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前不久,記者碰到了十幾年的採訪對象——中原“石痴”趙獻禮。源於年齡的原因,原為列車餐車工作人員的老趙現今已經不跑車了。雖然原有外出撿石頭的便利條件沒了,但痴迷收藏奇石之心則從未改過。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二十多年來,我總共收藏了一萬多塊奇石。一些珍品奇石不僅多次獲得獎項,還被作為封面圖案印在了郵票、站臺票、明信片甚至電話充值卡上,當時光是站臺票就發行了10萬套,共計160萬張;部分珍品奇石要是做成‘奇石宴’, 應該能做成一百多盤‘菜’,精品‘菜’有五十盤左右。”老趙說話一如既往的不徐不疾,但透露出的信息讓記者無比震撼。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交談中,趙獻禮再次向記者講述了他的收藏經歷。他告訴記者,自幼就十分喜歡花鳥、遇上石頭更愛琢磨的他,在被調至鄭州至重慶的列車上工作後。長江邊上那些五彩斑斕的長江石讓趙獻禮著了迷,只要車到重慶,天氣條件又允許,他就會泡在江邊撿個不亦樂乎。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開始啥也不懂,瞎撿,帶回鄭州後大部分又扔了。後來我發現,石頭上的花紋比較有意思,有的花紋像飛機,有的花紋像小鹿,花紋像什麼我就給它起什麼名字。”撿得久了,趙獻禮也悟出了自己的一套獨門絕技五要素,並命名為“形色質紋韻”,只有五者兼備,他才會撿回去。當然,老趙也買了很多有關石頭品評的書籍,像《石友》、《中原賞石》等。從這些書籍中,他不斷的學習有關石頭的知識, 變得眼“利“了起來。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這之間還有一些撿石的趣事,讓老趙至今津津樂道。他說,有一次他在重慶河灘撿石,溜達了半天,終於發現了一塊壽桃形的石頭,顏色還很紅,不巧的是,這塊石頭也被當地的撿石人看到了。“我就盼著他不懂,果然,他撿起來看了看又扔了,估計是上面沒花紋。趁他沒注意,我趕緊把這塊石頭撿起來放進口袋裡。半個小時之後,我倆又同時看上了一塊石頭,石面隱約是高僧圖案,只不過不太清晰。那人估計沒看出來,搖了搖頭,又給扔了。得,一次落了兩塊石頭,後來這兩塊石頭還上過電視呢!”趙獻禮開心地說,“可能這就是我和這兩塊奇石的緣分吧。”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趙獻禮說,這麼多年下來,他發現這些經過大自然千萬年洗禮的石頭,被大自然賦予了其獨有的生命和靈氣,根據石頭的圖案、形態和特點,他分別為其取了許多悅耳的名稱,例如“喜鵲攀枝”、“江南水鄉圖”、“黃河母親”、“晨讀”等等。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更有一些石頭,看起來就和平常中所見的食品一樣,十幾年的時間裡,我有意收藏了很多。現在我把他們集中起來,能做成一百多道‘菜餚’呢。”趙獻禮說,“這些菜餚有,醬汁脆骨肘子、炒青豆、東坡肉、蔥爆海參、虎皮蛋等等。擺在桌子上,你要不是提前知道這是石頭,八成是要被唬住的”。


“石痴”痴迷收藏奇石二十多年   做成“奇石宴”能上一百多道菜

現今的奇石收藏界,趙獻禮的名字可謂是響噹噹的,不少奇石愛好者都慕名而來與他交流切磋。趙獻禮說,他曾在2003年、2004年辦過石展,後來由於工作忙,也沒再辦過。他打算退休以後再辦幾次,給石友們提供更多的交流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