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七月影像 攝影

有句老話叫:“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這話您可能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它是咱天津人的驕傲。

可是,您對這三宗寶究竟瞭解多少呢?鼓樓的鐘聲應該敲多少下?炮臺指的是大沽炮臺嗎?鈴鐺閣又是怎麼得名的呢?今天,我就給您說說咱天津衛三宗寶的故事。

天津鼓樓

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圖源來自網絡 清末明信片上的天津鼓樓

  位居“三宗寶”之首的鼓樓,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是在天津城由土城改為磚城時同時修建的。整座鼓樓高三層,樓底的一層闢有四座拱形門洞,通往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二層供奉觀音大士、天后聖母和關羽岳飛諸神,頂層懸掛重300斤的鐵鐘一口。在鼓樓上遠眺四方,周圍七十二沽盡收眼底,不愧為津門一大勝景。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名曰鼓樓,卻為何有鍾無鼓?

  其實,鼓樓在明代叫作“鐘鼓樓”。在傳說中,鼓樓可是有鼓的,說後來為了報時的需要,才把大鼓移走,換成了一口鐘。現在,在民間還流傳著董師傅用蟒蛇的皮繃鼓的傳說呢。說當時鼓樓建成後,人們請來了制鼓大王董師傅和他的徒弟們,整整用了99天,才做成一個有一丈多高,一間房子那麼大的鼓圈。但光有鼓圈,沒有鼓皮也不成啊。就在這節骨眼兒上,他們聽說村裡有一條巨大的蟒蛇正在禍害百姓,於是,董師傅斜挎著一隻腰鼓,手握繫著大紅綢子的鼓錘兒來到洞口,只聽“咚咚咚”鼓聲震天,又見紅綢上下翻飛,那蟒蛇被引出了洞。董師傅一刀下去,制服了巨蟒。後來,他用蟒蛇皮蒙成了大鼓,安放在鼓樓上。這就是關於鼓樓中鼓的傳說。但實際上,鼓樓始終有鍾無鼓,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天津鼓樓夜色 七月影像 攝影

  清末一位天津詩人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本是鐘樓號鼓樓,晨昏兩度代更籌。聲敲一百單零八,遲速‘鍋腰’有準頭”。這什麼意思呀?原來,當時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可以參照的時間,就是鼓樓敲鐘的聲音了。早先守鼓樓的是位駝背老人,詩中“鍋腰”就是“駝背”的俗稱。他每天早晚兩次敲鐘,作為開閉城門的信號。那麼到底要敲多少下呢?一共108下。怎麼個敲法呀?那就是每天早晚各敲54下,節奏是“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鐘聲一停,總兵署就隨之鳴炮,於是城門大開;夜晚關城門的時候也是如法炮製。雖說沒有鼓,但這鐘也起到了報時的作用,“鼓樓”一名就這樣延續下來了。在晴天時,這響亮清脆的鐘聲竟然可以傳到30裡之外的楊柳青,所以,人們還可以根據鐘聲來判斷天氣的陰晴。您該問了,這鐘聲怎麼可能傳得這麼遠吶?原來,鼓樓的中央是空的,風往上拔,攏音,所以聲音傳得遠也就不足為奇了。清代天津詩人梅寶璐寫過一副對聯,掛在鼓樓上,上聯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下聯是“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此聯辛亥以後,曾由天津書法家華世奎重新書寫。意思是說,在鼓樓上登高了望,大直沽、西沽、賈家沽等地方的河面上,白帆點點,水運頻繁。所謂七十二沽,事實上是不能完全看到的,這是一種誇張。108響聲喚醒了安睡的天津城,也是藝術地概括了古代天津的社會生活。

  鼓樓,這座位於老城廂中心,曾經是天津城最高建築的三寶之首,卻在八國聯軍入侵天津時慘遭洗劫,洋人在鼓樓上架起機槍,居高臨下射擊逃難人群,死傷之多,慘不忍睹。民國八年,鼓樓被拆除。民國十年,鼓樓重建。解放後,由於天津城市發展,舊城中的交通量大增,鼓樓再一次被拆除。2002年,在大規模的舊城改造中,一座巍峨壯觀的新鼓樓落成了,成為津門又一標誌性建築。

三岔口炮臺可不是大沽炮臺

要說在天津衛三宗寶裡規模最大,湮沒時間又最早的,當屬炮臺了。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炮臺指的就是聲名顯赫的大沽炮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那麼這炮臺究竟指的是哪座炮臺呢?

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三岔口炮臺舊影 圖源來自網絡

  明崇禎十二年,由於滿族勢力的入侵和內部李自成的揭竿起義,天津這個水陸交通的要道,立時成為拱衛京師的前沿重鎮。為了守住岌岌可危的政權,明政府於是在海光寺、馬家口、三岔河北、窯窪河南、西沽、邵公莊、雙廟七處修建了環繞津城的七座炮臺。然而,隨著清軍入關,明王朝在炮臺建成後五年即宣告滅亡,炮臺也日漸閒置荒廢。

  這回您明白了吧,“三寶”中的炮臺可不是一座,而是一群七座比大沽炮臺整整早了178年的歷史。雖然康熙年間曾經對明代遺留下的這些炮臺進行了一番修整,但是由於國泰民安,防務漸漸鬆弛,所以炮臺失去了原來的軍事作用,而是作為“天津八景”之一的“七臺環向”來供遊人觀賞了。那麼這七座炮臺如今下落何在呢?

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到了清朝末年,七座炮臺中只有三岔河口的炮臺得以存留。後來,直隸總督李鴻章重建水師營於三岔河口,並主持修繕了這座炮臺,俗稱“黑炮臺”。黑炮臺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戰爭時,終於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當時,有人形容三岔河口的這座炮臺“像火山一樣地噴出了炮彈”,狠狠打擊了侵略者。八國聯軍為了專門對付這座炮臺,特地調來了十二磅的重炮,但結果也只是將炮臺的瞭望塔炸壞,黑炮臺仍然屹立在三岔河口。八國聯軍對這座炮臺簡直恨之入骨,於是在《辛丑條約》中,強行要求清政府將其拆除。這最後一座立下赫赫戰功的炮臺,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最終在1901年9月25日消失了。

鈴鐺閣(gao)

 地處天津城西北角的鈴鐺閣中學,就是當年聞名遐爾的鈴鐺閣舊址。如今,只有鈴鐺閣中學那古樸莊嚴的門樓和校內的六塊碑刻,還記載著它的儒雅與繁盛。“鈴鐺閣”一名源自何處?它最初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鈴鐺閣中學校內的紀念園

  鈴鐺閣始建於明朝萬曆七年,距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它本來是稽古寺的藏經閣,那麼“鈴鐺閣”這個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傳說在很早以前,天津城西北角有座大廟,因為廟裡的老和尚存了很多古書,所以識文斷字的人稱它“稽古寺”,老百姓就管它叫“藏書樓”。隨著這稽古寺的日漸興盛,每天都有許多秀才仕女進進出出。一天晚上,住在附近的四姐妹核計說:“稽古寺不能光讓秀才們讀書,平民百姓也來讀書才對哩!”可是,用什麼辦法能把貧寒子弟也招來呢?最後,還是年歲最小的妹妹出了個主意:“我看吶,咱們在稽古寺的屋簷上掛些鈴鐺,風吹鈴響,百姓們準來看熱鬧,咱們就趁勢跟他們講講道理,勸他們都去讀書。”於是,四姐妹掏出所有積蓄請人鑄了48個一尺來長的大銅鈴,掛在了稽古寺的四個屋簷上。風一吹,那鈴聲彷彿在說:“讀書好,讀書好”,百姓們都很感激這四姐妹,從此去稽古寺用功的人越來越多。後來,因為這些鈴鐺又響又好聽,人們就順口叫它“鈴鐺閣”了。

  早年的鈴鐺閣內藏佛經16櫃,其中《大藏經》幾乎包括全部漢語佛教經典,版本上乘,十分珍貴。康熙年間,鈴鐺閣仿照黃鶴樓的樣式重新修葺。乾隆、嘉慶年間,鈴鐺閣又增設藏書樓,所藏書籍多為稀世珍品。遺憾的是,這些傳世之寶卻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

曾是天津驕傲的“三宗寶”,您都瞭解嗎,炮臺是大沽口炮臺嗎?

  這鈴鐺閣是因為什麼原因起火的呢?原來,在光緒十八年,也就是1892年的時候,有個木材商人在鈴鐺閣附近的空地上建了一個木材廠,每天完工後就把鋸好的木板靠在鈴鐺閣的牆上晾曬。一天木材廠不慎失火,這商人為了一己私利只顧搬搶木材,沒想到,火勢藉著西北風一路蔓延到鈴鐺閣。結果,巍峨軒昂的鈴鐺閣被全部燒燬,裡面的經書也沒能倖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