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讀者》

我與《讀者》

我是《讀者》的讀者

對於《讀者》這本雜誌的最初印象已經不是太清晰了,但還是記得當初上大學時讀過的每一本《讀者》裡我都有寫過隻言片語,我經常會在一些讓我感動和感觸的文章旁邊寫些讀後感。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一篇那時看過的一篇文章。

畢業後,Charles去上海後,每天下班後一個人窩在出租房裡,是《讀者》伴我度過了很多安靜的時光。

老二出生後的頭兩年,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讓我有點吃不消,是《讀者》把我從繁重的生活裡拖出來,寬慰我,鼓勵我,指引我積極勇敢地迎接日子裡的各種考驗。

今年年初,我做了個決定,停止續訂《讀者》,原因是我希望把今年看書的重點放到名著上。可是前段時間,我又在手機裡付了款,續訂了。

今天晚飯後,我藉口出去走一走,溜出了小區大門,步行1公里去了書店,買《讀者》。拿了一本5月上期刊,遞給收銀員,她掃了一下碼,問旁邊的同事怎麼系統裡有兩個價格,一個10元,一個9元,同事說10元是每個月上下兩期合併包裝的價格,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說10元的划算,說完就去拿給我看,我跑著過去看了一下,確實划算,上下兩期是獨立的,放在了一個袋子裡,只是不是當月的罷了。我想了一下,還是拒絕了,我就要最新一期,雖然不划算。事實上,當拿著那個合裝的袋子時我也猶豫過,但我在掙扎後還是果斷決定捨棄它,因為我知道我的潛意識裡是不想放棄每一期的,如果選擇了它,有可能我會把之前兩個月也買了。

我與《讀者》

卷首頁從沒讓人失望過。

回到家,找個地方坐下,隨意翻開一頁,翻到哪一頁就看哪一頁,這個習慣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養成的。我一直認識人與文字也是講緣份的,所以不刻意一定要從第一頁讀,一定先看目錄,一定先選好奇的文章......。

今天翻開的第一篇文章是《職業的尊重》,很有意思,在買完《讀者》回來的路上,我還在想這次“五一節”我要寫什麼畫什麼,其實題目已經確定好了,《致敬勞動者》。是不是很有趣?文字與人是有緣份的吧?猜猜看我翻開的第二篇文章是什麼,是一篇名為《繪畫的真實水平》的文章,天啦,最近我不正與繪畫聯繫密切嗎?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當我翻到首頁,卷首語是《人與自然》,掃了一下作者,季羨林,再讀內容,完了感概,疫情期間我寫的三篇記事不正是關於人與自然的思考嗎,我內心裡的觀點: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很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問題,未來科技發展會越來越發達,但它帶給人類的影響未必還能像以前一樣利大於弊,也許慢慢地這種利弊分配比例也許是要倒過來的。然後我終究是未敢在文章裡將這一觀點表述出來,今天看到季先生的文章,心生嘆息啊!

我與《讀者》

邊邊角角皆是學問。

去年Charles有次和我說網上有論壇把《讀者》罵的不輕,說她推崇外國文學,崇洋媚外。我問是什麼人說的,能說這樣的話的人未免太偏頗了,什麼年代了還在用崇洋媚外這個詞,還搞文化歧視,然後我例舉了很多證據證明《讀者》並沒有所謂的偏向於外國文學,比如卷首語,大部分都是咱們自己的文章,另外,每期文章大約四五十篇,國外的文章通常在十篇左右,何談崇洋媚外?文學這東西一定要分你的我的嗎?音樂都無國際,為什麼就一定要給文字分種族呢?我激動地像是要吵架,好像那個說《讀者》不好的人就他似的。

我與《讀者》

每個人都應該要爬兩座山。

從三塊五一本,到四塊一本,到五塊一本,到六塊一本,再到現在的九塊一本;從一直以來的黑白版本到近年的彩色印刷;還有無論是印刷上,板塊設置方面,以及最最重要的選文方面,《讀者》這幾年裡都有明顯的進步。

如果一定要列舉出《讀者》的特點,時效性強應該算是一個,《讀者》中即有時下的科技,經濟,和現今人們的價值觀,又有超前的關於未來的大膽預測和猜想。第二個特點是視野廣,她不僅僅單是關注我們國內的新聞百態,也選登有其他國家的奇聞軼事,這樣的考慮不正是一種比較,一種學習和審視嗎?最後一點,我想講一下《讀者》傳遞的價值觀,這是一本適合所有階層的人們看的期刊,她是親民的,是溫暖的,是積極正面的,是向上的。

這麼多年讀下來,我最大的感觸是《讀者》像一個長者,一位智者,是我生活裡最值得信賴的朋友,亦是我人生的知己。

今晚,有讀者在伴,睡前看一眼,心滿意足。

\u0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