的读书,因为为了生存、为了工作、为了适应社会,我们不得不进行“职业的读书”。

2. 具体的读书方法

在对“嗜好的读书”和“职业的读书”进行划分之后,鲁迅还进一步谈到了一些具体的读书方法。鲁迅虽谨慎地声明了这些方法只局限于文学领域,但小新认为还是可以推而广之为一般的读书方法。

(1)以兴趣为主导,不要带太多功利色彩

鲁迅这样说道: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这提醒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带有太多的功利心,不要把“嗜好的读书”变成了“职业的读书”,不要使功利心抹杀了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把“职业的读书”变成“爱好的读书”,能在职业中找到更多的兴趣,那将是最好的。

(2)勤于思索,不要躲进书斋里读死书

鲁迅这样说道: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厨,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我先前反对青年躲进研究室,也就是这意思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思索中的鲁迅

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虽说读书不要带有太强的功利色彩,但如果只是一昧死读书,而不观察周围的世界、不观察现实的生活,那么所谓的兴趣很可能僵化,僵化成逃避现实的借口。保持读书趣味的最好方式,应当是积极地观察世界,用书中学到的知识、获取的思维方式与现实交流。

(3)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要被别人的观点控制

鲁迅这样说道: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我们读书之前,往往会看一下别人的评价,读了之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书,往往又会找到名家的点评来看一看。比如喜欢《红楼梦》的,大概都会看一看脂砚斋的评论,看看胡适鲁迅的评论、看看俞平伯周汝昌的评论。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评论比原著还要丰富,而这么多的观点又实在令人无所适从。

鲁迅的读书方法论:从“少看中国书”到《读书杂谈》的二分法

《红楼梦》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不管看了多少评论、不管看了哪位大师的评论,最终还是要自己回到原著中,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索。

(4)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书单,要学会自己选择

鲁迅这样说道:我们自动的读书,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

这里提到了“泛览”,也就是泛读,与之对应的应当是“精读”。泛读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对某一个领域有整体性的了解,同时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在有了整体性的了解之后,我们便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去挑选细分领域的书籍阅读。

当然,“泛览”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借助于别人的书单,不然无法确定到底有哪些书能帮助自己从整体上把握一个领域。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永远寄希望于别人的书单,而应当培养自己的分辨能力,知道自己该去读什么书。

结语

《青年必读书》表达的主要是读者自主选择以及为读者带来生机,《读书杂谈》谈论的点较多,但贯穿始终也是兴趣、自主、带来生机。由此不难看出,鲁迅读书方法论的核心是兴趣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以及作用于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