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私有雲建設之最佳實踐:產品+生態模式

01

私有云市場發展概述

隨著雲計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平臺服務的標準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或正在把業務遷移到雲上。其中:

▐ 一部分企業的互聯網敏態業務遷移到公有云;

▐ 而另一部分中大型企業由於對數據資產安全性或監管合規性等要求則更親睞建設私有云,同時兼顧了安全可控以及最大程度上做到了已有IT資源的充分利用。

實際的情況是,在數字化轉型和互聯網+的進程當中,相當多企業中的業務會分別由公有云和私有云一同來承載,這是一段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也是業界共識。

2017年,中國私有云市場規模達到426.8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23.8%。預計2018-2021年中國私有云市場增速仍將保持穩定,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55.7億元。

在如此大的市場機遇面前,國內各廠商巨頭在私有云產品方面的佈局日顯成效,以華為、H3C,浪潮等一線廠商為首,電信、聯通、聯想等二三線廠商以及大大小小的創新型公司產品百家爭鳴的大格局基本形成。

02

私有云建設的正確“姿勢”

在建設企業私有云平臺之前,我們先仔細考慮下什麼才是用戶真正想要的雲平臺?隨著雲計算的蓬勃發展以及企業IT數字化建設的日趨完善,現階段合格的雲平臺必須符合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 通過虛擬化或容器技術對同構或異構IT基礎架構的池化,包括計算資源、存儲資源和網絡,最大化的利用企業已有的IT資源,這是雲平臺的基本功能。

2) 雲平臺資源管理層對於虛擬化資源池內的資源從創建、交付使用到回收等完整的生命週期的管理,做到資源的彈性伸縮、複用;實現基礎資源的統一監控和管理;提供開放的功能組件和完善的北向API接口以適應雲平臺客戶化集成和按需擴展的需求。

3) 根據企業用戶需求量身定做的服務目錄、運營和運維支撐系統, 並通過用戶門戶和管理門戶分別提供服務和管理入口。除此之外,基於雲門戶能實現與企業現有IT生態的完美融合。

私有云從建設、交付、到運維運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管是系統集成商還是雲計算廠商,在給用戶服務過程中,“姿勢”不對很容易造成客戶的不適和失去信心。

私有云建設自上而下規劃、自下而上建設的大方針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規劃過程中如何選擇可靠好用的雲平臺組件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下圖:

企业私有云建设之最佳实践:产品+生态模式

自下而上分別是基礎架構層、產品層、生態建設層

我們先從下往上看,由於雲平臺對於底層硬件的兼容性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所以底層硬件的選擇按照既有的經驗和套路基本上已經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再看中間層,就是以IaaS為主的基礎設施管理層,這一層承擔著對底層計算資源的池化、資源調度和管理的重要職責,是雲平臺非常關鍵的一層,這也是廠商投巨資所打造的一層,這一層是否穩定直接關係到上層服務目錄供給的可用性和有效性,為了降低風險和後期運維成本,這一層強烈推薦使用成熟的商業化產品,如果直接通過開源組件如openstack/cloudstack來構築這一層則需承擔極大的風險。

最上面一層,我們稱為“UCMP(統一雲管門戶)或CMP2.0”,它不僅包含了傳統CMP的部分功能,更是CMP的強化版或者說客戶化版本,也是直接面向雲平臺用戶的服務和管理門戶(IT管理者、資源使用人、平臺管理員、運營運維人員等),這一層是雲平臺落地的關鍵環節,如果把基礎架構層和中間層比喻成汽車的底盤懸掛和發動機,那麼這一層就是中控儀表臺和變速箱,直接關係到用戶體驗,由於不同行業的IT生態不同、客戶的使用習慣和集成需求也不同,這一層往往需要大量的集成定製化和客戶化服務之後才能讓企業用戶用得得心應手,是雲平臺建設落地的最後一個環節,推薦在有經驗的系統集成商或有客戶化定製服務團隊的廠商幫助下進行持續建設和優化,保持最高的性價比。

綜上,在自下而上建設雲平臺過程中,標準的基礎架構+產品平臺支撐+上層門戶建設就成了一套最佳實踐,是風險最小、總成本(TCO)最低、擴展性最強的“產品+生態”建設模式。

03

產品+生態建設的優勢和重要性

雲平臺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兩個主要誤區有:

1) 唯產品論:這種情形下,以為導入一個雲計算產品就能完全實現從傳統IT架構到雲計算架構的轉型。

2) 唯框架論:這種論調往往認為組建一個不大不小的技術團隊,搗鼓搗鼓開源框架,稍微封裝一下,就能把雲平臺建設好了。

以上誤區一的情形,僅僅是雲平臺建設的初級階段,最多完成了從傳統IT架構到資源池化的過程,附帶一些簡單的基礎架構的管理功能,但是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雲計算產品廠商往往發現自己的產品功能無法覆蓋各行各業用戶的需求,如果僅僅交付一個標準化的產品,達不到用戶的最終需求,需要持續投入一定量的定製化開發工作才能使雲平臺的建設最終落地。而產品廠商的定位是聚焦產品研發,消耗太多的資源去給用戶做定製化是不明智的,投入產出比很低,所以一流的雲平臺產品廠商正通過逐漸完善自己的產品+開放平臺,藉助生態合作計劃,與各領域的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提供標準的產品和開放平臺API,專心賣好自己的產品而定製化部分交給集成商或合作伙伴去做,通過這種分工合作,實現了“雙贏”。

誤區二的情形,是雲平臺建設風險最大的方式,事實證明,沒有充足的人力和財力的投入,是根本無法商業化應用的,業界有太多的失敗案例,在此不再過多說明。

我們通過各種途徑分析過不少雲平臺建設案例,在很多實際案例中,用戶因為缺乏量身定做的UCMP導致雲平臺在落地使用過程中成為雞肋,有些用戶甚至抱怨“這跟我直接上一個虛擬化平臺沒太大差異”“雲平臺產品無法按照我們實際的業務需求進行定製化,用起來不太順手!”

正如第二節所說,雲平臺建設落地之後,它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 為了與企業現有的IT生態所融合,必然要和很多現有的業務流程或系統做集成或整合,做到IT資源統一管理、數據和業務流程、安全規範上的融匯貫通,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是雲平臺建設的最終目標,這也是雲平臺建設中很容易被建設者們忽視的環節。如果缺少了這一步,那麼企業建設雲平臺的意義又何在呢?虛擬化平完全就滿足用戶需求了。

通過生態建設的思路,這一部分的工作,由生態合作伙伴去完成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產品廠商和生態合作伙伴各司其職,在雲平臺建設中形成最有效的合力,所以,根據上述分析,基於“產品+生態”的建設模式,可以完美的規避以上建設誤區,使得雲平臺的落地沒有缺憾。

榮之聯企業雲計算事業部副總經理

企业私有云建设之最佳实践:产品+生态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