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開學難管理,教師和家長怎樣來應對學生的不良表現?

已經開學一週了,各位教師對第一週的工作有什麼體會呢?估計除了感覺工作還是照樣忙以外,還有就是學生太難管理了。

學生經過一個假期的放鬆和放縱,很多在學校養成的好習慣被丟掉了,還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學生開學第一週普遍表現為紀律鬆散,安靜不下來,注意不集中。造成這些不良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假期管理不到位,學生難收心,並且忘記了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

學生開學難管理,教師和家長怎樣來應對學生的不良表現?

來看看開學後學生主要有哪些不良表現,教師和家長怎麼應對?

1、上課犯困和睡覺。

上課犯困的表現為:兩眼無神,注意不集中,打哈欠、揉眼睛,甚至能趴在桌子上睡著。

原因分析:上課犯困的原因主要是假期作息不規律。晚上不睡,早起不起,經常熬夜。因為學生假期白天玩兒的時間比較多,所以玩兒起來也不感覺困。但是到了學校白天上課感到枯燥無味,就容易犯困了。

教師對策:一是精心備課,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足夠精彩,吸引學生。二是及時提醒犯困的學生注意聽課,必要的時候採取一點兒懲罰措施,比如站著聽課。

家長對策: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約束,按時作息。晚上提醒孩子早點兒睡覺,早起要按時叫醒學生。逐漸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學生開學難管理,教師和家長怎樣來應對學生的不良表現?

2、上課小動作多,說話、坐立不安。

表現為:上課愛說話,經常把自己假期的一些事情講給同桌聽。還有就是坐不住,身體扭來扭去,手腳不安。

原因分析:這是假期鬆散管理的結果,假期中學生沒有了約束,經常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學生都比較活躍很難靜下心來,坐不住。剛到學校,一坐一節課有點兒不適應。

教師對策:開一個開學收心會,讓學生充分說說自己假期的見聞和表現。讓他們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必要的時候可以寫一寫假期見聞和假期總結,以此來收心。重新學習課堂常規、班規班紀等。同時發揮班幹部的作用,做好檢查監督。還可以提醒學生互相監督。也可以採取評比紀律標兵等方式來引導學生遵守課堂紀律。

家長對策:開學第一週結束,家長要主動與班主任溝通,詢問孩子在校表現情況。根據教師的反饋,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要做好教師的後盾,千萬不要置之不理,不管不問。

學生開學難管理,教師和家長怎樣來應對學生的不良表現?

3、課間打鬧。

課間打鬧的表現為:學生在課間你追我趕,大聲喊叫。甚至在教室內敲桌子打鬧。

原因分析:學生一個假期沒有見面,開學見面後都感到非常新鮮。在家憋了一個假期,到學校以後都要釋放出來。打鬧只是他們的一種交流方式。

教師對策:開好班會,做好學生思想引導工作。嚴明班規班紀,對違紀者按規定進行懲罰。

家長對策:對在學校違反紀律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能聽之任之。一方面要,服從學校的處理決定,另一方面對孩子嚴加管教。千萬不能縱容孩子犯錯。

以上是幾個比較普遍的開學不良表現,實際上還有很多。比如遲到、玩手機、不按時完成作業等。

開學伊始,學生有不良表現也很正常,但是,需要我們及時的加以管理,家校聯合會讓孩子表現的更好。

你還有什麼看法?敬請評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