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人類的鼻子十分奇妙,它有兩個鼻孔,鼻孔是鼻子跟外界相通的孔道,也是氣體出入的孔道。,孩子鼻子的小動作,儘管很多時候幾乎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但恰恰可以反映孩子們細微的心理變化。

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鼻子在人的五官中居於最中間地位,同其他部分相比較,它在結構上起著綱領的作用。一個理想的面孔如果沒有一個理想的鼻子來統率,則顯得毫無秩序和氣勢相對頭部的其他五官來說,孩子的鼻子表情明顯非常少,但是由於它位於整個面部的正中,所以同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常常會提供給我們一定的性格特質線索——尤其是有些孩子想方設法掩飾的那些特質。

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比如翻開童話故事,看其中人物的性格,就會發現國王總是鷹鉤鼻,善良的農夫總是朝天鼻,酒鬼定是酒糟鼻。由此可知鼻子也是家長了解孩子的一個關鍵。

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我們經常說鼻子如何,其所傳遞的信息是孩子的心理和態度,情緒等,例如:

  • 皺起的鼻子,那通常是在對事物表示厭惡,特別是對某種氣味或環境的時候;
  • 輕蔑的時候則稱“嗤之以鼻”,表明孩子當時的態度;
  • 憤怒的時候鼻孔張大、鼻翼扇動,表明孩子的情緒和想法

一般來說,孩子的鼻子所傳遞的信息遠遠不如眼睛和嘴豐富,但也能提供給家長若干的身體語言,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簡單介紹一下鼻語:

(1)親子溝通中鼻子的變化,代表孩子的一種心理

  • 在孩子的鼻子稍微脹大時,多半表示他對家長說的內容有所不滿或情感有所抑制。
  • 他鼻頭冒出汗珠時,一般來說,這表明孩子的內心特別焦躁和緊張
  • 緊張如果孩子的鼻子顏色整個泛白,就顯示他的心情一定畏縮不前。
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2)孩子皺鼻子,代表一種孩子情緒

  • 孩子皺鼻子加上一種嚴肅的面容就表示出一種厭惡和輕蔑的態度,是一種傲慢、不屑一顧地對待別人的態度。
  • 孩子皺鼻子常常看起來好像已經聞到了一種難聞的氣味。
  • 某些孩子的鼻子兩邊有明顯皺痕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周圍不滿的情緒較多。
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3)孩子鼻孔朝天,是孩子的一種傲慢的表情

  • 孩子鼻孔朝著對方,有藐視對方的意思,瞧不起人,一副傲慢的表情。
  • 孩子鼻子朝天神氣活現而又不直視父母時,這表示孩子極度不認同家長的話,或對家長特別有意見。這時孩子非常不願意與父母繼續說話,並希望佔據父母的上風。這樣一種姿勢表示出一種傲慢的態度,希望看家長的頭頂而不是與父母的目光接觸。
  • 家長應該對孩子強調:不管你多麼憤怒,多麼不認同家長的觀點,但你必須尊重父母。
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4)手捏鼻樑或挖鼻孔,孩子感覺到壓力

  • 孩子在思考難題或者極度疲勞的時候,會用手捏鼻樑;
  • 特別無聊或者遇到挫折的時候,則常用手指挖鼻孔。
  • 這些觸摸自己鼻子的動作,都可視為自我安慰的信號。
  • 內心的衝突會給孩子的鼻子造成壓力,而產生一種幾乎不為知覺的異樣感,以至於他們的手不得不趕快來救援,用手指捏一捏鼻樑可以減輕疼痛,或至少是減輕對疼痛的一種反應。這種情形常見於不會撒謊的孩子的面部表情上。
孩子用鼻子是傳遞心理信息(2)-- 孩子的“鼻語”,家長不要忽視

上面簡單介紹了孩子的鼻語,希望能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當時的情緒和心理,為正確引導孩子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你的關注,轉載和評論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有關家庭教育的小知識請關注我的小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