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提出3個條件,崇禎答應了就不會亡國

在崇禎17年3月,李自成率領大軍來到了京師城下,當時的明朝京師已經沒有一兵一卒可以調遣。

李自成提出3個條件,崇禎答應了就不會亡國


然而,李自成大軍中還有不少清醒的人,比如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宋獻策建議李自成,此時攻下京師並不是最佳時機,因為關外的後金也在蠢蠢欲動。這個時候李自成更應該做到的就是穩固自己的勢力,跟崇禎進行談判,獲得自己的土地後招兵買馬擴大實力,等明軍跟後金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李自成就能坐收漁翁之利了。

李自成同意了宋獻策的建議,派出人員跟崇禎提出議和。只要崇禎答應議和的條件,他立馬撤軍。

首先就是封自己為藩王。即要求崇禎皇帝能夠把西北的土地分封給他,他在西北做一個王爺。李自成表示自己既然是崇禎皇帝冊封的藩王了,自然有義務幫助朝廷剿滅其他農民軍以及北上抗清。聽起來還不錯啊,這買賣不虧啊!

李自成提出3個條件,崇禎答應了就不會亡國

第二個自然就是要軍餉了。那麼多人跟著李自成,總得要吃飯的。再者自己成為了大明名義上的藩王,朝廷自然有義務發工資啊。

這最後一個就是聽調不聽宣。比較李自成把大明內部搞得烏煙瘴氣,崇禎巴不得把他凌遲處死,碎屍萬斷,要是聽宣那不得死無全屍,這個倒是可以理解。

這三個條件要說難也不難,在那種情況下肯定是要先保住小命而已。可難就難在崇禎手底下的人偏偏跟他唱反調。派人去議和竟然沒一個人願意,甚至反對議和,讓崇禎孤家寡人堅守北京城。至於軍餉,眾大臣一起出點血,湊一湊不就齊了?可全都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最後不還是城破之後被闖軍搶去了?要知道李自成在他們家裡搜出的銀兩加起來足足有7千萬兩白銀,連去去百萬餉銀都不願意拿出來。這些文臣們真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有這樣的豬隊友還能中興大明?


李自成提出3個條件,崇禎答應了就不會亡國

幾天之後,李自成見崇禎沒有議和的誠意直接攻城。崇禎在心灰意冷之下於煤山自縊,而他的大臣的卻開門迎闖王,牆頭草一群還真的以為能有什麼好下場。

崇禎死前吶喊:諸臣誤朕,諸臣誤國!可惜明白的太晚了。。

李自成提出3個條件,崇禎答應了就不會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