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前文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情緒?【情緒的奧秘 |上】

情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情緒的奧秘 |中】


01

​情緒背後

認識了情緒,知道了情緒的來歷,接下來,我們要對情緒進行工作了。

情緒的關鍵在於:你對一件事一個人如何解釋,你的觀念影響你的情緒。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有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女兒都出嫁了,大女兒家開傘店,小女兒家開洗衣店。老太太天天為女兒憂愁,為什麼呢?在雨天,擔心小女兒洗的衣服曬不幹。在晴天,擔心大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總之,每天都有讓她憂愁的事情。後來,一個人跟她說:“老人家,您好福氣啊!下雨天,您大女兒家生意興隆,大晴天您小女兒家生意好做。對您來說,哪天都是好日子啊。”老太太轉念一想,不禁眉開眼笑了。

由此,我們看到如何看待一件事其實對我們很重要,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就是:“我以為的”不一定就是全部真相,或者不一定就是有意義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怎麼通過調整我們的觀念影響情緒



02

“一葉知秋”不那麼可信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曾經有一個同學,來到我的諮詢室,她很難過,上午體育課的時候,練習八百米,她盡了力了,還是被別的同學落下了幾百米的距離,所有同學都早早到了終點,全班看著她連滾帶爬也跑不快。她非常地傷心沮喪,因為她覺得“跑步都跑不快,我簡直一無是處!”

這裡,她跑步不快確實是個事實,但是,她由這一件事得出了結論“一無是處”無疑就以偏概全了。我們一起工作的時候,她逐漸找回了曾經被忽略的東西:“我昨天給流浪貓喂吃的呢,我有愛心。”、“我畫畫很好!”、“我今天數學課回答問題很順利,數學有一點兒進步了。”“我排球還行!”……把所有的事情加起來,可以得出一個更接近於現實的暫時結論:“我總體來說還不錯,只是跑步暫時還不理想。”

當你由一件事,得出某些關於自己的結論,尤其是負面結論,並且嚴重影響了情緒的時候,你就掉進了“一葉知秋”的漩渦裡,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優勢,重新認識自己。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03

“我以為”不能輕信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每個人的視野有限,對自己和他人及環境的認知有限,能獲得的信息也有限,這個時候的“我認為”經常會與客觀事實有出入,由此會產生很多煩惱,我們也可以去調整。

一個同學給我提起他的煩惱。他感覺同學們都欺負他,他舉了個例子:上課的時候,後桌的同學用書敲了我後背一下,他就是故意欺負我!”

在我們後背沒長眼睛,也不會讀心術的時候,“我以為的”很多時候都不太靠譜。我們更多的關注其它可能性的時候,會有效地調整這種偏差,就像這位同學遇到的這件事,最後發現他故意欺負人的可能性不到百分之二十,最後對於這件事最客觀的描述就是“上課的時候,我被後桌同學的書敲了一下。”一個事實的客觀描述本身不會引起太多的情緒變化。

當你面對一件事,把多種可能都考慮到,而不是“我以為的”就是全部真相,所帶來的情緒體驗就更趨於合理。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04

“要完蛋了”你就別信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要完蛋了!”也是很多同學都會有過的沮喪、失落、失望、焦慮等等情緒背後常出現的觀念。對未來的悲觀消極預期,讓同學們陷入了一連串的負面情緒裡。

這種悲觀預期在大考年,尤其容易出來搗亂,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學不進去,惶恐不安,再附加表面上的不同體現:有的人以淚洗面,有的人渾渾噩噩,有的人易燃易爆……

面對這樣的不合理信念,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未來所有的結果都列出來,你會發現最糟糕的可能性沒那麼高,但是當下的不足和短暫失意不足以讓你相信未來可能很美好,那麼,我們要加上足夠多並且可行的計劃和方案,來面對最糟,爭取最好。有了這些的加持,你才能平靜下來,開足馬力走上樂觀可期的那條光明之路。

總之情緒是自己的,沒有對錯,都值得被接納,但是我們作為情緒的主人,接納所有情緒的同時,也要真正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裹挾,被情緒控制。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最終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ABOUT IWONDER

關於我們

問名成長社一直秉持、一直踐行、一直向更多面臨成長困境的同學和家庭。兩年多以來,問名同學主動探索、積極改變、健康成長,這些雖然微小但卻強而有力的點點滴滴,更堅定了問名開拓心理與學習相輔相成的創新教育之路的信心。

我們欣賞同學們的成長,同時,也希望能讓更多關注教育、心繫成長的朋友,認識並瞭解這樣的教育模式,讓未來多一種選擇,一起欣賞最美麗的成長風景。

我們始終相信,每一顆星辰都有世間獨一的運行軌跡,真正的成長是做最好的自己。

有需要的同學歡迎聯繫我們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問名成長社適合以下同學↓

§明明學習很努力,但成績總是提不高

§想要更高效地學習,卻苦於沒有好習慣和方法

§希望自己更加積極主動、卻沒有足夠的動力

§不適應傳統學校的環境,想要更加人性化的學習氛圍

§希望自己能擁有更好的抗壓能力,在將來成為積極的工作者、真誠的生活者

§或者,想要簡單地改變學習習慣、增強自我管理,不再成天玩遊戲、刷手機,請大膽聯繫問名成長社。



情緒管理有法可循,每個人都會成為更清明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