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羅貫中表示:我不是這樣寫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太多的三國並立,唯獨東漢末年的這個三國深入人心。倘若歸功於人,自然非《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莫屬了。因為是歷史小說的緣故,三國故事才源遠流長,進而形成一種三國文化,融入到中國人的生活中。

《三國演義》作為歷史小說,事實上已把一些虛構幻化為歷史。久而久之,讀者便以為那是歷史,任你糾正,都無濟於事。《三國演義》所帶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文化體驗。

《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羅貫中表示:我不是這樣寫的

到底是“尊重史實”,還是“尊劉抑曹”?

先從《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說起。關於羅貫中,說法很多,也向無定論。既然文化界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結論,我們只能認定,這羅貫中便是《三國演義》的作者。那麼,羅貫中是如何來界定三國人物及其事件的呢?我的判斷是,他基本尊重了歷史事實,所謂“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結論,大致不錯。

羅貫中基本持以中立,他在寫作中,並不以自己的好惡為立場,而是以歷史為立場。中外歷史上,偉大的作家,莫不如此。令人遺憾的是,清朝的毛綸、毛宗崗父子,橫插一槓,徹底改變了羅貫中的創作初衷。

這爺兒倆,盡情按照自己的好惡,大肆修改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從而形成“尊劉抑曹”這麼一個格局,併為自清代以來的讀者,所廣泛認可。毛氏父子給《三國演義》上的這道塗層,刀刮刃剜,不能剔除,畢竟它久已入駐中國人的靈魂深處。

《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羅貫中表示:我不是這樣寫的

《三國演義》在羅貫中與毛氏父子筆下,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下面略做對比。以曹操為例,羅貫中是既有批判,也有讚美。毛氏父子正相反,把羅貫中讚美曹操的,儘量刪除;把羅貫中批判曹操的,照單全收。如“劉玄德斬寇立功”一節,羅貫中與毛氏父子分別是這樣寫的:

為首閃出一個好英雄,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桓、晉文無匡扶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彷彿孫吳,胸內熟諳韜略。(羅貫中)

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毛綸、毛宗崗)

《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羅貫中表示:我不是這樣寫的

又如“關雲長千里獨行”一節,羅貫中不僅援引他人(裴松之、宋賢)的話力贊曹操,還以作家的身份,出現在小說中,誇讚曹操:

此言曹公平生好處,為不殺玄德,不追關公也,因此可見得曹操有寬仁大德之心,可作中原之主。

這段話,到毛氏父子那裡,被砍了個乾乾淨淨。

再如“曹操烏巢燒糧草”一節,羅貫中寫曹操把其部下私通袁紹的書信統統燒燬,並引史官之詩加以讚美:“盡把私書火內焚,寬洪大度播恩深。曹公原有高光志,贏得山河付子孫。”羅貫中附以評論:“此言曹公能撈籠天下之人,因而得天下也。”對此,毛氏父子則一概刪除。嘿,這對父子,何以仇曹恨曹到如此地步?

《三國演義》尊劉抑曹?羅貫中表示:我不是這樣寫的

相反的倒是那羅貫中,不僅讚賞曹操,還讚賞曹操的曾祖;不僅讚賞曹操的曾祖,還虛構一些曹操的美德。羅氏是這樣讚賞曹操曾祖父的:“曾祖曹節,仁慈寬厚。有鄰人失去一豬,與節家豬相類,登門認之,節不與爭,使驅之去。後二日,失去之豬自歸,主人大慚,送還節,再拜服罪。節笑而納之。其人寬厚如此。”

又是這般虛構曹操之德的,如破下邳,曹操“差人入城,不許劫掠良民”;如擒陳宮,曹操命人“即送公臺老母妻子回許都吾府中恩養,怠慢者斬”。這些美言曹操的地方,當然不能為毛氏父子所接受,照刪不誤。

與曹操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劉備,羅貫中既寫他的長處,也寫他的短處。毛氏父子不這樣,他們對於劉備採取的態度是,留其長,去其短。“雲長延津誅文丑”一節,關羽斬文丑後,袁紹欲殺劉備,劉備狡辯自解,羅貫中評論道:“此是玄德極梟雄處。”這一句,毛氏父子給刪了。

“劉玄德敗走夏口”一節,羅貫中引裴松之的評論,暗責劉備:“即使對桃園結義的關羽,也沒有忘記耍弄權術。”這一描述,毛氏父子也給刪了。

回頭一看,毛綸、毛宗崗父子給《三國演義》的“歷史塗層”好厚呀。也難怪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形成“尊劉抑曹”的既定模式。既然歷史文化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乃至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我們何不就此入手,去批判歷史文化的糟粕處呢,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