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热播电视剧《鹤唳华亭》从头到尾有一大事件串起了所有故事,那便是

长州之战

第一集朝中清流请求皇帝为太子举办“成人礼”一事,其原因看似是皇帝宠爱齐王,想用这样的手段留住心爱的儿子。

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朝中清流请为皇太子殿下冠礼

实则,此乃帝王心术:当你有求于人,而不得解时,可威逼,可利诱。

于是,打压背靠强大外戚的太子,成为皇帝向武德侯示威的一种手段:你有兵权算什么?瞧,不听话,那我就欺负太子!

随着武德侯出征,女主父亲陆英也被卢尚书召回京城。

刚到京中,中书令便上门拜访,为齐王求娶陆家女,看似是想要笼络新任监察官员,得朝中清流助力。

实际上,陆英之前五年曾在川蜀路做茶马监察御史,主要监管着朝廷与番人的“茶马交易”,他手中掌握着安平伯贪腐的罪证。

也就是第二件可影响长州之战的案件:茶马贪渎案

名贵的茶叶可换战斗力强的番马,而安平伯与中书令一行人为了中饱私囊,以次充好,用粗制滥造的散叶送往边疆,只能给战场提供矮小瘦弱的驽马。

战马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战事的成败

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皇帝接到长州首战败北消息

朝中以为武德侯此去长州,必定战无不胜。可谁知,第二次传来的长州军报却并非喜讯,而是首战败北,主帅丧子。

战争失败必须有人负责,那么贪污茶叶、私贩军马之人就是罪魁祸首。

后来的剧情中,皇帝安排太子监国以彻查“私贩军马案”背后元凶,揪出朝中最大的蠹虫,以慰亡灵。

《鹤唳华亭》不仅展现了茶叶冲泡之美,也向观众展现了茶叶在社会治理上的功能。

自西汉时发现人工种植茶叶到唐宋茶叶商品化,封建帝国统治者们千年来,对茶叶与马匹都十分看重,对其管理和控制都很严格。这与茶马拥有重要的经济、政治用途分不开关系。

今天本文想探讨得是,茶叶在古代中国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在古代稳边治边上,它又有什么作用?

古代中国的茶,优势从何而来?


  • 茶叶从作物到商品

唐代以前是没有“茶”这个字的,有文字史料记载的类似茶叶的草本植物,也许叫做“荼”。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或是《尔雅·释木·槚》中那句:“槚,苦荼。”

郭璞注释道: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名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其中“荼”可能是指茶叶。

西汉时王褒在《憧约》写有两句:“脍鱼氰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这大概是茶叶以交易品的身份,第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唐 托盏仕女图

不过,王褒为什么要让奴才去武阳县买茶叶呢?

武阳县今在四川彭山。据说在西周之初,巴蜀地区就已经发现人工栽培茶树的痕迹;秦汉时期,四川地区培育的茶树渐渐增多。

东晋时期成汉常璩《华阳国志》中有这样的句子:“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可见蜀地不仅适宜种茶,且有大量出产茶叶。

中国是世上最早发现茶叶并且人工种植茶叶的国家。尽管如今世界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但在数百上千年前,不过古代中国的产茶量和茶叶销售量仍旧不可小觑。

  • 茶叶产量扩大,销路渐广

随着政权逐渐稳定,经济也在加速发展着,茶叶的种植产量越来越大,产区也越来越广。

据《册府元龟》记载:唐文宗时,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唐武宗时,伏以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

千年前江南一带,已经有人将种茶作为一种产业进行集体化劳作产出。

而到了宋朝时《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着:“南宋绍兴时期成都府利州路二千一百二万斤”、“加上梓州路牙夔州路共约八、九百万斤,总计约三干万斤,绍兴末年(绍兴三十二年)东南地区产茶一千五百九十余万斤”。

唐宋时期的茶叶产量已经极大地超过了小农生产的范畴,可是唐朝以前,饮茶还未形成深入民间的风俗,茶文化仍旧属于上层贵族。

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点茶手艺

直到唐朝时期,才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的现象出现,饮茶之风渐渐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几千万斤的茶叶绝不可能自作自饮,根据“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这种情况来说,西域的少数民族在唐朝时,就已经开始与中原统治者进行茶马交易了。

  • 茶叶具有巨大利润空间

自古以来,山川林泽被视为王室“厉禁” 之地,大自然产出的好东西皆归王室专有,兼有予以严格管理而颁布禁令的措施,称之为“禁榷”。盐和铁等影响政治经济的重要物品一直为国家垄断,后来茶也被纳入禁榷一列。

西域少数民族对茶叶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代表着巨大利润空间,统治者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

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鹤唳华亭》第九集 陆文昔道出雀舌水芽市价

唐德宗时期,朝廷开始对茶叶进行征税,唐文宗时开始进行政府垄断管理,不过当初由于此举遭到茶农的强烈反对,随着丞相王涯被诛,很快就榷茶也就搁置了。

到了北宋时期呢,茶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实施了四十年“通商法”,后来又改为“茶马法”

通商法实施期间,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园户与中小商人。虽然园户需要上交茶租,可数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茶本利息和税赋,中间的利润十分可观;而中小商人只需付钱就可以购买好茶叶,避免官茶摊派拿到粗劣的散茶,也不必担心“私贩”等罪名。

不过即便有如此好处,通商法却有致命弊端:朝廷财政税收极大锐减。

“祖宗立禁榷法,岁收净利凡三百二十余万贯”,也就是说,没有实施通商法时,榷茶能给财政带来每年高达三百二十余万贯的税收额

不过“嘉佑初遂罢禁榷,行便商之法,客人园户私相贸易,公私不给,利源寝销,岁入不过八十余万”。

这中间几乎差了好几百万贯的利润额,宋朝统治者岂能不重视?所在崇宁元年,丞相蔡京便主持废除了通商法,重新实施禁榷,称之为“茶马法”。

重新制定了茶业交易的制度之后,宋朝的财政“岁收息钱至四百余万缗”,足见茶叶带来的利润之巨大,也加速了茶叶的种植与传播。

各朝为何要实施茶马贸易?


  • 防止贵金属外流

宋朝的白银、铜钱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中学时代对宋朝最深的印象就是“钱荒”。

仁宗至和年间用于买马的白银,仅秦州一处,就达十万两;所用铜钱,每年数十万贯,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博马,朝廷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可西域番人向中原

购置日需品,则只需物物交换即可实现。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大量白银、铜钱等鬼近视从朝廷流出,中原王朝的财政只出不入,难以为继。

不仅如此,“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郡国岁铸钱不能充其用”,贵金属在他国不仅可以做成钱币交易,还能铸成武器送上战场,这可大大加深了边界治安的不稳定性。

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茶马互市

可战马是刚需,不得不购买。既然铜钱不能交易,那就选择丝绸布帛或是茶叶这些物品作为等价交易物。

丝绸布帛无法满足身居西北之人耐寒耐磨的穿着要求,而他们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对茶叶这种解除油腻的饮品有着强烈渴望。

于是以茶博马成为防止贵金属流入他国的重要手段。

  • 羁縻边民,维护稳定

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饮茶的风俗也在向西域不断传播,最后达到“夷人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从唐代起,西北回鹘民族就依赖内地茶叶,到了宋朝时期,四川茶业成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力量与经济手段。

宋朝为了实施四川地区少数民族政治上的羁縻统治,在经济上对少数民族地区茶禁极为严格。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法令规定商人在官场买茶后,只得“贩入川峡四路充民间食用,私辄买卖博易,兴贩及入陕西地分者,并许入告捕,依私贩腊茶法施行”,更加不能与戎人私自交易,否则“并从军法”。

从《鹤唳华亭》“茶马案”,看茶叶在古代边防治理上的作用

茶马古道


茶法之严酷,就是为了让少数民族无法种植茶树,必须依靠官府供给茶叶。只有愿意臣属并保持友好关系的少数民族兄弟,才与之进行茶叶交易,否则便切断一切茶叶的来源与供给。

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从未发生大规模的反叛,《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南宋人张震曾说:“四川产茶,内以给公上,外以羁诸戎 , 国之所资 , 民恃为命。”可见茶叶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边疆。

元朝政权覆灭后,明朝统治者对茶叶实施了十分严格的管控,他们认为茶叶是关系边民们生死的重要资源,垄断茶叶,既能通过贵茶贱马政策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又能使他们受其控制。

政府为了防止蒙古拥有茶叶,只用绢布钱粮等物博马,即便蒙古多次请求重开茶市,也未获允许。

不得不说,这样的确达到了抵制藩篱的目的,在明朝初年的确给边境带来了稳定。

总结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面对茶叶带来的利润,走私行为屡禁不绝,再加上茶政、茶马政的监察机构管理上的混乱,官营茶叶换取马匹的政策在雍正帝胤祯十三年被废止。

这项经济政策的存在,不仅为封建王朝扩充了财政收入,而且也让这些王朝在统治期间维持了边疆安定。

看起来,这项政策对国家的边界稳定安全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但——

事实真是如此吗?

茶马贸易始于唐朝,兴于宋明,废止于清。

宋明是实施官方管理茶马交易最严格的两个朝代,除了经济效益外,这两个王朝采取“茶马贸易”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

靖安边疆,维护皇权统治

可是与唐朝时期的茶马贸易对比,将这样自由贸易的行为转变成官方经济制裁手段,总让人觉得少了一些自信与大气。

思考其中的原因,我想应该与治国态度有关:

唐朝统治者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着他们不断开疆拓土,因此茶与马的贸易选择是自由的。

可到了北宋时期,那种斗志昂扬的精神似乎不再明显。

即便是北宋后期成功进行了“熙河开边”,实际上也只是面对虎视眈眈的西夏,选择了“以攻为守”的战略手段而已,此时的茶马交换已经成为统治者不得不做出的被迫选择。

所以啊经济手段只是辅助而已,只有提高军事硬实力,才能拥有无比自信的骄傲,才能有资格选择要不要和别国做茶马互换的交易。

否则,再多精美名贵的茶叶,也只是他人铁骑之下,如探囊取物般易得的珍珠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