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固收」利率下行週期債基和貨基的資產配置

本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編寫,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光大證券研究所不會因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光大證券的客戶。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本文作者

張旭 / 危瑋肖

摘要

債券型基金規模續增,增幅擴大,債券類、股票類、現金類資產市值均上升。從資產配置來看,債券和股票的配比上升,現金類資產配比下滑;從配置的具體券種來看,債基配置最多的是金融債,佔債券總投資比重的48.21%,配比環比上升了4.24個百分點,同時國債的配比環比亦有所提高。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品的配比環比均下滑。

貨基資金集中度企穩,且貨基規模環比上升,截至目前市場上有6只浮動淨值型貨基,規模合計35億元。從資產配置來看,債券類資產和現金類資產的比重均下滑,但債券類市值增長率仍為正增。截至2020年一季末,規模前四的貨基規模佔總規模的比重為19.58%,集中度較為穩定。從配置的具體券種來看,貨基中市值佔比最大的仍為同業存單,配置比例環比下滑。其他券種如國債、企債、企業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支持證券等品種的市值增長率均為正,且企業短期融資券的市值增長較明顯,環比增長120.90%。

債基槓桿率環比上升,貨基槓桿率環比下滑。債基槓桿率由2019Q4的115.91%上升4.29個百分點至120.20%,而貨基槓桿率下滑0.19個百分點至107.03%。

貨基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環比與同比均回落。2020年一季度貨基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為69天,而2019Q4則為74天,環比有所回落,2019Q1平均剩餘期限是71天,同比仍回落。

債基業績回暖。2020Q1淨值增長率中位數為1.86%,高於2019Q4。貨基收益率環比小幅下滑,2020Q1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中位數為2.41%,相比於2019Q4下滑了0.03個百分點。

1、債基和貨基持倉分析

1.1、債基規模續增,增配債券和股票

債券型基金規模續增,增幅擴大,債券類、股票類配比上升,現金類資產配比下滑。截至2020年一季末,開放式債基資產總值達5.24萬億元,規模環比增長27.21%,增速加快。

從資產配置來看,債券和股票的配比上升,現金類資產配比下滑:債券類資產佔總值比為93.41%,環比上升1.34個百分點,股票類資產佔比和市值均回暖,現金類資產佔比下滑0.44個百分點至1.64%。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從債基配置的具體券種來看,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債基配置最多的是金融債,佔債券總投資比重的48.21%,配比環比上升了4.24個百分點,同時國債的配比環比亦有所提高。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品的配比環比均下滑。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1.2、貨基規模上升,減配現金類資產

貨基資金集中度較為穩定,規模上升明顯,截至目前市場上有6只浮動淨值型貨基,規模合計35億元。截至2020年一季末,貨基資產總值達9.02萬億元,增長率為14.41%,規模明顯抬升。從資產配置來看,債券類資產和現金類資產的比重均下滑,其中債券類資產的佔比由40.10%下滑至38.07%,市值增長率為8.61%;現金類資產比重由40.56%下滑至32.16%,市值相較於2019年末下滑9.27%。截至2020年一季末,規模前四的貨基規模佔總規模的比重為19.58%,集中度較為穩定。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貨基中市值佔比最大的仍為同業存單,但配置比例有所下滑,2020年一季度企業短期融資券配比明顯上升。截至2020年一季末,同業存單市值在貨基債券投資市值比重為64.69%,佔比環比下滑11.60個百分點,市值增長率為-7.9%。觀察貨基的持倉券種,除同業存單環比負增以外,其他券種如國債、企債、企業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資產支持證券等品種的市值增長率均為正,且企業短期融資券的市值增長較明顯,環比增長120.90%。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2、債基槓桿率上升,貨基槓桿率下滑

債基槓桿率環比上升,貨基槓桿率環比下滑。我們以基金資產淨值佔資產總值的比重衡量基金槓桿率,觀測數據顯示債基槓桿率由2019Q4的115.91%上升4.29個百分點至120.20%,而貨基槓桿率下滑0.19個百分點至107.03%。細分來看,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和二級債基槓桿率均上升,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槓桿率環比上升4.32個百分點,而二級債基槓桿率環比上升2.84個百分點。貨基中傳統型貨基和短期理財型貨基的槓桿率環比均下滑,而新成立的浮動淨值型貨幣基金槓桿率由2019Q4的112.08%上升至115.01%。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貨基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環比與同比均回落。2020年一季度貨基投資組合平均剩餘期限為69天,而2019Q4則為74天,環比有所回落,2019Q1平均剩餘期限是71天,同比仍回落。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3、債基和貨基業績表現

以1700餘隻債券型基金為樣本分析,相比於2019Q4,2020Q1債基淨值增長率(中位數)有所提升。2020Q1淨值增長率中位數為1.86%,高於2019Q4。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以380餘隻貨幣型基金為樣本分析,貨基收益率環比有所下滑。2020Q1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區間均值,下同)中位數為2.41%,相比於2019Q4下滑了0.03個百分點,傳統型貨基和短期理財型貨基的收益率亦表現為下滑。

「光大固收」利率下行周期债基和货基的资产配置

4、風險提示

關注新冠狀肺炎疫情導致的市場預期變化以及對信用基本面的影響;此外,需要注意通脹可能超預期對債市造成的壓力。

►利率債(張旭/李樞川)

預計短端持續寬鬆,但長端觸底早於短端

OMO降息後回購利率上行,這說明了什麼?

基本面復甦的起點、支撐與政策選擇——從基本面看利率債系列之二

OMO降息同時作用於貸款端和債券端

財政戰“疫”,三箭齊發——從財政政策視角看3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

銀行具有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空間

隱藏在定向降準中的意蘊

中美經濟金融態勢不同,貨幣政策自然也不同

歐央行為何沒有降息?

為何疫情中的結構性政策居多?

美聯儲跟隨中國央行降息

主要銀行LPR轉換政策的差別

“貨政再貸款+財政再貼息+貨政再降息”即日生效

為何疫情中的結構性政策居多?

1月呈量增質優,2月望合理增長

疫情會如何影響2月的金融數據?

數量降引導資金利率穩健迴歸,利率降引導LPR加快下行

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的首次聯袂

當前環境下看地方債——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四

大漲之後宜減倉利率債

論冠狀病毒與MLF降息的關係

LPR不降,MLF就得降?

如何科學地看待融資需求?

20個重要問題看清專項債——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三

近期貨幣政策的三大猜想—論本輪債市上漲的持續性

如何度量貨幣政策?——兼論降準的意義

中國特色貨幣政策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

財政2020年如何提質增效?——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二

是時候討論下何時降準了

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看?2020年往何處?——從政策看利率債系列之一

LPR不降是否還能實現“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11月信貸為何多增?--兼論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置換

MLF“量升價平”化解貨幣市場“短松長緊”—12月6日MLF操作點評

讀易綱行長《堅守幣值穩定目標 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文的感觸

難言樂觀——對2019年10月工業利潤點評

《保險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與《理財新規》間的差異

辯證地看待通脹——讀《1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體會

MLF緩解了流動性的約束和“兩部門決策機制”所帶來的問題

如何看待LPR對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作用?

為何9月貸款利率不降反升?

辯證地看待通脹——讀《19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體會

地方債發行全掃描

三維度評價地方政府綜合實力

“殭屍企業”出清,關鍵是打破“休慼與共”!

從流動性傳導的角度理解較低準備金框架

“債務置換”有四種寫法,你知道麼?

上調準備金利率有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

隱性債務會不會被兜底?

我們如何看待債券置換?

零售行業信用風險展望

中資美元債現狀如何?

“房住不炒”仍將延續,寬鬆的政策環境值得期待

地產投資銷售如期回落,信用利差逆勢收窄

2019年地級區劃單位經濟財政數據全貌

信用債違約的特徵

從政策演變看城投的發展脈絡

債券違約後續跟蹤之破產重整的新變化

房地產企業信用分析框架

當前時點如何看貴州城投債?

2019年城投平臺資產整合特點

刻不容緩!288個地級市政府債務全掃描

解碼同業業務的興衰更替

►可轉債(鄔亮)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報轉債持倉總結:防禦性顯著增強,可交債持倉提升

【光大固收│轉債】短期仍需謹慎,重視政策方向

2020年3月可轉債投資策略:估值處於高位,重視正股機會

可轉債半月談(第1期):估值高於均值,擇券重視正股

可轉債估值水平圖解(2020-01-10)

光大固收

EBS固收是由光大證券張旭團隊運營的公眾號~非常感謝您的關注~歡迎與我們交流觀點~

張旭(利率)13522568130

QQ:2624530660

鄔亮(轉債) 139 1042 9848

李樞川(利率) 137 1673 6507

危瑋肖(信用) 188 1065 3183

本訂閱號是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團隊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官方唯一訂閱號。其他任何以光大證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團隊名義註冊的、或含有“光大證券研究”、與光大證券研究所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訂閱號均不是光大證券研究所固收研究團隊的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如需瞭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光大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者不應將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光大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光大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