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增长缓慢,存量之争势在必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现在出门仅需一步手机即可完成几乎所有事情。而社交自媒体的兴起,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平台在争抢瓜分流量用户。

中国网民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据统计我国互联网独立设备已超15亿台,85后、90后是消费主力军,而每天用户APP使用时长超5小时以上,主要以视频、直播等APP为主。

互联网流量增长缓慢,存量之争势在必行?


牢牢控制着吃货们味蕾的美团和饿了么,令人沉迷阅读无法自拔的今日头条,让人熬夜刷的抖音小视频,这些APP每时每刻都霸占着我们的时间。

不管是社交、电商、游戏领域,还是娱乐、视频、生活服务领域,大佬们都在为了流量的争抢而拼得你死我活,社交平台微信和QQ双雄霸占了几乎所有市场,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三足鼎立,谁都想挤掉对方,独占鳌头。大家都在借势疯狂烧钱玩营销,提高自身品牌价值的同时企图抢得一片先机,毕竟当今社会流量为王,一旦率先抢占了市场就能赢得更多的流量。

流量等同于用户,流量的多少能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可以通过流量来壮大自身的品牌同时也能根据流量的用户画像分析,实现精细化营销。

国内市场流量有限,而互联网增量放缓也导致了企业线上获客成本变高,可以预见以后市场的竞争也将愈发激烈,企业存量之争恐势在必行。

如何从顶级流量池中瓜分流量是中小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流量增长缓慢,存量之争势在必行?


就目前而言,流量获取方式大致分为五种形式:

1、搜索引擎:SEO、SEM等方式的竞价推广模式,ASO(APP应用商店优化),关键词的优化以及外链的互推等,主要以这3种方式获取流量。

2、广告引流:国内互联网广告引流以百度为主、国外以谷歌为主。另外就是直接和媒体合作打广告的模式。

3、用户运营:社群、社区、贴吧等用户群体裂变。以老带新的模式裂变源源不断获取新的流量。

4、社交引流:通过社交的参与、传播、分享等方式赢得用户的口碑,比如早期的小米和知乎都是用这种方式。

5、媒介平台引流:在已有大量流量的平台(比如微博、抖音等)流量池中输出优质内容,去引流原有平台的流量。

而目前这五种方式中,见效最快、成本最低、获取流量最大的显然是最后1种。

以电商为例,同样是带货直播,李佳琦、薇娅无论是在线粉丝观看人数,还是一晚带货直播的销量都不是中低层网红所能媲美的。一位10多万粉丝的美妆达人在直播间内自述:越来越多明星、头部网红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美妆护肤、穿搭心得,普通博主很可能就会失去部分粉丝,毕竟消费者的注意力十分有限。现在抢流量变得越来越难,不像前两年。可以说,现在流量已经见顶了。

互联网流量增长缓慢,存量之争势在必行?


电商市场竞争已经日趋白热化,市场容量有限,除头部网红外,很难达到与孵化投入相匹配的回报。所以就有人因为打造出爆款而一夜净挣700多万,也有人搭上全部身家赔得血本无归。

带货直播俨然延伸成电商的第二战场,倘若不能尽快抢得更多私域流量,终究会被淹没在网红大军中黯然离场。

未来互联网整体模式必然是创新+社交+宠粉的模式,依托品牌的影响力增加粉丝的忠诚度,使其为产品买单,而利用营销手段挖掘竞争对手存量同样势在必行,毕竟流量见底的情况下,企业销量想要持续增长必须拉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