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流量增長緩慢,存量之爭勢在必行?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現在出門僅需一步手機即可完成幾乎所有事情。而社交自媒體的興起,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平臺在爭搶瓜分流量用戶。

中國網民越來越依賴互聯網,據統計我國互聯網獨立設備已超15億臺,85後、90後是消費主力軍,而每天用戶APP使用時長超5小時以上,主要以視頻、直播等APP為主。

互聯網流量增長緩慢,存量之爭勢在必行?


牢牢控制著吃貨們味蕾的美團和餓了麼,令人沉迷閱讀無法自拔的今日頭條,讓人熬夜刷的抖音小視頻,這些APP每時每刻都霸佔著我們的時間。

不管是社交、電商、遊戲領域,還是娛樂、視頻、生活服務領域,大佬們都在為了流量的爭搶而拼得你死我活,社交平臺微信和QQ雙雄霸佔了幾乎所有市場,電商平臺淘寶、京東、拼多多三足鼎立,誰都想擠掉對方,獨佔鰲頭。大家都在借勢瘋狂燒錢玩營銷,提高自身品牌價值的同時企圖搶得一片先機,畢竟當今社會流量為王,一旦率先搶佔了市場就能贏得更多的流量。

流量等同於用戶,流量的多少能直接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企業可以通過流量來壯大自身的品牌同時也能根據流量的用戶畫像分析,實現精細化營銷。

國內市場流量有限,而互聯網增量放緩也導致了企業線上獲客成本變高,可以預見以後市場的競爭也將愈發激烈,企業存量之爭恐勢在必行。

如何從頂級流量池中瓜分流量是中小企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互聯網流量增長緩慢,存量之爭勢在必行?


就目前而言,流量獲取方式大致分為五種形式:

1、搜索引擎:SEO、SEM等方式的競價推廣模式,ASO(APP應用商店優化),關鍵詞的優化以及外鏈的互推等,主要以這3種方式獲取流量。

2、廣告引流:國內互聯網廣告引流以百度為主、國外以谷歌為主。另外就是直接和媒體合作打廣告的模式。

3、用戶運營:社群、社區、貼吧等用戶群體裂變。以老帶新的模式裂變源源不斷獲取新的流量。

4、社交引流:通過社交的參與、傳播、分享等方式贏得用戶的口碑,比如早期的小米和知乎都是用這種方式。

5、媒介平臺引流:在已有大量流量的平臺(比如微博、抖音等)流量池中輸出優質內容,去引流原有平臺的流量。

而目前這五種方式中,見效最快、成本最低、獲取流量最大的顯然是最後1種。

以電商為例,同樣是帶貨直播,李佳琦、薇婭無論是在線粉絲觀看人數,還是一晚帶貨直播的銷量都不是中低層網紅所能媲美的。一位10多萬粉絲的美妝達人在直播間內自述:越來越多明星、頭部網紅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美妝護膚、穿搭心得,普通博主很可能就會失去部分粉絲,畢竟消費者的注意力十分有限。現在搶流量變得越來越難,不像前兩年。可以說,現在流量已經見頂了。

互聯網流量增長緩慢,存量之爭勢在必行?


電商市場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市場容量有限,除頭部網紅外,很難達到與孵化投入相匹配的回報。所以就有人因為打造出爆款而一夜淨掙700多萬,也有人搭上全部身家賠得血本無歸。

帶貨直播儼然延伸成電商的第二戰場,倘若不能儘快搶得更多私域流量,終究會被淹沒在網紅大軍中黯然離場。

未來互聯網整體模式必然是創新+社交+寵粉的模式,依託品牌的影響力增加粉絲的忠誠度,使其為產品買單,而利用營銷手段挖掘競爭對手存量同樣勢在必行,畢竟流量見底的情況下,企業銷量想要持續增長必須拉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