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還在糾結?孩子學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可能是你的教養方式有問題

節選自中國婦女出版社《先懂孩子才會教:輕鬆化解0~6歲孩子的90個教養難題》,作者:薛文英。

/<font>

/<font>

如果孩子小時候也曾經主動在家中翻箱倒櫃地探索新事物,長大後為何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從好奇到冷漠的變化過程,其實值得深思。

/<font>

/<font>

一、孩子為什麼會變得對什麼都沒有興趣

/<font>

/<font>

孩子天生就有探索和觀察的好奇心,能坐穩或爬行的小寶寶只要見到東西就會伸手抓,然後再放進嘴裡咬,等到經驗足夠以後就不再亂咬東西了。

/<font>

學會走路之後活動的範圍更大,家中任何東西都可能引起他的好奇而想拿到手上玩一會兒。諸如此類的探索行動都是孩子主動性學習的開始。可惜許多爸爸媽媽會因為過度擔心而限制寶寶的主動探索。

/<font>

研究發現,長期被大人要求不能亂動、習慣被動等待別人照顧的孩子,漸漸會缺乏主動探索的慾望和動機;父母採取開放態度、容許孩子嘗試並且在錯誤經驗中修正的教養方式,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主動性。

/<font>

如果孩子對學習缺乏主動性,也要依照不同情況來調整。

/<font>

首先找出孩子感興趣的是什麼,即便孩子只喜歡玩,仔細觀察也能找出孩子偏好的傾向,以孩子投入時間最長最能樂此不疲的項目為主,接著才安排由淺到深的階段性學習目標。/<font>

還在糾結?孩子學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可能是你的教養方式有問題

/<font>

/<font>

二、改變教養方式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

/<font>

/<font>

孩子必須先對某種科目或才藝感到新鮮有趣,才可能投入時間和精力做長時間的練習。好玩可以引發孩子的新鮮感,但學習和單純玩樂不同,孩子必須挑戰沒有做過的事情,遇到困難必須想辦法突破,所以孩子最好能夠充滿熱情,對任何新事物都可以接受。

/<font>

當孩子不夠主動,爸爸媽媽經常會感到沮喪,甚至說:“看著孩子磨蹭著不主動去做,我恨不得自己動手做了比較快。”

/<font>

孩子興趣不高可能是沒發現樂趣或不知從何開始,若能給孩子一點明確的指示配合動作示範,或許就可以讓孩子主動起來。

/<font>

大人要先理解孩子不是被動,而是啟動時間點還沒有開始,幫助孩子提高反應速度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font>

有關孩子先天特質的研究發現,有些孩子是慢熱型的,在陌生環境中會先採取觀望的姿態,確定自己能做到才慢慢加入。

/<font>

若從感覺神經系統角度來觀察,這類慢熱型孩子經常有觸覺防禦的表徵,處在人多或不熟悉的環境中會不自覺地有神經緊張的反應,需要花點兒時間調整好身心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必須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讓孩子能夠自信地展現出最佳的狀態。

/<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