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所说的"缓刑",最早在宋朝出现,是谁发明了它?

好像都觉得唐朝很牛,天可汗啊,万邦来朝、四方称臣,国土面积多大啊,太牛了!然而我倒以为,真正牛的不是唐朝,而是某些人口中的"弱宋"。

从国家的建立上来说,唐朝是继承了隋朝的大一统,在政治、经济、国土都已经完备的情况下继承的。而宋朝是在五代十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情况下完成的大一统。

我们现在所说的

宋太祖赵匡胤当上北宋开国皇帝后,为防止"陈桥兵变"事件重演,除"杯酒释兵权"外,还采取抑武重文的策略,提倡兴办学堂,完善科举考试。

据说缓刑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英国法官希尔所创。又有人说起源于美国,1878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第一部正式的缓刑法规。其实,早在我国的北宋时期,名将曹彬就发明过"缓刑"。

曹彬,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后周末期,赵匡胤管领禁兵,权势日盛,一些官员都巴结他,唯独曹彬没有公事从不登门。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曾问他:"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曹彬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身负重任,小心谨慎还害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结交?"

我们现在所说的

在徐州做官时,他手下有一个年轻的官吏犯了法,案件都已经查实了,本应处罚二十大板。可曹彬对此事不闻不问,也不处罚,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一年后,曹彬忽然下令将那个下属抓起来,打了他二十大板,说这是对他去年所犯罪行的惩罚。曹彬解释道:"一年前他刚娶了媳妇,如果那时处罚他,他的父母一定会认为是新媳妇给他带来的厄运,他的婚姻也就完了。但是军纪又不能不遵从,所以我对他的处罚缓一年执行。"众人一听,都对曹彬表示佩服,称赞他的良苦用心。被处罚的年轻人不仅没有因此怀恨在心,还对他感恩戴德。

我们现在所说的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是象棋高手,据《宋史》记载,"天祥好弈",朝中大臣无人能敌,就连民间的对弈高手也望尘莫及,下盲棋就是从他开始。

文天祥出身象棋世家,祖父、父亲都是象棋高手,生性聪颖的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象棋有着特别的嗜好,有空就与人对弈。

四岁时他就能与成人对弈而不落下风,八岁时就名声在外。据文献记载,他不仅棋艺极高,而且还精心研究,撰写棋谱,创作了四十局棋图,堪称"排局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