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里出现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吗?

《鹤唳华亭》终于更新了,其中邸报事件,再次让太子陷于困境。顾名思义,邸报是一种报纸,新华字典解释:邸报[dǐ bào],封建王朝的官报。约始于唐代,当时称为“进奏院状报”、“报状”等,主要刊载皇帝的谕旨、臣僚奏章、边防战报等。宋代始称“邸报”,后世并有“邸抄”、“朝报”、“京报”等名称。初为手抄,宋代起已有雕版印刷,明代有木活字版印刷,并有民间自设报房印刷出售。《鹤唳华亭》邸报的制作过程为我们展现的就是活字印刷。

《鹤唳华亭》里出现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吗?

关于邸报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目前在新闻史研究工作者中还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邸报”最早出现于西汉初期(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理由是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但也有观点认为,邸是“郡国在京师自行设置的办事机构。并非王朝设置的正式行政单位。” “邸”有两大职责:“通奏报”、“待朝宿”。“待朝宿”指为“郡”来人提供食宿、招待,若今之各省驻京办事处。所谓“通奏报”,是指共文书的传递,具体而言,指“邸”负责把“郡”的地方长官的奏章通过“大鸿胪”呈递给中央,但只起下情上达的中转站作用,“通奏报”理解为“邸中传抄一切诏令奏以报于诸侯”,“传达君臣间消息之谓”,并不能由此引申出“通奏报”“即邸报之所由起”的结论。


《鹤唳华亭》里出现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吗?

至于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西方不少人认为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纪闻》,这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很短,不久就停办了。而如果认同中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世纪)观点的,则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但是没有实物佐证,且持该观点的论据不足。现在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有史可查,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邸务留后使改称进奏官,在上都知进奏院的统一管辖下,进行邸报的发布工作,现存最早的汉文邸报是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距今已经1100多年了。因此在各种报纸起源中,“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起源于唐代”最为可信。

《鹤唳华亭》里出现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吗?

唐《进奏院状》

无论是中国早期的《邸报》还是西方的《每日纪闻》,皆与现代报纸具有的刊载新闻、定期出版、公众发行特点有很大不同。但是,他们都具有了现代报纸的雏形,从后期发展过程看,中国的邸报愈加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