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計”的實際使用指南,理解到了,成功不遠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孫子兵法》始計篇的“計”可以理解為計算,SWOT分析,也可理解為計謀。

《孫子兵法》:“計”的實際使用指南,理解到了,成功不遠

首先,“計”理解為計算和SWOT分析,這是非常符合主流思考方式。已經有很多學者進行了精心的講解,也舉了諸葛亮、司馬懿的例子,說諸葛亮是不會計算的,司馬懿才是計算的高手,並且的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指出古代計算主要內容是人口基數對士兵數量的支撐,土地範圍對糧食產量的支撐,國家積蓄對用兵距離及時間的支撐,要按照“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進行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的SWOT分析,這樣可以為軍事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最後就可以按照孫子所說的,“計”是為了知勝,就是為了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勝,有沒有勝算。有勝算我就打,沒有勝算我就不打。

《孫子兵法》:“計”的實際使用指南,理解到了,成功不遠

其次,“計”理解為計謀,就是在始計篇而不是在後面的內容也有這樣的理解。站在孫武的立場,也就是作為君主任命的軍事總司令,要負責物軍事的各方面事物,糧食、武器、士兵操練、軍隊佈防等等,但所有的努力最後都要落腳到要打勝仗的關鍵結果。而前面已將說了,打勝仗關鍵是計算,那麼計算的問題就來了,雙方數據怎麼得來,計算數據的真假怎麼判斷,即使是有了真實數據,計算分析出來的數據不好怎麼辦。所以,要將計算的過程來分解一下,蒐集數據、辨別數據、處理數據、分辨結果,結果不好時需要改善數據、再處理數據、分辨結果,這樣的過程應該是不能少的,每次軍事行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作為領導者就需要用計謀來完成這些任務,用計謀來得到並驗證真實的數據。

《孫子兵法》:“計”的實際使用指南,理解到了,成功不遠

再次,“計”應該有戰略部署和作戰計劃的理解。始計篇“計利以聽,乃為之勢。”軍事思想您認為好並且能夠接受,將為您造成軍事上的勢。這裡“以聽”是“已聽”,就是已經認可的意思,“利”應該好處,益處的意思,那麼計肯定不僅僅有計算和SWOT的含義,絕對是有計謀的含義,因為對於領導可能只是說能打,而不彙報怎麼打。所以,對於需要準備幾年的大戰爭,“計”應該蘊含一整臺戰略部署,對於幾個月的小戰役,“計”應該蘊含一整套作戰計劃,並有詭計的含義。

《孫子兵法》:“計”的實際使用指南,理解到了,成功不遠

綜上所述,《孫子兵法》始計篇的“計”很難用幾個詞語完全的解釋出來,只能是結合實際應用吧,這個“計”永遠有不同的內涵和解釋,需要去探索和研究。理解的越深,在社會上做事就愈加細緻,成功幾率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