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近年來鎢市場走勢一直受到該批仲鎢酸銨處置的困擾,特別是今年5月以來鎢精礦、仲鎢酸銨以及鎢金屬等產品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下跌,對行業造成較大程度的擾動和影響。

不過,小金屬行業做為典型的週期性行業,行業景氣度週期輪迴,過往的頹勢似乎有了一些變化。

9月17日,全球礦業“巨頭”洛陽鉬業以32.68億元成功競買泛吖2.83萬噸庫存仲鎢酸銨,從24.48億元起拍價開始,經過競買人135輪激烈競爭,最終收入囊中,實現對鎢原料產品的商業收儲,也相當於新增公司的鎢資源儲備。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本週鎢價全面上行。近日十月大企業長單價陸續發佈,對當前報價混亂的市場起到一定指導作用,市場價格逐漸明朗,目前價格已達年內高點,整個產業鏈逐步扭虧,業績拐點出現。鎢礦價格繼續反彈至10萬似乎不成問題,待價格局勢清晰成交或會放量,預計後市價格仍會上漲。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鎢是一種金屬元素。鎢的化學元素符號是W,原子序數是74,相對原子質量為183.85,原子半徑為137皮米,密度為19.35克/每立方厘米,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第六週期(第二長週期)的VIB族。

鎢在自然界主要呈六價陽離子,其離子半徑為0.68×10-10m。由於W6+離子半徑小,電價高,極化能力強,易形成絡陰離子,因此鎢主要以絡陰離子形式[WO4]2-,與溶液中的Fe2+、Mn2+、Ca2+等陽離子結合形成黑鎢礦或白鎢礦沉澱。

經過冶煉後的鎢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熔點極高,硬度很大,蒸氣壓很低,蒸發速度也較小,化學性質也比較穩定。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鎢應用廣泛,以其高熔點、高比重、高硬度的特點,廣泛應用於機械加工、冶金、採礦行業、電子電訊、建築工業、兵器工業、航天航空等領域。因其主要應用於工業領域,鎢的消費變化可以作為表徵全球宏觀經濟變化的指標。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鎢產業利潤鏈是一個典型的“微笑曲線”產業鏈,即鎢產品的利潤呈現兩端高,中間低的現象。上游鎢精礦的毛利率可以達到40%,而中間冶煉產品APT、鎢粉和碳化鎢粉的毛利率在15%~30%之間,下游產品硬質合金的毛利率為40%左右。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上游資源端利潤彈性最大,整個產業鏈在價格下行週期中,上游利潤影響最大,中游產業鏈可保證不虧,但上游礦山端存在虧損的可能,反之亦然。礦山利潤和品味、開採條件等成本因素關係密切,伴生礦成本可低至2萬元/噸,原生礦可達10萬元/噸以上。

國外的高端粉末產品和高端應用產品利潤非常高,可達到50%以上,目前國內夏鎢、株硬等積極開發高端硬質合金產品,已部分實現進口替代。

全球鎢儲量主要集中於亞歐大陸以及美洲,全球儲量330萬噸,其中中國儲量190萬噸,佔比57.58%,其次為俄羅斯24萬噸(7.27%)、奧地利1萬噸(0.30%)、葡萄牙0.31萬噸(0.09%)其他國家114.69萬噸(34.75%)。

2009-2018年,全球鎢產量年均複合增速3.29%,其中中國產量常年維持在80%以上的全球市佔率。中國的供給直接影響著整個世界鎢品供給情況,近年來中國鎢供給放緩,導致全球鎢產量略有下滑。

中國鎢產品消費主要應用於硬質合金、特鋼、鎢材以及鎢化工等四個領域,其中硬質合金應用最大為3.16萬噸,佔總消費的55.61%;其次為鎢材1.16萬噸,佔20.48%;特鋼1.09萬噸,佔19.20%;鎢化工0.27萬噸,佔比較小為4.71%。

中國鎢產品另一主要消費領域是出口,且中國出口產品主要以中間品或半成品為主。

鎢產業從原礦開採直至最終應用產品的產業鏈分三個階段,上游的鎢礦開採、中游冶煉、下游深加工。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鎢精礦的行業平均成本約在8萬元/噸左右,在當前7.4萬元/噸的價格下,上游絕大部分礦山是蒙受虧損的。

行業中游的冶煉企業也是同病相憐,自5月份以來,冶煉企業已連續虧損4個月,其中APT廠噸虧損約5000元/噸;碳化鎢噸虧損約11000元/噸。從虧損幅度來看,產業鏈虧損逐步擴大,目前已達2010年以來虧損最大值。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再者到下游加工出口,中國鎢供應占全球的80%以上,中國企業虧損意味著全球鎢產業鏈均處於虧損狀態。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受鎢價下跌、成本上升影響,鎢企業績大幅下滑。2019H1四家鎢上市公司營收93.79億元,同減5.03%,環減16.80%,利潤總額2.81億元,同減64.70%,環減64.16%:其中章源鎢業Q2季度開始出現虧損,且根據業績預告顯示,Q3季度虧損將繼續擴大;翔鷺鎢業單季度淨利率已降至上市以來最低點;廈門鎢業毛利率持續下滑;中鎢高新毛利率&淨利率均處於歷史底部區間。

由於盈利持續下滑,產業鏈一直處於持續去庫存狀態,鎢精礦庫存已降至2016年初的10%左右、中間品APT庫存降至2016年的40%左右、碳化鎢庫存降至2016年初的20%左右,產業鏈庫存去化殆盡。

2019年以來,整個產業鏈一直低庫存,基本處於降無可降的地步,一旦需求反轉,產業鏈或將面臨斷貨風險。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另外鎢價格方面,截止到8月31日,鎢產業鏈產品價格已迴歸至歷史低位價格區間,其中鎢精礦7.4萬元/噸、中間品APT11.1萬元/噸、鎢粉17.6萬元/噸、碳化鎢17.4萬元/噸,分別較年初下跌22.51%、26.97%、26.51%、26.74%。當前價格已跌至2010年以來,歷史底部區間,進一步下跌空間極其有限。

同時隨著人力、環保等成本的逐步上升,產業鏈成本逐步上移。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如今,隨著泛吖庫存影響消失,鎢價的重要阻力消失,再加上受今年5月鎢業協會的減產倡議,鎢精礦產量增幅開始放緩,隨著倡議減產的實施,後續產量或將逐步下滑。

在行業自發性減產以及去庫存之下,鎢行業供需基本面開始出現反轉,隨著需求端的持續好轉,以及產業鏈庫存恢復性補庫,鎢將進入週期短缺期,行業內企業盈利狀況也將隨之觸底回升。

除了天然氣漲價,這個領域或也將搶跑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