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從良好生活習慣開始

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以及大街小巷的橫幅標語都在不斷提示居民注意個人防護。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做好安全防護、注意個人衛生成為防疫期間每個人的職責和義務。

疫情當前,每個人都有了防護意識,這是形勢所迫。但疫情過後,是否又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卻是一個未知數。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部分民眾的文明素養卻並未得到提升。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吸菸、咳嗽噴嚏不掩鼻、食用野生動物等陋習依然隨處可見。恰恰是這些不文明習慣,加劇了一些疾病的發生和蔓延。防疫期間,如果依然我行我素,不改掉壞習慣,就有造成疫情蔓延的風險。

倡導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不僅在“疫”時,也要在平時,這是一件既利己又利人的事情。

“這次疫情給我提了個醒”

戴口罩、護目鏡、一次性手套,準備酒精、免洗洗手液,每天出門,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小楊都要重複這個流程。他的外套口袋就是一個“百寶箱”。到了單位或者回到家裡,全面消毒、洗漱。“活到現在,從來都沒有這麼認真對待過個人衛生。”小楊說。

防疫期間,每個人都更加註重個人衛生和消毒,盡全力阻止病毒感染自己。尤其是戴口罩,“這段時間感覺把我一輩子的口罩都戴了。”小楊開玩笑地說。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佩戴口罩是有效阻止飛沫傳播的重要方式。從各地公開的病例流行病學調查來看,很多不太注意佩戴口罩的人紛紛“中招”。“這次疫情給我提了醒,以後出入人員密集場所像醫院、商場等,都要佩戴口罩,這是對自己負責。”小楊說。

冬春季節,流感高發,許多醫院發熱門診都會提供口罩,一些有防護意識的人也會自覺佩戴。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鈕文異在接受採訪時說,“每經過一次大的疫情,人們的防護意識都會加強很多。但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衰減下來。”他表示,有的人十分緊張,特別小心,戴一會兒口罩就換一隻。有的則沒有意識,滿不在乎,戴不戴無所謂,“這其實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既要懂得戴口罩,也要懂得如何戴口罩、如何摘口罩、如何丟棄口罩等。”

2月29日下午,浙江省溫州市向全市人民發出“分餐用公筷”的倡議,提倡“餐具專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杜絕唾液、飛沫“口口相傳”,從源頭上阻斷病毒細菌在餐桌上的傳播。在此之前,上海、廣州、西安等城市也都向公眾發出過使用公筷的倡議。“公筷分餐”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

“公筷分餐”倡議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烹飪協會就多次向全國餐飲業提出“分餐制”改革。2003年,非典疫情讓這一倡議得到了進一步重視。許多城市的餐廳都主動提供公筷。但總體而言,效果並不明顯。

近年來,打破“胃中無細菌”說法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逐漸升高。據統計,中國現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為59%左右。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合餐制正是造成感染率居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細菌會導致諸多胃部疾病,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分餐公筷應該成為普通人日常養成的重要習慣。除此以外,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吸菸、隨意咳嗽打噴嚏等許多不文明的生活習慣都在造成一些疾病的發生和蔓延。從長遠看,讓個人形成文明生活習慣不僅對此次疫情防控有幫助,更對人的健康長壽有助益。

“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特殊的戰鬥,是生命保衛戰也是健康保衛戰,更讓我們體會到個人生活方式與文明習慣的重要性。”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不但要殲滅病毒,更要革除生活陋習,提高公共衛生治理的公眾參與度。

公民健康素養亟待提升

今年春節,家住雲南昆明的小常感覺最困難的就是讓長輩出門戴口罩。“有的長輩很聽勸,出門就戴上,有的則無所謂,就是不戴,得想盡辦法讓他戴上。”小常無奈地說。

和小常有同感的人不在少數,因為生活習慣,很多人不喜歡戴口罩,總覺得呼吸不暢。互聯網上曝出因為戴口罩而起衝突的事件,最後只能是警察介入。因為一隻口罩導致拘留數日,代價確實有點大。

而在日常生活中,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公共場所吸菸等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仍然威脅著公眾健康。

“說到底這是每個人健康素養和文明程度的問題。”鈕文異表示,在沒有經過教育和嚴厲處罰措施的情況下,人是有惰性的,難以自律,“吐一口就吐一口,反正也沒人看見,沒人管,這就是很多有不良習慣者的心態。”

馬一德認為,國民文明素質和健康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逐步形成的。中國用幾十年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進程,但經濟高速增長不必然帶來社會的文明進步。更何況,文明素質和健康習慣的養成本來就是慢工細活的系統工程,必須按規律辦事、講究方式方法。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決定明確了幾項重要內容:凡《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這個決定回應了社會的關切。導致這次疫情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證明來自蝙蝠,可能存在穿山甲、水貂等中間宿主。人類食用野生動物陋習其實已經引發多次疾病的發生和流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都深切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要用行動敬畏自然、關愛生命,傷害大自然最終將傷及人類。”馬一德表示,人和動物都是大自然生物鏈的一環,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夥伴。如果獵捕野生動物、破壞生物多樣性、打破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必然導致巨大災難。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劉珏表示,除了法律禁止之外,還要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宣傳教育引導,讓全社會自覺增強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意識,移風易俗,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養成文明生活習慣應抓早抓小

去過新加坡的人都會對當地的乾淨整潔讚不絕口,但新加坡建國時曾經十分髒亂差。

為改變這種狀況,新加坡發起了反對隨地吐痰、嚼口香糖、餵養鴿子的運動,還禁止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吸菸等,並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以及罰款標準。比如,隨地吐痰者第一口將被罰以1000新元(約合人民幣5000元),第二口罰2000新元。

新加坡“罰款之城”的名號由此而來。但也正是近似嚴苛的法律,才換來了新加坡城市整潔、公民素養提高的結果。

近年來,北京、深圳、天津、河北、杭州、武漢、西寧、銀川等約40省市出臺、修訂或審議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讓文明行為者得到更多鼓勵激勵,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其違規成本。

“任何自覺行為的養成,都必須從遵守法規制度開始的。”馬一德建議,職能部門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保持執法尺度、力度的一致性,管在平時、嚴在一貫;針對不文明行為要敢於曝光、嚴厲整治,以達到刺痛少數、教育多數的震懾效應,破除法不責眾的社會心態,樹立對法治的尊崇;對垃圾分類、公共場所控煙、門前三包等,要綜合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嚴格監督,確保文明監管常抓不懈、落到實處,讓文明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全社會也要強化文明健康知識普及教育工作,尤其是要抓早抓小,即從孩子抓起,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共同承擔責任。

鈕文異特別強調家長的作用,“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習慣的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如果孩子在家長身邊耳濡目染,有樣學樣,家長們許多不良習慣會被孩子學去,從而導致孩子也形成不良習慣。“所以抓早抓小,家長要力行,要做榜樣。”鈕文異說。

此外,還要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及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有效整合網上與網下的力量,打造涵育文明新風的媒體矩陣,不斷傳播能夠影響人、引領人、塑造人的文明好習慣,營造實現全民健康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對於個人來說,要養成和堅持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這有助於預防疾病的發生。不好的生活習慣可能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劉珏說。

劉珏也給出了具體建議:飯前便後洗手、打噴嚏用紙巾捂住口鼻、不隨地吐痰,不吃野生動物、水果等食物要清洗乾淨後再吃、肉要煮熟後再吃,儘量避免生吃等等。

當前,疫情防控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在疫情面前,沒有與世隔絕的“孤島”,沒有誰是“局外人”和“旁觀者”,作為社會一分子,我們都應學習科學知識,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自覺遠離愚昧無知,遠離種種陋習,樹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理念,牢記“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