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庭教育:很多人每天都在不斷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法不同,其實表達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在強調興趣對人的作用。因為趨樂避苦是人的天性,凡是開心的、快樂的事,人都願意去做;凡是痛苦的、不快樂的事,人都會逃避。

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只有對學習感興趣了,TA自然會上進,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然而,很多成人卻在無意中不斷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這幾種做法尤其具有破壞性:

1,家長的補償心理。

一類家長自己小時候學習不好,於是迫切需要孩子能在學習上出人頭地,這樣心理上就可以取得平衡;另一類家長是學有所成,於是想當然的希望孩子能“長江後浪推前浪”,比自己更勝一籌。在這種“補償心理”的驅使下,這兩類家長都會一廂情願地把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其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在《莊子·外篇·至樂》中記載了這樣一則寓言:從前,有一隻海鳥停留在魯國國都的郊外,魯王讓人駕車迎接它,並且在宗廟裡對它敬酒,演奏音樂使它高興,準備牛、羊、豬的肉作為它的食物。於是,海鳥眼花了,憂愁悲傷,一塊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沒過三天就死了。魯王以為自己喜歡喝酒,喜歡聽高雅的音樂,喜歡吃肉,他覺得海鳥應該也喜歡,他的出發點絕對是善意的,而帶來的結果卻適得其反。

2,提前教育。

人不會去教一個剛生下來的嬰兒去學走路,因為都知道嬰兒的心理和生理還沒有做好準備,這是常識。而一旦用在教育上,很多家長就連這點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

孩子有自己內在的發展規律,當身心沒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時,任何人為強加的外部力量,都是徒勞的甚至是有害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格賽爾曾經做過的“同卵雙生子爬樓梯實驗“就證明了這一點。

他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實驗對象(代號為T)在他出生後的第46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代號為C)在他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兩個孩子都練習到他們滿54周的時候,T練了8周,C只練了2周。這兩個小孩哪個爬樓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數人肯定認為應該是練了8周的T比只練了2周的C好,但是,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只練了兩週的C爬樓梯的水平比練了8周的T好,C在10秒鐘內爬上那特製的五級樓梯的最高層,T則需要20秒鐘才能完成。格塞爾分析說,其實46周就開始練習爬樓梯,為時尚早,孩子沒有做好準備,所以訓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開始爬樓梯,這個時間就非常恰當,孩子做好了準備,所以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實驗對為人父母的啟發是,教育一定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當孩子尚未在身心上做好準備的時候,任何超前教育或者提前教育,都會打亂孩子內在發展的時間表,為孩子的未來埋下隱患,就像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的: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人為地打亂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也就是說,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3,對孩子“蓋棺定論”。

曾經在一個超市買完東西排隊付款,前面是一個爸爸和兒子,爸爸問兒子:這次月考你考了多少分?孩子回答:58分。聽說兒子沒及格,爸爸當時也不顧周圍有人,直接對著孩子就破口大罵:你是豬嗎?連豬都能考及格,你怎麼就不行呢,看來你還不如一頭豬。

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我評價能力,也就是說他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自己的認識是來自於父母對他的評價,父母認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最終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自我實現”。

4,橫向對比。

全中國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尤其喜歡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如果經常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只會把孩子比的一文不值,並且使孩子學會了嫉妒別人,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種孩子不看自己有的,總是惦記自己沒有的,有了這樣的心態,一個人估計這輩子都很難幸福。所以,如果要對比,只能縱向對比,也就是說讓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今天比昨天有沒有進步;這次比上次有沒有進步,這樣,孩子才會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發展上,不會輕易受外界所謂的競爭對手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未來社會靠的是優勢,唯有優勢才能把一個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為奧巴馬伕人設計晚禮服的紐約華裔設計師吳季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從小喜歡芭比娃娃,並且喜歡為它們設計衣服,估計一般的父母無法接受兒子有這樣異於常人的愛好,但母親發現了吳季剛的長處,為了避免別人的言行對兒子心理上產生影響,於是把他帶到加拿大,讓他按照自己的愛好去發展,結果成就了吳季剛。因此,教育孩子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取長補短,不如揚長避短。

5,幫助和限制過多。

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生存,必須具備價值感,有了價值感,人才能有歸屬感,而價值感都是來自於做事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幫助和限制過多,這無疑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是不行的。這會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絲毫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因此,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儘量對孩子放手培養,除非他的行為妨礙到別人或者存在安全隱患。

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讓孩子自己做,孩子想做但能力還達不到的父母要“搭把手”。父母太聰明瞭,孩子就容易笨了;父母如果太能幹了,孩子就容易懶了,一般情況都是如此。

6,強迫孩子讀書。

就是孩子讀書和學習的時候,經常嘮叨孩子,盯著孩子,甚至會打罵孩子,以各種方式給孩子製造痛苦,時間長了,孩子就在大腦裡建立了一個條件反射模式:學習=痛苦。這就是很多孩子高考完後撕書、到了大學再也不學習的根本原因所在。

7,獎勵孩子學習。

很多人應該聽說過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德西效應”。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老人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除此以外,心理學上還有一個著名的“雷珀實驗”。心理學家雷珀挑了些愛繪畫的孩子分為AB兩組。他告訴A組的孩子:誰畫得好,就給誰獎品;告訴B組的孩子:我很喜歡你們畫畫,我想看看你們畫的畫。兩組孩子都高興地畫了自己喜愛的畫。A組孩子得到了獎品,B組孩子只得到了具體的點評。三個星期後,心理學家發現,A組孩子大多不主動去繪畫,他們繪畫的興趣也明顯降低,而B組孩子則仍和以前一樣愉快地繪畫。後來,心理學家又把這個實驗在不同國家進行,結果都是一樣的。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為了獎品去做一件事,等於說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做。你看哪個藝術家是為了錢而創造的?沒有,因為創作的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和回報,也可以說是一種獎勵,就好比好成績本身就是對學習的獎勵一樣,根本沒必要再物質獎勵。

更重要的是,當你獎勵孩子讀書或者學習的時候,其實你是在暗示學習和讀書是苦的,是沒意思的。孩子會想:我玩的時候你不獎勵我,還限制我;我看動畫片的時候很開心你也沒獎勵我,還對我發脾氣。偏偏學習你要獎勵我,這說明什麼?說明讀書和學習是沒意思的,是痛苦的,要用獎勵平衡一下。一旦孩子形成了這個信念,他還會真的發自內心喜歡學習嗎?

所以,學習必須是快樂的,也應該是快樂的。快樂地得到,得到才快樂。心理學上有句話:一切心理疾病都是源於不快樂,而治癒的唯一良方就是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