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李宗盛代表你剛會聽歌

自古,詩歌就是傳到豐富人類情感的最佳載體,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即使主要文藝表達形式到了明清小說階段,如《紅樓夢》,也是有大量畫龍點睛式的詩詞在其中表達那些微妙含蓄的意境的。

古代的詩詞都是配有曲牌來吟唱的,所以有“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以是曲中人”來形容在不同年齡段對詩詞的理解能力和結果的說法。

這種說法到了現代,最近的同類表達是:少年不懂李宗盛,聽懂也是不惑年。

一、從快意節奏旋律到欣賞歌詞,是認知能力發育的正常規律

李宗盛的歌,都是歌詞淺顯生動容易理解的,其實論文采並不如方文山那種精妙典雅,但勝在更貼合日常生活中的通俗瑣碎。

所以,當你覺得突然發現聽李宗盛的歌有了新的感悟、新的感受時,就是所謂的聽懂了的時候,也代表著你對他人的理解、對生活的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當然付出的代價是你的心靈已經不再年輕了。

希望快些長大,希望生活的節奏能被按下快進鍵,這是年少輕狂時多數人的希望。

對應著這種心態,少年們更喜歡的是更強烈的刺激而不是可以慢慢的感受,更追求哪怕很痛也要快的遭遇。

所以,上個世紀的年輕人拋棄古典開始搖滾,不再年輕後才逐漸的慢搖到民謠;而這個世紀的年輕人則乾脆連旋律都拋棄了,直接用RAP式的純節奏取代了傳統音樂的主要要素。

用歌詞裡的話說,RAP是“別管他說啥唱啥都是為了逗你開心”。

~~~~~~~~~~~~~~~~~~~~~~~~~~~~~~~~~~~~~~~~

只有當過了輕狂的年紀,開始接觸到社會責任、壓力時,“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那樣的願望才會開始出現。

而這時,就是從追求節奏轉向追求旋律的開始。

當追求旋律達到能靜靜欣賞時,也就開始了聽懂歌詞的階段。

二、欣賞意境是審美能力提高的體現

如果說節奏更能代表氣氛,旋律更能代表環境,那麼歌詞就是更能表達意境的了。

比如,李叔同的《送別》裡,“晚風拂柳笛聲殘”,一個殘字,就刻畫出道路曲折、漸行漸遠後笛聲的若隱若現。

那麼這個笛聲,如果不是牧童所吹的,是不是友人借笛聲更長遠的相送呢?這種以笛聲隔空相送的友情深厚,顯然又比王倫送李白的踏歌更加遙遠和深厚了。

所以,要聽懂這句歌詞、領悟其中的內涵,不僅要有送別時對那種漸行漸遠效果的反覆體驗,更要有對不同送別場景的積累。

所以,能到欣賞歌詞的階段,是生活履歷的豐富結果,是人生感悟能力的深化,是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比歌詞意境更深遠的是盡在不言中

就歌曲的要素而言,旋律比節奏更豐富,歌詞比旋律更深遠。

那麼還有比歌詞更深遠的意境麼?

沒錯,再高的意境就是盡在不言中。

關於意境,古人有“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典型例子。

繪畫中,徐悲鴻也有“從像到不像,不像反而更像”的同樣藝術規律的描述。

更深的意境,就是那種只說內心感受而放棄的造成這種感受的原因的直接描寫,這樣就可以迴避了描寫那種原因時的雷同、從俗,讓人去直接體驗到感受後再自行腦補那種感受原因。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算描述一種場景有一千萬種手段,直接描述也很難不重複前人,而只准確的傳達了感受結果、讓讀者自己去想象感受的原因,每個人就都能有根據自己經歷、能力所產生的不同聯想。

這樣的表達手段,類似滾元宵——怎麼從方形的糖塊滾成圓形的過程可以有不同有先後,但結果一定是一樣的。

四、從愛聽到會聽、聽懂,每個人就長大了

到了聽懂歌詞的階段後,每個人聽歌的品味、喜好就在個性化選擇中產生了。

這時,廣告轟炸的效果基本沒有了,也不會作為粉絲無腦的去聽某個人的任何一首新歌。

同樣,這種個人品味的個性化需求,反應到生活中,是不再追求所有人都認可的東西,而只在自己喜好、有能力的地方下功夫。

不再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只要自己喜歡的人、親愛的人彼此溫暖、欣賞,就足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