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最近,阿里的一場面試"王垠面試阿里被P10趙海平拒之門外"引起廣大職場人的關注,各個平臺關於此事的討論度都很高,而在脈脈平臺上的"熱點事件 脈友怎麼看"主題中,也有脈脈戶發佈了實名動態,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軟件工程師王垠受邀去阿里巴巴面試,面試官是P10趙海平,最終面試結果沒有通過。

之後,王垠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在整個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趙海平根本不是在發掘一個人的才能,而是質疑簡歷,同時貶損其博客內容,並且在面試中大談"P vs NP"的說教,完全不給人回覆的機會。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隨後,趙海平發文進行回應:王垠應該把自己最拿手、最出彩的工作分享給面試官,詳細解釋為什麼難、為什麼有意義、為什麼對公司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不是直接問面試官是做什麼的,到底懂不懂。

趙海平還稱,整個面試的結果是公司團隊的決定,並不是自己單獨決定的;如果不服氣,可以再來,或者用其他方式證明自己的實力,而不是不遺餘力的抨擊面試官。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關於此事,脈脈用戶有人力挺阿里面試官趙海平,也有人站在王垠這一方。

力挺阿里面試官趙海平的人認為,王垠擁有豐富的個人履歷,曾就讀於世界頂級院校,擁有在世界知名公司任職的經歷,還曾發表過一些著名的學術論文,對行業產生了很大影響,個人能力方面毋庸置疑。

但正是由於能力突出,所以導致個人比較自負,恃才傲物。在面試過程中,沒有把自己放在與阿里平等合作的位置上,總是顯得高人一等,這樣的面試態度,被pass一點兒也不奇怪。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也有人將詞是放大到了整個程序員群體上,認為很多程序員都是隻專注於自己所在的領域,對其他領域和事情完全不感興趣,溝通能力、情商方面比較欠缺,因此,可能會在面試過程中與面試官產生不愉快,這是程序員的性格使然。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當然,這種把程序員統一貼上固定標籤的行為並不對,根據脈脈此前發佈的《程序員真相大調研2019》數據報告,程序員並不是社交黑洞,程序員的生活不乏味也不自閉。

不過,這些觀點也從側面反映了,在不少人看來,王垠是因為個人性格的問題,才導致面試阿里失敗,並不是面試官的原因。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而在站王垠這一方的脈脈用戶看來,中國互聯網公司面試時,存在一些刻意打壓的情況,美其名曰壓力測試,但其實不過是通過各種否定質疑,達到"低價拿人才"的目的。因此,一些不願意低頭的人,可能就會被扣上能力不匹配的帽子,不過,這些人往往是能力強、自尊強的人。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另外,也有脈脈用戶認為,像王垠這種級別的程序員,已經是金字塔頂端的大牛了,有脾氣也很正常,面試官如果真的想留住人才,態度就應該寬厚一點。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還有一部分人表示,阿里的面試體驗的確不好,有人曾被面試官懟,有人表示面試官官僚形式主義太濃重。所以,也有不少人覺得,王垠發千字文聲討阿里面試官,可能真的是因為面試體驗不好。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誰是誰非,無從定論。但從王垠和趙海平發佈的文章中可以看出,王垠重視的是面試感受,而趙海平則更在意招聘流程,兩個人站在不同的溝通層面進行交流,得到的反饋也難免不同,也自然會產生意見分歧,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

不過,這件事情也給了很多面試官和麵試者一些思考。對於面試官來說,不應該拿自己的特長去刁難面試者,而應該通過平等、禮貌的交流,去挖掘被面試者的優點和潛能,並判斷是否與對應崗位需求匹配。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對於面試者而言,面試是一個雙向選擇,你有選擇企業的權利,企業也有是否錄用你的權利。即使最後的面試結果不如你意,也不要過分的埋怨面試官,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

天才程序員面試阿里被拒,發千字文怒懟阿里P10,到底誰是誰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