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魯迅經典《白光》:當冰冷成了常態,溫暖就越發珍貴

人生最大的悲劇,大概就是照進生命中的一縷月光,但是自己卻永遠夠不到月亮,如同那一束“白光”。

魯迅先生在1922年6月,寫下一篇文章《白光》,7月份發表在上海的《東方雜誌》上面。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書生陳士成,原本祖上鉅富,後來家道中落,十六次考試落第,他本渴望用自己的科舉來光耀自己的門楣,誰知連續十六次的落榜,讓自己心中的希望垮塌。

後來想起自己祖母留給他的遺言,說家中宅基下面埋的有銀子,於是陳士成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銀子上面,希望一夜暴富,但最後的希望也落了空,受到打擊之後精神失常,最後沉湖溺亡。

重讀魯迅經典《白光》:當冰冷成了常態,溫暖就越發珍貴

這篇文章取名為白光,文章中也講到了陳士成三次看到白光的事情,這三次白光如同一條線串起了整篇文章的始末。

陳世成人生中的三處白光

01:第一處白光,是陳士成到縣上看榜的時候出現的。

他下午去的比較早,沒有看見自己的名字,就站在試院的牆壁面前,涼風吹來,初冬太陽溫暖的照著,他被太陽曬的有些暈了,眼睛裡面發出古怪的閃光,這時,他早已看不清牆上的榜文。

第十六次科舉失利,對陳士成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陳士成無疑是科考制度的犧牲品,就如同孔乙己,堅持了一生,也沒有通過科舉給自己帶來想要的名和利,反而讓人生變得更加痛苦不堪。

重讀魯迅經典《白光》:當冰冷成了常態,溫暖就越發珍貴

02:第二處白光,是陳士成想起祖屋下面埋著銀子時,出現在他眼前的場景。

文章中這樣說到:“白光如一柄白團扇,搖搖擺擺的閃起在他的房裡了。”

當他向房間走去時,白光便逐漸消失在昏暗中,陳士成像一個無頭蒼蠅一樣,開始在自己家挖起了銀子。

此時的陳士成早已精神混亂,已經分辨不出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

就好像很多世俗之人,總在堅持那一條錯誤的路,但是卻不知路的盡頭,藏著無盡的失望和落寞。

03:第三處白光,是陳士成即將要去城外時出現的。

當他在自己家沒有挖到銀子時,忽然聽到有人跟他說:“這裡沒有,到山裡去”,這個時候那一處白光又出現了,而且這白光又好像近在眼前一樣。

陳士成看到這團白光之後,毫不猶豫的奔出去,想要奔向城外,奔向山上,奔向他所看到的那一處白光之中。

重讀魯迅經典《白光》:當冰冷成了常態,溫暖就越發珍貴

結語:

陳士成的一生在都堅持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科舉考試,考了十六次,直至兩鬢斑白,但從未放棄。

第二件事,是祖上告訴他宅基下面買的銀子。

這兩件事情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希望,同時也讓他的人生走向了重點,如同他人生中幾次出現的白光指引著他繼續前行,但是遺憾的是這兩束光都在他人生落幕,這是逐漸暗淡。

魯迅的這篇文章諷刺的是科舉制度的迂腐,嘆息的更是在科舉制度下被埋沒的人才,以及那些因為科舉制度而荒廢終生的人。

文章以“白光”為題名,有月亮放射清冷的光,也有陳士成因發瘋而看見虛幻的光,從對於光的描寫來諷刺陳士成利慾薰心的象徵,因為對於慾望的過度執著,導致心理扭曲,精神錯亂,一步步走向死亡。

也從側面描寫了人的劣根性,觸碰了人的心靈最深處。

比如“連一群雞也正在笑”,這句話反映了他落榜寥落之後,受人恥笑的尷尬境地,又批判了人性的冷漠,比如陳士成沉湖溺死之後:鄰居懶得去看,也並無屍親認領

重讀魯迅經典《白光》:當冰冷成了常態,溫暖就越發珍貴

當人的價值觀被利慾薰心之後,漠視便成了人生的價值主導,沒有任何人願意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去做任何事情,也刻畫了人性冷漠的痛點。

當冰冷成了常態,溫暖就顯得越發珍貴。

但是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無論在什麼樣的狀態下,冷漠都不該佔據人生的主流價值觀,給世界多留一些溫暖,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光。

-end-

作者|今夜文學

為自己的靈魂找一個文學的歸宿,用文字與您溫暖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