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为什么萧定权想办个成年礼就这么难?

古代男孩的成年礼叫做“加冠”礼,一般是在亲人长辈的注视下,戴上象征成年的帽子,从此以后就算是个真正的大人了。

“加冠”是每个男孩子必须通过的仪式,父母看到孩子成年应该是很高兴的,可是皇太子萧定权的成年礼却被一直耽误了三年。按照常理来说,萧定权的母亲是皇后,父亲是皇帝,想办个成年礼太容易了,可是为什么却一直办不成呢?

一、父子感情淡薄

能不能办皇太子的“冠礼”,决定权就在他的父亲手里。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一直是不太满意的。皇后三年前去世,皇帝却没有让儿子见母亲的最后一面,这在一般家庭里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对比其他的兄弟,萧定权和父亲的关系就更不好了。皇帝的大儿子是齐王萧定堂,不但成年还已经娶妻生子。这么大的人了,在皇帝面前说撒娇就撒娇,说抱腿就抱腿。而萧定权从来没有跟父亲有这么亲密的举动,即使再委屈难过,对着皇帝说话也是梗着脖子。

皇帝对萧定权的态度一直耿耿于怀,甚至连萧定权小时候看到他就跑的事都一直记着,在皇帝心里觉得这个儿子跟自己不亲近。

鹤唳华亭:为什么萧定权想办个成年礼就这么难?

一般来讲父子天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多子女家庭里,父母对孩子还是不太可能一碗水端平的。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偏好。

在大多数家庭里,大儿子和小儿子的待遇比较好。大儿子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父母第一次做家长,这种投入度和新鲜感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对一个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我们对他就越有感情。小儿子是家里最小的,敬老爱幼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感基因,所以,最小的孩子也容易得到偏爱。只有中间的两边不靠,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人一旦动了感情,看待问题就会带着自己的主观色彩。大儿子跟自己更亲近,所以在皇帝眼里齐王事事要比萧定权强很多。宫里有了珍贵的鲥鱼,皇帝会第一个想着让齐王来吃,如果选继承人的话,皇帝内心肯定也是希望自己偏爱的孩子来做。可惜皇太子的位置已经被萧定权占了,如果办了“冠礼”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太好更改了,所以作为父亲的皇帝一直犹豫不决。

二、兄弟竞争

皇帝有这个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萧定权看得出来,齐王也看得出来。齐王是皇帝的长子,古代有“立嫡立长”的传统。虽然齐王不是皇后生的嫡子,在身份地位上不如萧定权,可是皇后已经去世了,自己的母亲是贵妃,离皇后只差一步。而且贵妃跟皇帝的感情好,当上皇后是早晚的事,这样一来自己也就有了当皇太子的资格。

齐王已经成年,按照规定,成年的王子们都有一块自己的领地,齐王的“齐”指的就是齐鲁之地,也就是山东一带。山东一带给你齐王了,相当于让你自己去开个小的分公司,你应该马上就去上任。可是皇帝一直没有催齐王动身,一方面的原因确实是因为齐王是皇帝最喜欢的孩子,皇帝有点舍不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皇帝觉得萧定权跟自己不亲近,有了换太子的念头。

鹤唳华亭:为什么萧定权想办个成年礼就这么难?

齐王知道自己的父亲摇摆不定,他和萧定权势均力敌,无论谁稍微积极一点的话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皇太子。为了能够增强自己的实力,齐王主动娶了中书令的女儿当王妃。中书令是非常有权势的官职,在古代皇帝的大臣里,最重要的就是宰相,而中书令是首席宰相,可以说是群臣之首。齐王这个老丈人确实非常的阴损,为了阻止萧定权举行“冠礼”,给齐王出主意,让宫里的宫女在“冠礼”上散布萧定权的“不忠不孝”谣言,差一点就把萧定权的事儿给搅黄了。

三、太子靠山太多

皇帝不想这么快给太子“冠礼”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太子背后的势力太强。皇太子是下一任皇帝,如果举行了“冠礼”就意味着太子成年了,可以直接参与国家大事,也就是开始实习怎么做皇帝。

“冠礼”以后的太子可以自己成立一个见习团队,也就合法地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如果说这个太子水平能力一般,见习时间就会很长,皇帝也不会着急。但是万一皇太子的能力不错,很快就能毕业出徒,皇帝就尴尬了。这就好比是家里买了一条鱼,爸爸说想吃红烧的,儿子说想吃清蒸的,你说听谁的呢?儿子可以迁就爸爸一次,可是不见得每次都能迁就。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容易跟父母起冲突,就是因为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的话就听不进去了。皇太子如果大了,还有了自己的团队,他如果不听皇帝的话,就有可能造反。历史上太子想提前接班的事经常发生,因此,皇帝也非常有危机意识。

萧定权要提前接班的可能性大不大呢?皇帝觉得很大。

萧定权的老师是吏部尚书卢老师,吏部尚书管的是官员的选拔,也就是说皇帝的现有团队里,大部分的官员有可能都是通过他选出来的。萧定权跟这个老师的关系非常好,比跟皇帝的父子关系要亲近得多。如果萧定权想抢班夺权,在成功以后的经营管理上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卢老师就是个超级厉害的人事部长,可以为萧定权迅速建立起一整套领导班子。

鹤唳华亭:为什么萧定权想办个成年礼就这么难?

萧定权的舅舅是“武德候”顾思林,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军队的。顾思林的势力范围在并州,并州不但是边境的要塞,而且有大量的军队驻扎。皇帝当年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打败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就是因为了有个老丈人和大舅哥带兵的协助。皇帝非常清楚顾思林的实力,所以,为了怕顾思林有什么动作,一早就找机会把他的兵权给卸载了。可是,顾思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人不在前线,军队里的实力一点也没减少。为了让萧定权能够顺利办“冠礼”,卢老师领着一大堆官员求皇帝也没管用,萧定权都跪傻了也不好使,顾思林只拿出了一份军报就把事摆平了,可想而知顾思林的实力。

有了这么厉害的舅舅和老师,如果萧定权想要提前接班,可以说真的不费劲。也因为有了这层顾忌,皇帝才迟迟不给萧定权办“冠礼”。

总结

因为儿子的实力太强,随时有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可能,皇帝心里是没有底的。再加上萧定权跟父亲的关系过于疏远,很多事都没办法深入的交流,隔阂就会越来越深。另外皇帝已经有了自己偏爱的孩子,所以对和萧定权改善关系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父子儿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归根究底,父子关系和其他的人际关系是一样的,也需要用心地经营,只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亲情关系才能真的体现出亲情。萧定权跟舅舅亲、跟老师亲,皇帝跟贵妃亲、跟齐王亲,他们都有爱别人的能力,只是对彼此有了成见,谁都不愿意主动靠近对方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