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機下中小企業的長期生存之道

轉自 和君諮詢


疫情危機下中小企業的長期生存之道


作者:趙瑞瑞、張萌 西安中科光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

疫情衝擊下

中小企業面臨生死考驗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不少準備開年大幹一場的企業陷入困境,經營計劃被打亂,業務中斷導致財務壓力劇增。而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原本就異常脆弱的廣大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幾十年來,我國的中小、民營企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我國中小企業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發源地。能否幫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事關疫情防控、就業穩定和國民經濟恢復增長的大局。

中小企業自身運營壓力大,疫情更是雪上加霜。我國中小企業普遍規模小、業務單一,自有現金流匱乏,在產業鏈上處於弱勢。特別是近年來國家處於經濟下行週期,在去產能、調結構、降槓桿等舉措下,中小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貴、股權質押風險以及稅收社保強徵等多重壓力,經營狀況本身就在惡化,稍微一點波動就可能將企業逼到崩潰的邊緣。

此次疫情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如住宿、餐飲、零售等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和出口領域,恰恰是民營和中小企業密集的領域,它們業務停頓,人力成本、資金成本、衛生防護成本等負擔加重,現金流極度短缺。根據清華、北大聯合發佈的針對全國多地1435家中小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85%的中小企業賬上資金餘額最多隻能維持三個月;超過一半的中小企業預計全年營收下降超過20%;人力成本是中小企業目前最大的壓力,租金、償貸成本負擔也較重;面對重壓,中小企業或選擇停產歇業,或計劃減員降薪,抑或準備舉債度日。他們迫切希望政府在社保、稅費、租金等方面給予補貼或減免,希望金融機構能提供流動性支持,適度延期償還貸款或豁免部分債務。

政府出臺政策救企

攜手共度難關

危急時刻,為挽救中小企業,政府出臺政策救企,攜手共度難關。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相關政策出臺,努力幫助中小企業減負降壓,度過危機。

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總體要求,發改委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出臺落實減稅降費、減免租金和穩崗補貼等各項政策,放寬融資用途限制,加強用工、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加大對中小企業幫扶,分區分級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央行增加貨幣市場投放,降低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並專門安排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財政部實施定向財政補貼,推進減稅降費,提前下達地方債務額度,加大失業保險與職業培訓補貼力度,發揮創業擔保貸款作用,促進中小企業穩崗就業和創業;

銀保監會支持銀行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允許提高不良容忍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工信部鼓勵龍頭企業發揮表率作用,幫助中小企業開展應收賬款融資。加強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智能製造水平,拓展線上服務模式;

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細化政策,減免中小企業房租、稅費、返還失業保險費、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等,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中小企業減負助力。

疫情下的救企追問與反思

追問1:隨著國家救助政策的出臺,我們不禁更關注:這些政策有效性如何,有沒有幫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現有的金融政策支持能多大程度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

反思:從各地出臺的政策和企業反應來看,有些地方政府出臺的政策針對性強、細化可落地,特殊時期敢於突破中央主管部門的口徑,因地制宜,發揮地方的主觀能動性,敢擔當;有些地方政策“看上去很美好”,但企業實際上“夠不到”;有些則是大水漫灌式救助,缺乏精準性。有企業家對政策有效性提出質疑,認為現有中小企業大都缺少固定資產抵押,疫情下沒有營業現金流抵押,銀行的貸款支持,中小企業根本拿不到,倒是可能會流入那些有固定資產但是風險較大以前貸不到款的企業,或者以前貸過款卻還不上的企業,造成壞賬、死賬。

我們必須看到,國家在幫助中小企業應對疫情中,政策組合拳及時到位,充分發揮體制優勢,有力調動資源,但在政策細化和地方執行中個別存在不到位、不落地現象。即便在疫情前也存在類似問題,本來國家簡政放權,奔著讓企業和人民受益的初衷,結果在政策落實中,存在政策制定者、基層執行者和市場主體缺乏有效溝通,政策規定不明晰、一刀切嚴重、基層選擇性執法等種種問題,導致事與願違,中小企業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支持,訴求得不到解決。

另外,此次疫情也反映了金融體系存在傳導不暢問題,金融供給與實體經濟間缺少“毛細血管”機制,不能精準對接。在當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我們應該發揮金融的支撐作用,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支持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然而由於缺乏順暢傳導機制,金融供給並沒有充分發揮作用。最近1-2個月,國家金融主管部門在公開市場投放基礎貨幣2萬多億,增加了市場資金的流動性;而最近股市、債市上漲,創業板再創新高,這反映了流動性資金追逐權益類資產,處於炒作概念和資金空轉狀態,資金未能夠精準流向急需資金支持的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

現有的金融體系從長期來講難以根本上解決中小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金融不能順暢流向有活力的科技創新等領域,無法激發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銀行作為國內重要的金融主體,在基於“流動性、安全性、效益性”監管考核機制下,不敢貸、不願貸給高風險、週期長、回收慢的中小科技企業;社會資本熱衷於賺快錢、熱錢,近年來將更多資金投入到互聯網和模式創新領域,投向企業成長後端,而科技領域風險資金短缺,天使投資機構少,創投募資難。

追問2:對於被救助的企業來講,我們更要追問:到底哪些企業需要救,是否有企業乘機鑽空子,發國難財?中小企業除了依靠國家支持外,怎樣更好提升自我,提高將來市場競爭力?

反思:前不久,有媒體報道,一些知名企業在申請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一時間質疑隨之而來,“大企業搶了中小企業的救命錢”等不絕於耳。無論真相究竟如何,不能排除有企業別有動機,打著經營不下去或抗疫救災的幌子,申請國家的救助和優惠貸款,企圖從中牟利,發國難財。造成的結果是,一邊是真正需要救助的中小微企業拿不到,一邊是有實力企業憑關係和影響力拿到低息貸款。企業追逐利潤實屬正常,但絕不能見利忘義,面對疫情,企業無論大小,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中小企業現在的困境,表面上是受疫情影響,但背後暴露出的是中小企業如何更好生存發展問題。

一方面,中小企業由於規模小、缺少有形資產、風險高、擔保能力較弱等原因,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明顯,現金流少,特別是在產業鏈各環節,許多企業間往往形成連鎖債務關係,當一家經營緊張或倒閉,便會產生生態鏈一系列惡性循環。因此大多數中小企業長期處在資金鍊緊張的狀態下,經營靠貸款,發展靠融資,一旦出現新冠疫情等類似事件,毫無抗風險能力,迫切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有些本身技術門檻低,當企業面臨低利潤時,會擠佔流動資金和應付貨款,同類產品間惡性競爭,本身就面臨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挑戰。而一些企業往往盲目擴張,不注重有質量的發展,在國家轉型升級、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下,如不能認清大勢,適應新經濟發展規律,必然面臨生存危機,僅靠外部救助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硬科技企業不僅抗風險能力強,且成為抗擊疫情主力軍。

在2月2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張克儉提到,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大,而一些“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復工復產速度也比較快。截至2月底,全國2萬多家省級“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復工率已經達到了53.6%。工信部公告的第一批24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工率已經達到了91.4%,這也充分說明了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能力是廣大中小企業應對疫情衝擊、實現轉型發展的致勝法寶。近日新華社等官方媒體報道,不少硬科技企業發揮技術優勢,在疫情預測系統開發、緊缺防護設備與物資生產、人工智能分析平臺搭建等方面“各顯神通”,用科技賦能疫情防控,成為“抗疫”前線的主力軍。

因此,作為企業,必須要熟悉市場生存之道,適應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市場規律,在嚴格遵守國家規定爭取政策支持的同時,更多需要自救。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以及後續發展壯大,關鍵在於不斷修煉內功。只有變危為機,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才能真正度過難關,最終做大做強。

清醒認識,沉著應對

這次疫情危機,使得我們有一個重新認識和再思考過程。這是對國家和企業的一次全面大體檢,它考驗一個國家的治理能力,公共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水平,也考驗了一家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風險管理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這是一個加速淘汰和升級的過程,免疫力強的企業,會加快升級或轉型,反之就會被加速淘汰。海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在重大危機面前,我們更加認清環境和自我,從危機與變化中找到方向,找到短板,主動變革,直面挑戰,變危為機。

政府需要實施精準高效的救助政策。進一步助力中小企業轉危為機,一方面,要圍繞廣大中小企業的需求,精準施策,引導資金、人才等資源投向受疫情影響大、有需求的行業和企業,同時要加強政策閉環管理和效果動態評估,在確保政策到位同時,並給企業一定靈活性和自主性。政府可以加大和提前採購,作為支持復工的第一筆需求。另一方面,要尊重市場規律,以壯士斷腕的魄力推進改革,堅決淘汰落後技術和產能過剩企業,幫助中小企業加快完成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既是抗疫的利器,也正在成為今後經濟反彈的新增長點。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人工智能、5G等發揮了巨大作用,今後政府應大力扶持科技創新企業,圍繞光電芯片、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以及5G和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

加大金融體系改革創新力度,搭建順暢的金融-實體對接機制。針對這次疫情顯露出的金融難以精準匹配實體經濟問題,建議政府一要改革創新金融體系,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成立新型政策性金融機構,創新商業盈利模式與監管考核方式,加大對硬科技企業的金融支持,降低中小科技企業融資成本;二要搭建“毛細血管”系統,大力支持發展專業化的硬科技擔保公司和科技服務平臺,幫助金融機構提高風險識別能力,使金融能精準流向有需求的硬科技企業,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今後政府應該加強數字化建設,以數字化提升治理效能,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成果,為政府治理理念、模式和運行機制的轉型提供新方法、新技術,幫助糾正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企業自救,涅槃重生

這次新冠疫情是企業經營環境的短期劇烈變化,中長期環境沒有根本變化,企業家需要保持戰略定力,越是危急時刻,越是要咬緊牙關,以積極開朗的態度應對困局。“蕭條是成長的機會”,“殺不死我們的只會讓我們更強大!”通過逆境來謀取更大的發展。

看清大勢,搶趕復工追機遇。疫情下,企業在有效利用國家政策減少損失,降低成本,復工復產的同時,要善於捕捉諸如在食品、醫藥、清潔、消毒設備等疫情急需用品的市場需求,同時也要抓住疫情帶來的線上、數字化轉型機遇,順勢而為,並不斷傳播正能量聲音,升級品牌,還要提前考慮好疫情過後的一輪消費反彈機會,為未來的發展積蓄力量。

管理升級,瘦身健體促效益。企業必須改變以往依靠人口紅利和市場紅利的發展模式,以管理升級來提高產出效益。此次疫情引發新一輪數字化高潮,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正影響著各行各業,企業可考慮通過信息化、數字化驅動運營,提高生產效率。另外,保持持續穩定、不受經濟週期影響的現金流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企業家要居安思危,適當瘦身健體,梳理優化組織結構、管理流程與業務體系,不能再一味大幹快上,過於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

業務轉型,創新發展謀長遠。疫情加速落後模式和業態的淘汰,也會激發創新動力,催生新的商業模式。中小企業應清晰判斷行業發展形勢,考慮是否要向產業鏈上下游擴張,線上線下結合佈局;是否要業務轉型,投資發展硬科技,擁抱新經濟。只有拿出改革創新的魄力,去擁抱變化的世界,才會迎來多彩的未來!

疫情危機下中小企業的長期生存之道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