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防治难,掌握五个防治“绝招”,让你不再盲目

根结线虫是番茄、香蕉、葡萄、西瓜、黄瓜等多种作物的主要地下害虫,由于根结线虫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发生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与缺素症混淆,一旦表现明显症状,防治都十分困难,常常造成巨大损失,全世界每年都会因为根结线虫危害造成农业经济损失上百亿美元。根结线虫对植物的危害,仅次于真菌,大于细菌和病毒的危害。

01. 什么是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是一类植物寄生性线虫,会引起植物根形成根结,并更容易感染其他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根结线虫具有个体小、危害大、侵害能力强等特点,根结线虫虫体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根结中的虫体大部分为雌虫,只需将新鲜的根结剥开,便会发现其中存在晶莹剔透的小颗粒,呈现倒鸭梨状,此为雌虫。

根结线虫的卵亦非常具有特点,其通常以卵团的形式存在,形状接近于圆形,土黄色,形似颗粒较大的沙粒,富有弹性。

根结线虫寄生于许多种不同的农作物上(超过2000种植物)并可快速繁殖,再加上相对短的生活史等特点,危害那是相当的大。

寄生植物的根结线虫共有54种,其中比较常见的约在15种左右。在根结线虫属内,以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等4个种发生最为普遍。

根结线虫防治难,掌握五个防治“绝招”,让你不再盲目

02. 主要危害

对蔬菜的危害:

根结线虫直接危害蔬菜根部,受害作物根部瘤状突起、 生长不良、沤根腐烂。

由于根系受到影响,大多数受害植株初期地上部分生长迟缓,叶片变小、变黄,呈点片缺肥状,不结实或结实不良,严重时生长停滞,节间缩短,植株矮小甚至萎蔫。

危害症状:根结线虫的卵一般在20-30度的温度下会快速分裂生长,正好开春种植比较多,施肥浇水也比较多,更加剧了根结线虫的传播。

当根结线虫侵染植株后,一般植株的主根和侧根上就会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根瘤:有的类似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这些根瘤就会影响根系对水分和盐分的吸收。

根结线虫防治难,掌握五个防治“绝招”,让你不再盲目

对果树的危害:

主要为害根部,使根组织过度生长,结果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根部成根瘤状肿大,为该病的主要症状。根瘤大多数发生在细根上,感染严重时,可出现次生根瘤,并发生大量小根,使根系盘结成团,形成须根团。由于根系受到破坏,影响正常机能,使水分和养分难于输送,加上老熟根瘤腐烂,最后使病根坏死。

在一般发病情况下,病株的地上部无明显病状,但随着根系受害逐步变得严重,树冠才出现枝短梢弱、叶片变小、长势衰退等病状。受害更重时,叶色发黄,叶脉肿胀,无光泽,叶缘卷曲,呈缺水状。

被线虫危害的果树,地上部生长矮小,生长缓慢,叶片异常,发黄缺素无力,发卷,结果少,容易落果,落叶,产量下降!

03. 发生规律

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在植株根部的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在无寄主的环境条件下。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当植物定植后,温度超过10℃时,卵孵化为幼虫,幼虫通过根部伤口或根尖幼嫩部位进入根内,从根系中吸取营养液并分泌大量激素类物质,刺激根部局部膨大,形成根瘤,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卵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般只需要几小时,就可孵化为幼虫,幼虫2龄以后十分活跃,危害也逐渐加重。根结线虫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低于5℃或超过50℃,成虫活动减弱,在27℃的条件下,线虫完成一代需要25~30天,一年可发生5~8代。根结线虫的传播主要通过流水、病根、病土等移动性传播,也可通过未腐熟的鸡粪、土杂肥、农事操作、人员走动、各种农具等携带性传播。

根结线虫防治难,掌握五个防治“绝招”,让你不再盲目

04. 综合防治

1、进行轮作。

减少病原菌和虫体的残留,特别是水旱轮作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水淹。

利用根结线虫喜氧的特性,有条件的地区在夏季进行防水淹田一个月左右。对于保护地的田块可以进行起垄30cm左右不等,然后在沟内灌水,铺上地膜,密闭20天左右,进行高温和水淹也可杀死虫卵。

3、深翻土地,并增施有机肥。

一般根结线虫都是在15cm以内的表土层进行危害,可以进行深翻,并结合深翻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推荐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康朴施诺德·微生物菌剂】。

4、高温闷棚。

由于根结线虫主要残留在土壤中,棚室作物种植前建议进行高温闷棚处理,通过密闭棚室,使20厘米土壤温度达到40℃以上保持7天,或者37℃保持20天,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细菌以及根结线虫等有害生物。或者休棚期可用石灰氮或苦参碱高温覆膜灌水闷棚三十天左右,消灭线虫,降低虫源基数。

5、药剂防治。

土壤处理:定植前,可用10%噻唑磷颗粒剂2~3公斤/亩,加细土10公斤,掺拌均匀撒施,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

定植前蘸根:可用噻唑磷进行蘸根处理,蘸根后剩余的药液随水冲施到地里。不仅能有效防控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线虫病的危害,还能促进作物根系和营养器官的生长,增强营养物质积累,提质增产效果明显。

定植后灌根:定植时可用噻唑磷用于灌根。

本文图片收藏自网络,曾尝试联系作者未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公众号,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