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為自己提出的需求負責,才可能讓程序員不會感到抑鬱

我所在的公司,產品部門和研發部門是分開的,也就是說,產品經理們是一個部門,程序員們是一個部門。這樣的一種組織架構,工作過程中有著不可調和矛盾的兩方是否能相安無事,全依賴於各自部門管理者和歸屬於某一項目的項目經理的協調水平。

產品經理為自己提出的需求負責,才可能讓程序員不會感到抑鬱

一天,銷售部門發起了一個任務,有一個很重要的標要投,這個標需要有一個很重要的演示程序。大家制訂好了作戰計劃,產品部門負責寫出需求,畫出原型;研發部門負責把它實現。並確定了總的完成時間點和各自工作完成的deadline。

理論上講,這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任務了,平常的驚不起半點波瀾。可是程序員們左等右等,直到原計劃產品經理交付成果的最終期限,還是沒等來需求。一問原因才知道,這位產品經理被調到其他戰線上做更有意義的工作,直到研發人員發郵件、打報告、下警告,需求幾天後才姍姍來遲。而且沒有原型,當研發張開嘴巴準備說“這樣不好吧”的時候,大家都表示,抓緊幹吧,時間很短了,如果再等原型出來,估計啥都耽誤了。研發就這樣去幹了,但顯然,一直沒好利索的抑鬱症瞬間又犯了。

產品經理為自己提出的需求負責,才可能讓程序員不會感到抑鬱

程序員們拿著殘缺的需求去幹的時候,一邊加班,一邊罵娘,“這哪是做個demo,分明就是開發出一套真的系統嗎”。終於開發完了,銷售部門第二天就要用了,領導都想起來了,我們得提前看看。來,大家一起提提意見。比如“樣式太醜”、“數據不豐滿”、“用戶體驗沒有考慮到”,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系統,退出功能呢,系統設置呢?我們的程序員小聲的咕嘟了一句“你們又沒要求”。這句話頃刻間引起產品經理的不滿“這是常識,需要寫在需求上嗎?我剛下飛機就急著趕回來,就是擔心出這些幼稚的問題”。

接下來,很簡單的事情,又是程序員們的通宵之夜。程序員們徹底抑鬱了。

產品經理為自己提出的需求負責,才可能讓程序員不會感到抑鬱

出現上述案例的原因,是非常清晰的,就是本來是平等的工作關係,當一方認為自己有優越感而企圖認為自己比另一方更優秀時,事故就產生了。換言之,工作之間沒有愛與被愛的必然關係,當你覺得歲月靜好的時候,並沒有為你負重前行,基本上是大家共同在搭建一個豆腐渣工程

而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亦非常簡單:

一方面,時間期限的制約對人人平等,不敢拖延節點時間,這是首要的。

另一方面,明確需求,人人對需求負責,確保信息傳遞時是對稱的,一致的。

再者,建立每個環節量化工作績效和評判工作成果的體制;沒有評判,就沒有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