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01

最近,瑞幸咖啡的閃崩,把朋友圈潛伏的人都震出來了。

“瑞幸可別倒閉啊!”

“我的1.8、3.8折券還能保住嗎?”

“我還有優惠券沒用呢”……


瑞幸咖啡,2017年成立。僅花兩年時間,就把連鎖店數量開至超過了星巴克。

不知道瑞幸有沒有成功培育出新的用戶群,但不少用戶心心念念瑞幸的打折券是真的。

畢竟,瑞幸咖啡“便宜大碗高逼格”。


然而,4月初瑞幸的一則財務造假的“自爆”公告,讓這家號稱“中華星巴克”的公司瞬間跌超80%。

瑞幸一夜回到解放前,也讓無數瑞幸“喝貨”大跌眼鏡。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02

有人說:瑞幸咖啡的燒錢模式就是厲害,2年發展的速度,超過了星巴克的20年。

而提到瑞幸速度,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錢至亞。

2004年,錢治亞從武漢來到北京,投奔到了當年還在做通訊的老闆陸正耀的麾下。後來,陸老闆從通訊業轉到汽車界,錢治亞也成為了神州租車的創始成員。

她跟著老闆打拼了13年多,從經理、總監一路做到神州優車COO。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2007年9月,出任職北京神州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

2014年5月,出任神州租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運營總監。

2016年4月,出任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首席運營官,曾管理神州全國近1,000家門店、10萬臺運營車輛、4萬名員工 。

她是陸老闆的左膀右臂,在神州的錢治亞“操盤”著整個集團的業務運營。

就連她的老闆陸正耀自己也多次表示:“我只負責戰略規劃和業務佈局,至於具體怎麼幹全是治亞他們的事。”

在神州優車登陸新三板過了1年多,市值突破460億元的時候,“元老”錢治亞卻給自己的職業生涯按下了重啟鍵。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2017年11月,錢治亞和老闆陸正耀談到自己的創業夢。

這位“中國好老闆”二話不說從人力、資本,場地甚至媒體宣傳等方面都給了大力的支持。

2017年的11月20日中午,在北三環邊上的神州優車總部,陸老闆還請幾個媒體朋友吃了一頓福建菜,全方位為他的曾經手下錢治亞創業佈局。


於是,在神州優車登陸新三板過了1年多,市值突破460億元的時候,錢治亞在“中國好老闆”陸正耀的支持下按下了職業重啟鍵。她的創業項目是咖啡,取名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她的朋友,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劉二海說:必須向再出發的創業家致敬,認識錢治亞超過10年,總是充滿創業激情。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的確,這位曾經的神州一姐的創業充滿激情,這個激情帶給了瑞幸發展的火箭速度。

憑藉著倡導“冠軍大師級產品”、快速社交裂變式的營銷和超豪華的資本管理團隊的核心思想,創立僅18.5個月便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刷新了一家公司從創立到IPO的全球最快紀錄。

2020年1月份,憑藉著瑞幸咖啡的高歌猛進,創始人、CEO錢治亞也因此當選了“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瑞幸高歌猛進的背後是瘋狂的燒錢模式。

她曾說:現階段不考慮賺錢。

她曾說:一年16億是良性的戰略虧損。

她曾說:瑞幸咖啡成功不僅僅是技術和我們能幹,最主要的是中國人自信,喝著中國人的咖啡也感到很爽,價錢又便宜,質量又好。


然而,正當人們還在關注海外日益走高的新冠病毒時,瑞幸卻自曝醜聞,進而閃崩。


03

瑞幸,閃崩的如此措手不及。

卻啪啪啪地給了我們一些反思。


如今,一邊頌揚“華為”的厚積薄發,一邊又幻想著彎道超車,凸顯了產業界的浮躁。

如今,一方面要求創業企業快速佔領市場,一方面卻沒有盈利時間表,凸顯了投資人的尷尬。

如今,一方面全社會都在倡導工匠精神,一方面希望誕生大師級咖啡品牌卻現實脫敏的“瑞幸咖啡”,凸顯了創始人面對現實的無奈。


瑞幸為何造假?

因為為打造瑞幸的繁榮生態,必須保持高增長。

只有高增長,才能在資本市場更快的圈錢。

只有融資到更多的錢,才能繼續高增長。

於是,用一個又一個謊言,換取一個比一個大的泡沫。直到泡沫破裂。


眾所周知,在海外市場,尤其是美股。一旦在財務上出現過瑕疵,那市場和機構的態度和信任程度是大打折扣,甚至於會被拉黑永世不得翻身。

像瑞幸這種,估計免不了面臨SEC監管的懲罰,更大的嚴懲還會號召股東集體訴訟,起訴公司與管理層。


04

創業者一心想要高估值,忘記了商業背後最基本的道德:要為股東掙錢。

謀求高估值的想法,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道德問題:當一個“生態”被勾勒出來套取資本市場高估值的時候,商業運營的未來,就不是創業團隊最關心的了。

創造者,只想著製造出高增長的表像,套取資本市場的高股價,然後套現。

這樣的創業者與100年前的“龐氏騙局”相比,有何差異呢?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世界經濟體系一片混亂。

一個名叫龐茲利用這種混亂,說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據,再賣給美國,便可以賺錢。

當時,很多人並不懂得這些金融的基本知識,被他輕易說服。

龐茲,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虛, 另一方面則設置了巨大的誘餌。

他宣稱,所有的投資,在90天之內都可以獲得40%的回報。而且,他還給人們“眼見為實”的證據:最初的一批“投資者”的確在規定時間內拿到了龐茲所承諾的回報。於是,大量“投資者”跟進。


就這樣,龐茲通過這種伎倆,過上了有錢人的生活。

他住上了有20個房間的別墅,買了100多套昂貴的西裝,並配上專門的皮鞋,擁有數十根鑲金的柺杖,還給他的妻子購買了無數昂貴的首飾,連他的菸斗都鑲嵌著鑽石。


這個騙局維持了10年,直到1920年龐茲破產。

之後他蹲了幾年監獄,出來後繼續行騙,然後蹲更長時間的監獄,然後再出來再行騙蹲監獄。直到1949年,他在巴西的一個慈善堂去世。

死去時,這個“龐氏騙局”的發明者身無分文。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其實,無論100年前的“龐氏騙局”也好,100年後的“瑞幸閃崩”也好,究其原因都離不開一個 “貪”字。

在澳大利亞,有一片肥美的草原,每當羊群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一種奇怪的現象:大批的羊爭先恐後地跳下草原盡頭的一片懸崖。

這些羊為什麼要自尋死路呢?它們又不是瞎眼,不可能沒有看到眼前的懸崖。

那麼,又是什麼矇蔽了它們的眼睛呢?

動物學家是這樣解釋的,矇蔽它們雙眼的,正是草原上的青草。

為了吃到更多更好的青草,一隻只羊都不甘落後,都想趕到羊群的最前頭,吃到最鮮嫩的青草。

於是,為了那一點青草,為了那一點口中之福,出現了一隻只羊你追我趕的壯觀場面,即使自己已身處懸崖的邊緣,心中想到的、眼裡看到的,還是那點青草!

把羊群引向懸崖、走上絕路的,只是那點青草。

對於龐茲、錢至亞而言,那點青草可以說是他們背後的貪念。


貪念本身就是一片懸崖啊!


對創業成功的渴望,因過猶不及,造就了瑞幸資本市場上的閃崩。

不知道瑞幸今日的大義滅親,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渡過此劫?

05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這是現代著名作家冰心短文《繁星 春水》中的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經典語言。


相比於瑞幸咖啡的急功近利,我們不妨看看厚積薄發的華為。


從1987年成立,至今31年時間,華為一直在默默的做自己。華為員工有18萬之多,科研人員佔到了45%,每年的科研投入佔銷售額的15%

任總從創業至今,接受採訪總共不過10次,他的精力全部投放在華為上,從不被外界的名利所誘惑。


正因為此,才有華為的今天。

華為的發展讓我們意識到:做自己,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否則我們自己的人生將由別人所控制。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不論是做企業,還是過自己的人生,做自己是如此的重要。


瑞幸咖啡的錢至亞轟轟烈烈,高歌猛進,為了爭做龍頭老大,卻落得一地雞毛。

此時的錢至亞,不妨換個思路,學習學習華為任正非的生存之道。


寫在最後:

胡潤研究院4月6日發佈《疫情兩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顯示,過去兩個月,全球百強企業家的財富減少12.6%,即2.6萬億人民幣,幾乎是這些企業家過去兩年半創造財富的總和,相當於每人每天損失4億多人民幣。


過去兩個月,全球股市大幅下跌,道瓊斯指數下跌21%,印度、法國、德國和英國股市下跌1/4,日本股市下跌18%。根據胡潤研究院統計,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截至今年3月31日的兩個月內,只有9%的人財富增加,86%的人財富減少,5%的人財富保持不變。


在過去兩個月裡,全球前十名企業家總共損失1.4萬億元人民幣,且有三人因財富縮水而跌出前十。兩個月前,有四名企業家的財富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現在則只有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的財富還在這一數字之上。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在這一特殊的時期,對於很多創業者而言,此時的企業發展是否可以換個思路呢?

後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說過:物質實像是內在慾望和思想的複製品。


瑞幸咖啡閃崩:是什麼讓高歌猛進的錢至亞走向一地雞毛的?

龍牙禪師雲:“木食草衣心似月, 一生無念復無涯。 時人若問居何處, 綠水青山是我家。 ”

世間萬物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遠離貪慾,卸下妄想妄緣,真心就能現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是生涯規劃師顏如玉,陪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