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少長,誰免於痘"——說說清朝防疫的那些事兒

天花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急性發疹性疾病。古代天花又稱"痘瘡""痘疹",死亡率高,對兒童的生命危害尤大。

天花病毒傳入中國較早,具體是什麼年代傳入中國,目前尚有爭議。可以肯定的是,天花大約在公元一世紀的漢代傳入我國,有人說最早的天花患者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進攻交趾國時,由那些被俘的戰俘傳入中國的。

出天花的清朝人

中國關於天花的記載最早始於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 "比歲有病時行, 仍發瘡頭面及身, 須臾周匝, 狀如火瘡, 皆戴白漿, 隨決隨生, 不即治, 劇者多死, 治得 差後, 瘡斑紫黑, 彌歲方滅。"隋代巢元方在其《諸病源候論》中也載: "傷寒熱毒氣盛, 多發皰瘡。其瘡色白或赤, 發於皮膚, 頭做廩漿。戴白膿者, 其毒則輕, 有紫黑色做根, 隱隱在肌肉裡, 其毒則重。甚者五內七髒皆有 瘡, 其瘡形如豆, 故以名焉。"清朝《御纂醫宗金鑑》更是對天花做了詳細論述: "痘症初起見證大抵與傷寒相似, 其候身體發熱, 不時驚悸, 口鼻氣粗, 兩眼發且延, 唯中指獨冷, 耳尻不熱, 耳後有 紅筋, 皆為出痘之 形症也。"

一、清朝天花流行情況

作為一種烈性傳染病,天花在隋唐時代已見流行,明清時期達到高峰。天花在中國的傳播蔓延,造成了大量的 人口死亡。

唐宋之後,天花在中國流行逐漸增多。明清時期,天花更為盛行。當時人們將天花稱做"百歲瘡",認為

"人無少長,誰免於痘",這也反映出明清時期天花極為流行,幾乎是人無法避免的一種傳染病。

天花病毒

由於氣候 、和生活習慣等方面關係,東北地區曾是天花廣泛流行的重點地區。 清朝入關前,天花就曾嚴重危脅東北地區人民的生命安全。當時人一旦染上天花 ,必定凶多吉少。

後金天聰五年,二十四歲的大貝勒代善第五子巴喇瑪染上天花去世,皇太極與其他貝勒害怕被傳染,"皆未臨喪"。滿族是個很講骨肉之情的民族,不敢出席親人的葬禮,可見當時連皇族都對天花非常恐懼。當時的後金規定,牛錄中有人出痘必須上報並隔離,後金為天花專門設置了隔離性質的" 避痘所" 。 但是這種避痘所主要是為皇族而設 , 普通人無法享受,只能任其死亡。

天花的流行,讓沒有出過痘的清朝王公貴族都提心吊膽。崇德七年五月至年底,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耗時較長的天花,連皇帝皇太極都帶著王公大臣,準備了 40 天 的口糧出獵 ," 雖稱獵行,實為避痘 " 。 直到第二年正月才回遼陽,居於西門外別館,連城裡都不敢回去。

天花病人

二、 清朝對天花的預防措施

面對天花疫情,清朝統治者也採取了不少措施進行預防。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曾先後多次命人,巡查民間出痘子事項,尤其把重點放在軍隊之中,做到"有無痘疫,務詳察之,先行入奏",從而能夠及早發現疫情,及時處理。

為了減少天花的傳染源,清朝規定健康人群儘量不與生痘者接觸,從而切斷天花的傳染途徑。清朝初期主要採用這種"避痘"措施來預防天花。崇德三年正月初一,因國中出痘者多,皇太極甚至都取消了新年朝賀,讓親王和貝勒代替自己在大殿設宴宴請百官。順治時,"凡民間出痘者, 即令驅逐城外四十里, 所以防傳染也"。《清史稿》對此也有相關記載: "初入關, 畏痘, 有染輒死。京師民有痘者, 令移居出城, 杜傳染"。

"避痘"也是蒙古人防止天花蔓延的做法。史載"蒙古人凡患痘瘡, 無論父母兄弟妻子, 俱一切避匿不見, 調護則付之漢人。如無漢人, 則以食 物付之他所, 令患痘者自取之也。至若夫妻之患痘也, 必逸聞雷聲然後相聚。不聞雷聲即終年避匿, 如路人然。"

避痘的方法雖然比較原始, 但簡單易行,是一種硬核防治措施,效果比較明顯。這種隔離病人的做法,與今天的防疫措施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在注重避痘的滿清上層,被天花感染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在天花肆虐地區,大多數普通人沒有很好的避痘條件,只能靠祈神來驅趕病魔,祝願平安。從中國有天花病以來, 祈神始終是普通百姓預防天花的第一選擇。這種方法雖然對天花的蔓延起不到防治作用, 但至少給老百姓的心靈能帶來一絲安慰。清朝在包括皇宮在內的很多地方,都設立專門的"娘娘廟",奉祀痘神娘娘,企求娘娘能驅趕病魔,給人們帶來平安。

種痘是防治天花的最有效措施。無論是人痘還是牛痘,都能達到預防天花的目的。所不同的是, 人痘提取於人體,危險性較大;而牛痘則是提取於牛體,幾乎沒有危險。

"人痘術"起源於宋代, 明朝中後期開始在社會上流行。清朝統治者原不知有此種痘之術,直到康熙二十年時才發現"種痘術有效, 遂入大內, 為皇子 孫種痘皆愈。"由於種"人痘"是一種先往人體內注入天花病毒,從而產生抗體的防治辦法,當時大多數滿人並不理解其原理,不敢在自己身上試種,所以一開始種之者極少。康熙在充分理解種痘術的益處後, 大力推行, 終於使這種痘術得以廣泛傳播,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種痘術是用人工的方法讓天花病毒以溫和的方式慢慢侵入人體內, 以達到產生抗體的目的, 天花的病毒也經過多次篩選去其毒性,危險性較小。當時的種痘術有兩種,一種是"選時痘之極順者, 取其痂, 以為苗,種出之痘稀密不常, 或有失"。另一種做法是"選用種痘之痂以為苗, 是名熟苗, 種出之痘稀密視乎胎毒之輕重。輕者不過數顆而已, 即重者亦不過二三百顆, 從無通漿閤眼諸苦"。

第二種種痘術又名"松江術",是當時最先進的種痘術。具體做法包括選苗、收苗、貯苗、下苗四步。 選苗時痘痂"不拘大小圓厚, 色紫明澈無昏濁 氣者佳", 收苗時"揭取貴乎恰好, 太早則傷疤, 太遲則無及。"收上來的苗可以貯藏, 選用合適的痘痂, 去掉浮汙, 用乾的竹紙包好, 註明取苗日期後放入乾淨瓷瓶內, 置陰涼幹處保存。這種痘苗最為適宜十三四歲以下兒童接種, 年紀越大危險越大。種苗時先把痘痂研成末加水調勻, 用棉花沾染苗漿, 塞入患者鼻孔內鼻染處。種苗後 4小時左右服下稀痘丹, 經 20 天左右便可產生免疫效果。

"牛痘法"是1796 年英國醫生琴納發明的,是預防天花的最佳辦法。清朝中葉,此法經葡萄牙人傳入中國,隨後清朝出現了第一批牛痘醫生。種牛痘的辦法是 "取牛痘之漿,種兩臂消爍、清冷淵二穴。旬日即於所刺之所隨出數顆, 按日灌漿, 按日結痂、落魘,無一損傷, 無一復出。"

隨著清朝對東北地區的不斷開發與建設,消滅東北地區天花成為當務之急。到光緒帝時,東北地區已興建了29 所牛痘局。這些牛痘局既有官辦的,也有鄉紳民辦的。

種牛痘屬於公益事業,所以官辦牛痘局的經費由官府專門撥款,民辦牛痘局開始是由鄉紳、商人自籌經費,經費無法保障,所以後來大多都改為官民合辦,每年朝廷專門撥付一定款項,保證民辦牛痘局工作的開展。牛痘局自設立以來,"患痘者日見稀少",天花發病率大大降低。

清朝時期對於天花的治療方法也很多樣,可謂花樣百出。有"驚出而療之",有"以蚊吸毒血而療之",還有"悶出而療之"等奇特的治療辦法。

"驚出而療之"的原理是讓病人受到極大驚嚇, 將藏之於腎臟之毒提至肝臟, 把痘疹逼出,從而達到治療天花目的的一種治療手段。《清稗類鈔》中記載清朝名醫俞嘉言有一次見一少女在河中洗衣, 他讓人突然竄上去,從後抱住少女,正當少女的父母過來準備責打俞嘉言時,俞嘉言說這個少女 "數日內將發悶痘, 無 可救, 故吾激之怒, 乘其未發, 先洩其肝火, 使勢少衰, 而後藥力可施也"。果然數日後, 少女生痘, 因為肝火已洩,所以最終安然無恙。

"蚊吸毒血療之"

來源於"痘忌汙穢"的傳說。因為蚊子多於穢處出入, 所以將患痘者置於蚊子常出入之所, 以蚊子吸患者毒血, 毒血盡而痘始出, 自然就會痊癒。

"悶出而療之"的治療手段更為嚇人,用這種辦法治療天花時,先挖掘一個坑, 讓患者臥於坑中, 再用黃土將其埋住,只留頭部在外。據說經過十二時辰後,可以殺滅天花。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以上幾種治療天花的療法都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是人們懼怕天花才會"病急亂投醫"罷了。只有在種痘術流行後,天花被人類征服,不再對人的生命產生威脅,這些奇特的療法才逐漸沒有了市場。

清代對天花的預防,經歷了清初逃疫、 清中期局部種人痘、清末大面積種牛痘三個階段,預防效果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提高。但無論是種人痘還是種牛痘,其受眾多是滿人中的上層群體和城市人口,廣大鄉村地區仍然得不到廣泛接種,只有在清朝滅亡後,政府採用了多種手段,積極措施預防天花,東北地區的天花這才基本被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