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排版:Elaine


先說一下疫情,

截止4月15日,

當日新增確診20例(含疑似14例),

單日確診人數持續下降,進入一個平臺。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累計確診目前1386例,

醫療系統 暫無擠兌壓力

死亡人數9人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前日檢測數量回升到2100,保持中位。

存量檢測用品上升為71693,數量充足。


待溯源確診病例率降為為10%,

部分患者的感染來源仍不明,

這是隱患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測甄別。

社區感染率仍然在2%沒有變化


康復新增100人,累計康復728人

康復率上升到52.5%

現存病患下降為658人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目前比較樂觀。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今天先聊新西蘭的大洋洲鄰國疫情。


說大洋洲肯定離不開澳大利亞,他對於新西蘭就是一個巨無霸的存在。最近常有讀者說新西蘭如果要恢復旅遊業,關鍵得看中國疫情。中國遊客雖然非常重要,但澳大利亞因為距離和文化的原因,事實上是新西蘭最大的遊客來源國。2019年澳大利亞遊客超過140萬,中國和美國都接近40萬。

對於即將到來的南半球冬季,也是傳統的旅遊淡季,澳大利亞的滑雪客更是新西蘭最重要的遊客來源。澳大利亞上週已經在探討建立“跨塔斯曼海”(備註:澳大利亞新西蘭之間的海)的有限互開邊境,在兩國疫情得到控制後可以建立一個安全的bubble(備註:氣泡,形容將一個人,或社群,或國家關在裡面避免外界感染)。那麼目前澳洲情況怎樣了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兩國的抗疫部署有啥不同。這次澳大利亞雖然也Lockdown了,但據我澳大利亞的朋友說,除了超市開放,很多連鎖餐廳類似肯德基,麥當勞之類也都是可以做外賣和drive through業務的。另外和新西蘭不同,澳洲的建築行業和很多工廠也是正常工作的,類似五金連鎖的Bunnings之類也對普通人開放。很明顯,澳洲沒有采取新西蘭如此嚴格的封城措施,那麼效果怎樣呢?看下圖澳大利亞衛生部的最新每日新增確診和累計確診人數表。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數字不會說謊,澳洲的疫情其實已經控制下來了。新增已經降到了50以內,現在來看,澳大利亞的拐點早於新西蘭近一週,在3月29日就已經到達了。在累計確診的6494人中,已經治癒3494人,死亡61人,治癒率已經超過53.8%。雖然不少澳洲人對總理莫里森頗有埋怨,甚至互聯網上有呼聲要把阿登姐邀請過去換掉他,但事實上在不做徹底封城的情況下,我們的這位澳洲鄰居防疫做得相當的好。

最近常有國內朋友發微信過來,說要小心因為疫情產生的排華。在澳新兩地生活過的人,很多都會有一種感覺,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比新西蘭要嚴重。新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和歐裔經過幾百年的鬥爭和妥協,今天形成了非常和諧的關係。但澳大利亞卻有著種族歧視的名聲,留學生或華裔受到攻擊的情況也曾經發生過。那在這次疫情裡有沒有啥變化呢?

我留意到了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前幾天接受SBS採訪對於這個話題的回答。當時記者問到他如何看待自疫情以來發生的一些種族主義問題,莫里森並不避諱但明確表示對這些種族主義言行感到“

極其失望”。

“這是完全錯誤的。這有悖於我們作為同一國民[的精神]。我們在共同面對這一切,”

莫里森特別感謝澳大利亞華人在減緩新冠病毒擴散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他說新冠病毒疫情始於中國武漢,但是不能就此為它貼上國籍任何其他特性的標籤。澳大利亞華人是從國外返澳後第一批被命令接受自我隔離的人群。莫里森總理告訴SBS,澳大利亞華人幫助阻止了病毒的傳播,並使澳大利亞在應對這一流行病方面處於優勢。

“正是澳大利亞華人社區表現出的驚人地遵守規定、通力合作、勤勉耐心,挽救了包括華人社區在內的澳大利亞人的生命。他們是非凡的,我非常感謝他們,”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這段話其實是承認近期有較多的種族歧視言論和零星事件的發生。在西方國家,政府對民眾並沒有太多的約束能力,澳大利亞確實也有種族歧視的土壤和前科。但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絕大多數的政治人物和普通民眾對於種族歧視的話題是很避諱的。即便有些人心裡也許有這種想法,但公開表達出來也是一種羞恥和不體面的事情,這屬於政治正確的範疇。

因為在學校的教育裡,種族平等是基本的理念。政府在社會生活中儘量引導種族平等的理念,並在諸多具體的政策中予以體現,對於極端種族主義言論和行為予以譴責甚至處罰。當然,孩子的成長除了學校教育和生活體驗,還有家庭教育。持有種族主義觀點的人相當多都有一定家族因素,當然還有一些是利益關係。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新西蘭在種族主義問題上更為敏感。和澳大利亞的歐裔一家獨大不同,新西蘭的歐裔只佔人口的65%,而且內部還細分為蘇格蘭人,英格蘭人,愛爾蘭人,歐洲大陸其他國家人,而原住民毛利人和其他大洲移民佔35%,這樣多方形成了比較好的政治平衡。在新西蘭生活10年,我個人從未遇到過種族主義的言論攻擊,更別說身體威脅。

當然,我明白我沒有遇到不代表沒有。而且即便不是種族主義,但因為疫情對華人的不友好情緒必然必然會產生或增強。今天聽當地著名的收音機談話節目News talk的節目,就有一些打進熱線的人批評中國。也有其他華人在聽這個節目,因為我看到還有人在華人微信群轉發一些討論的內容,說主流媒體在煽動本地老百姓,影響很惡劣很大。

我其實不覺得主持人有煽動聽眾的意思,甚至在有些激進的聽眾提出:今後不要再從中國進口廉價但質量不好的商品時,主持人還會調侃聽眾:這不是經濟大蕭條要來了嗎?大家都要失業,要降工資,能買到便宜一點的中國產品難道不是好事嗎?

因為開車的原因,所以這個臺我一直都愛聽。如果你聽過他們的主持人早上政治人物訪談,很多時候主持人問問題是極不客氣,有時甚至尖刻,哪怕你是部長或總理。在國外生活慣了,你就知道這裡的媒體就是這種批判風格。很多時候甚至是一個部長,一個影子內閣部長(反對黨相關事務發言人)在那裡針鋒相對的辯論。我記得去年的一次節目中,主持人批評總理沒有像John Key(前任總理)一樣多去中國“公關”,畢竟中國是新西蘭的大客戶啊。

所以,既然生活在新西蘭應該能明白,這是一種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我們並不用太過敏感,過於玻璃心反而會被視為一種懦弱。當然,在明確遇到歧視時是應該勇敢站出來的,就像前幾天冰天使基金的Jason一樣,公開的通過媒體懟回去。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其實新西蘭和中國的關係一直都不錯。中國重回世界貿易體系的第一個缺口其實就是從新西蘭這裡打開的。不是從事經濟工作的人,或者對這段歷史不瞭解的人可能理解不了這件事對中國後面十幾年騰飛的意義。

在長達十幾年的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中,西方國家整體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懷疑。在最終簽署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中,中國接受了一些限制性的條款,一是對中國實行12年特殊保障的條款;二是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相關條款;三是對中國出口產品反傾銷調查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待遇。其中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中國15年內不自動具有市場經濟地位,要取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需要得到進口國的承認。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當時西方世界有這個懷疑其實也正常。在談判早期時我剛入大學,我清楚的記得第一年我在武漢買早餐還是接受糧票的,雖然很快就取消了。票證是計劃經濟的典型代表物,那個時候如果你問中國是不是市場經濟,說句心裡話,我們自己其實都不是那麼信的。

有一個西方發達國家在那個年代說她信,這個國家就是新西蘭。2004年4月15日,也就是歷史上的昨天,中國和新西蘭聯合宣佈,新西蘭成為西方發達國家裡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我們看看當時人民日報的評論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一直與相關國家進行完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談判。今年4月14日,新西蘭率先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首次取得突破,也表明作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新西蘭對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給以客觀承認。

......

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是對中國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承認,也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認可,對於改善中國的外貿環境,保證中國正常的外貿出口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具體有多大影響呢?數據是最好的說法。看看我國外匯儲備的餘額的變化:1950年1.57億美元;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8.4億美元;2001年12月入關2121億美元;2004年4月中新簽訂協議時是4266億美元,2014年7月最高峰值39932億美元;2020年3月末預估30606億美元。


在西方發達國家陣營裡,新西蘭是第一個伸出手歡迎中國重回世界經濟舞臺的。從那以後中國逐一和主要經濟體陸續簽訂了協議,在那之後的中國即為世界經濟提供了動力,更為自己帶來了經濟的騰飛和老百姓的實惠。那之後的10年裡,中國外匯儲備新增35666億美元,是建國到2014年的9.36倍;是改革開放前中國發展30年的外匯儲備的4753倍。新西蘭是個小國,在中國對外貿易裡佔比有限,但她在2004年的簽約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里程碑。

為這事,新西蘭沒少被西方陣營批評沒骨氣,更被五眼同盟(美英澳加新)的老大哥們狠狠的訓斥了一番。但新西蘭做為一個小國,有時候卻有著自己的倔強和堅持。新西蘭做這個決定既有對中國走向開放的信任,也有自己實際的經濟考量,畢竟新西蘭對中國是出口為主,奶粉,肉類,木材等都和中國經濟有著很好的互補。從那以後,兩國關係一直都相當不錯,新西蘭也對中國敞開了懷抱:開放移民。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新西蘭今天是20萬華人的家園。這個國家的人民不到500萬,卻來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個民族。新西蘭的文化倡導的是互相尊重,互相關愛,民族平等,和諧共處。新西蘭人的整體思維習慣更在乎自己的生活,少關心世界大勢;更關心民生問題,少說宏篇大論。你說這裡有沒有種族歧視?說實在的,我在新西蘭看到最多的種族主義言論其實是華人互聯網世界的,如果翻譯成英文,有些人可能要上法庭。

前幾天好好說話群突然聊起自己為什麼喜歡新西蘭生活,大家都舉了自己的例子,滿滿的都是對這個國家和這裡生活的各族人民的熱愛。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我自己當時忘了分享一個自己的體會。

在新西蘭開車,大家都知道需要GIVE WAY,也就是你需要知道誰有優先路權,誰該讓誰。這個規則在正常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但在早晚高峰期的時候就不靈了。你總有可能會從一個小路出來,所以你必須讓所有主路的車;而這個時候車流是沒有間隙的,你幾乎沒有可能進去。這個時候,你是一個弱者。

十年來,我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在這樣的時候不過2分鐘,車流裡總會有人減速停下來給你一個機會融入這滾滾車流。我從剛來時的焦慮等待加塞,到現在總能平靜的等待那個會給我讓路的陌生人,每次都會感動這人與人之間的小小善良。那個陌生人可以是白人,毛利人,島人,韓國人,印度人,甚至非洲人;那輛車可以是豪華跑車,老舊尼桑,公交大巴,或奔馳大拖掛貨車。

疫情下的新西蘭(18)海外華人因為疫情受歧視了嗎?

時至今日,我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當到了類似情況時會減速給那些小道進不了車流的人。善良,友好是不分種族的,也是可以傳遞的,他們每天都發生在我的身邊;就像那冬季連綿陰雨裡的奧克蘭,你總能一天看到3-5次橫貫天空的彩虹,告訴我這個世界的美好。

群裡的晴子說了一段話特別感人。


紐村就是這麼一個地方,

每當我覺得還不習慣,

覺得她有缺點的時候,

就會有一個人感動我一下,

而且很多時候都來自陌生人。


今天我想通過這篇文,

讓更多的國內親友和讀者們放心。

在這個國家生活,

我們挺安心。


未完待續


疫情下的新西蘭 系列短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