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前不久,记者碰到了十几年的采访对象——中原“石痴”赵献礼。源于年龄的原因,原为列车餐车工作人员的老赵现今已经不跑车了。虽然原有外出捡石头的便利条件没了,但痴迷收藏奇石之心则从未改过。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二十多年来,我总共收藏了一万多块奇石。一些珍品奇石不仅多次获得奖项,还被作为封面图案印在了邮票、站台票、明信片甚至电话充值卡上,当时光是站台票就发行了10万套,共计160万张;部分珍品奇石要是做成‘奇石宴’, 应该能做成一百多盘‘菜’,精品‘菜’有五十盘左右。”老赵说话一如既往的不徐不疾,但透露出的信息让记者无比震撼。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交谈中,赵献礼再次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收藏经历。他告诉记者,自幼就十分喜欢花鸟、遇上石头更爱琢磨的他,在被调至郑州至重庆的列车上工作后。长江边上那些五彩斑斓的长江石让赵献礼着了迷,只要车到重庆,天气条件又允许,他就会泡在江边捡个不亦乐乎。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开始啥也不懂,瞎捡,带回郑州后大部分又扔了。后来我发现,石头上的花纹比较有意思,有的花纹像飞机,有的花纹像小鹿,花纹像什么我就给它起什么名字。”捡得久了,赵献礼也悟出了自己的一套独门绝技五要素,并命名为“形色质纹韵”,只有五者兼备,他才会捡回去。当然,老赵也买了很多有关石头品评的书籍,像《石友》、《中原赏石》等。从这些书籍中,他不断的学习有关石头的知识, 变得眼“利“了起来。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这之间还有一些捡石的趣事,让老赵至今津津乐道。他说,有一次他在重庆河滩捡石,溜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一块寿桃形的石头,颜色还很红,不巧的是,这块石头也被当地的捡石人看到了。“我就盼着他不懂,果然,他捡起来看了看又扔了,估计是上面没花纹。趁他没注意,我赶紧把这块石头捡起来放进口袋里。半个小时之后,我俩又同时看上了一块石头,石面隐约是高僧图案,只不过不太清晰。那人估计没看出来,摇了摇头,又给扔了。得,一次落了两块石头,后来这两块石头还上过电视呢!”赵献礼开心地说,“可能这就是我和这两块奇石的缘分吧。”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赵献礼说,这么多年下来,他发现这些经过大自然千万年洗礼的石头,被大自然赋予了其独有的生命和灵气,根据石头的图案、形态和特点,他分别为其取了许多悦耳的名称,例如“喜鹊攀枝”、“江南水乡图”、“黄河母亲”、“晨读”等等。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更有一些石头,看起来就和平常中所见的食品一样,十几年的时间里,我有意收藏了很多。现在我把他们集中起来,能做成一百多道‘菜肴’呢。”赵献礼说,“这些菜肴有,酱汁脆骨肘子、炒青豆、东坡肉、葱爆海参、虎皮蛋等等。摆在桌子上,你要不是提前知道这是石头,八成是要被唬住的”。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现今的奇石收藏界,赵献礼的名字可谓是响当当的,不少奇石爱好者都慕名而来与他交流切磋。赵献礼说,他曾在2003年、2004年办过石展,后来由于工作忙,也没再办过。他打算退休以后再办几次,给石友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