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前段時間從造型特點入手,陸續介紹了十五個碗式,今天做個小結,回顧一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碗。

早期的碗,無論碗腹淺深,碗壁的弧度均較小,造型古拙質樸。遼寧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醬釉小碗(圖1),時代為晉,矮身淺腹短壁,敞口平底,內外施醬釉,素面無紋。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

紹興市新昌縣大明市鎮大岙底村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墓出土的青瓷劃花蓮瓣紋碗(圖2),胎質緻密堅硬,青釉光滑發亮,碗內劃有雙線蓮瓣紋,口沿外刻弦紋兩道,造型敦厚。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2

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下保村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墓出土的青瓷刻劃蓮瓣紋碗(圖3),直口,深腹,碗壁較直,餅足較矮。內外施青釉,釉面有細小開片,碗內光素無紋,碗外口沿下有細劃弦紋兩道,外壁刻蓮瓣紋,並在蓮瓣上劃出細輪廓線。用刀深峻,紋飾呈現出很強的立體感。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3

北朝流行一種深腹碗,造型似杯。如河南省安陽市賈進墓出土的北齊青釉碗(圖4),碗腹特深,豎壁直口,平底實足,底足較高。胎質灰白堅硬,青釉泛黃,釉面稀薄且有細小開片,施釉不及底。從碗內多有三個粗大的支燒痕得知,採用的支具是一種較為原始的三角支釘。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4

隋代的深腹碗更為精緻,河北省內丘出土的隋代透影細白瓷碗(圖5),腹部變得更深,敞口斜壁,底足矮小,削成八字型。胎體非常輕薄,口沿最薄處僅0.7毫米,釉色潔白,迎光透視,透影性極強,故曰“透影白瓷”。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5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5

唐代的碗式逐漸豐富,斜直壁碗、大麴壁碗比較流行,開始出現撇口、花口、葵口、唇口等,造型日趨精巧。定州博物館的唐白釉淺腹碗(圖6),碗身甚矮,淺腹,壁斜直且短,小唇口,底足直徑較大,胎釉精良,從唇口切線可見做工非常精湛,是北方白瓷之精品。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6

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唐代塔基地宮出土的越窯秘色瓷葵口碗(圖7),深腹,斜直壁微有弧度,敞口作五出葵花狀,足高且大。胎質堅密,青釉如玉。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7

河南洛陽白居易故居出土的唐代黑釉碗(圖8),撇口,矮圈足,足徑與口徑為1:2,碗內施白釉而外施黑釉,器型質樸中顯靈巧。這種外施黑褐釉,裡施白釉的碗,僅見於鞏縣窯。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8

湖南長沙窯博物館的唐代長沙窯青釉褐彩鳥紋碗(圖9),撇口圓唇,碗壁弧長,圈足削成八字形。胎色灰白,青釉泛黃,碗內有綠褐彩繪的展翅欲飛的小鳥一隻,碗口隨意飾三處草紋,線條寥寥卻形象生動,極富生活氣息。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9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9

五代時期的深腹斜直壁大底碗較為典型,如陝西銅川黃堡窯發掘出土的青釉葵口碗(圖10),因底足較大,碗壁顯得較短且角度上揚,造型敦厚穩重,令人印象深刻。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0

宋代比較流行的碗式有淺腹大麴壁碗:河北三河縣埝頭鄉行仁莊出土的宋代白釉刻花卉紋葵口碗(圖11),比例協調,碗壁舒展,白釉細膩潤澤,刻花流暢瀟灑,芒口,應是定窯產品。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1

淺腹直壁的斗笠碗:陝西省藍田呂氏家族墓出土的北宋醬釉葵口碗(圖12)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2

深腹小曲壁碗:廣東省博物館藏宋代耀州窯蓮瓣紋碗(圖13),口微撇,深腹,碗壁弧度較小,高圈足且直徑較小。青釉色如橄欖,外壁刻三重蓮瓣紋,從釉色和紋飾分析,該碗應為北宋耀州窯產品。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3

南宋龍泉窯燒造數量較多的夾層碗,浙江博物館的南宋龍泉窯青釉蓮花紋夾層碗(圖14),碗麵淺盤狀,下裝腹壁近直的碗形座,底心鏤一圓孔,碗內中空。盤心刻劃一朵盛開的蓮花,填以少許篦紋,碗外壁刻劃仰蓮紋。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4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4

江西省吉安市博物館的南宋黑釉碗(圖15),敞口,腹深壁直,底足較矮。胎質疏鬆,色灰白,通體施黑釉,釉面乾澀無光,從造型看應該是茶碗或茶盞。宋代飲茶、鬥茶之風盛行,一斗湯色,二斗水痕,因此最能顯露二者的黑色茶盞受到鬥茶者的喜愛。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5

河北省磁縣觀臺窯址出土的金代黑釉油滴碗(圖16),圓唇,撇口,弧壁,圈足,腹部略淺。灰白胎,黑釉如漆有光澤,碗內佈滿大小不一的紅色斑點,似油滴一般,俗稱“紅油滴”。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6

元代的景德鎮陶業開始一枝獨秀,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所造“樞府瓷”是至今所知元代官用之器的名品。上海博物館的元代卵白釉印花孔雀牡丹紋“福祿”碗(圖17),撇口,碗壁弧長,圈足較小。通體施卵白釉,釉色細膩潔白,潤澤失透,碗內印孔雀牡丹紋各兩組,牡丹葉下“福祿”兩字相對應,碗外無紋。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鎮窯新創燒的一種高溫釉,因釉色似鵝蛋,呈現白中微泛青的色調而得名。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7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7

明清時主要流行規整輕巧的深腹撇口碗和敞口碗,典型器如: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8

明宣德銀鏨花座青花藏文款高足碗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19

故宮博物院的明正德孔雀綠釉碗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20

香港天民樓藏明正統-天順青花風景圖花口碗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21

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的清同治礬紅彩印章紋碗

除此之外,明初的敦式碗、金鐘碗、清代的奶茶碗也各有特色。上海博物館的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碗(圖22),直口深腹大底足,敦實穩重,碗內底心繪牡丹紋,內壁繪纏枝菊花和牡丹紋,外壁為纏枝菊花紋,口沿內外和圈足外各有一圈二元回字紋,其中的菊花紋是洪武時期典型的扁菊紋。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22

故宮博物院的明宣德青花紅彩海水龍紋金鐘碗(圖23),碗腹特深,弧壁較直,撇口,底足徑大,圈足高,似金鐘倒置。碗內心和外壁繪有海水龍紋,以青花飾龍紋,昂首怒目、翻飛騰躍,以礬紅彩繪海水,波濤洶湧、氣勢磅礴,加之以沉穩的青花和鮮明的紅彩相互襯托,畫面呈現出十足的動感。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23

遼寧博物館的清乾隆仿雕漆紋碗(圖24),撇口,淺腹、碗壁較直,圈足矮而直徑大,仿雕漆效果以假亂真。該碗式又稱奶子碗,是遊牧民族飲食奶或奶茶所用之物,除瓷制外,金屬和木製的也較為多見。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24

由於飲茶方式的改變,清代出現了一種帶託的蓋碗,如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的清道光粉彩花卉紋蓋碗(圖25),隆蓋,環形抓手。碗敞口,深腹下垂,圈足。蓋與碗內外均繪石榴紋,間有彩蝶翩翩起舞,紋飾相互對應,佈局疏密有致,蓋與碗底中心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25

瓷的器型―― 碗系列小結

圖 25

瓷碗是日常生活最為常用和不可或缺的器物,其產量巨大、品種豐富、碗式多樣,必不限於區區十五種,定有許多遺漏失誤,以後補改完善,努力精進。

後記: 窺瓷——是朋友 元寶 的微信 公眾號,他 從事瓷器學習多年,在朋友勸說下開始寫公眾號,只為了探討學習,喜歡的朋友關注一下,可以互動。這些都是作者原創,發在頭條上也是經作者本人同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