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败于日本的三个实质问题

网上有晚清最怕的是日本的说法。

我个人理解这句话的实质是三种对立面,一是民众与政府的对立,二是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明治维新成功的对立,三是世界格局突变与中国格局难以适应的对立。清政府并不是一开始就备受打压的,而是到了晚期才饱受欺凌,所以说怕的实质不是日本,而是阶级矛盾。

晚清败于日本的三个实质问题

人民与政府

晚清和日本的差距在于政府的对人民的态度,而这就决定了人民对政府的态度。日本人之所以在维新期间全民支持政府,正是由于拓宽了视野,接受了新思想,新科学,但日本政府仍然有很多不开明的地方,我们不讨论这些。因为我们不能夸大日本政府,但也必须承认清政府后期只顾自己,没有作为,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人民思想被拘束,被奴役,民间产业被束缚,难以发展,封建阶级又过于腐朽,只懂得压榨百姓,又怎会得到支持呢?

晚清败于日本的三个实质问题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这两场运动可以说是在同时间发生的,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突出表现就是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但是尽管这样,清政府由于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与腐朽制度,其发展周期远远被拉长。洋务运动创建了许多军工厂,组建了自己的海军,据说排名世界第六,但是进口的炮弹是很好用,自己造的都是掺了假的,军费用作挥霍,修缮皇宫竟然比得过抵御外敌,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究其根本,洋务运动本质还是封建阶级的,腐朽的制度不可能带领人民走向光明,只是进一步满足了那些统治者的贪欲。

晚清败于日本的三个实质问题

世界格局突变

晚清时候,世界变革,国家纷纷跻身工业化,寻求新发展,唯独晚清还在闭关锁国,归根是统治者眼界小,思想腐朽落后,政府贪得无厌,无能为民,外国产业冲击我们的市场,打击着民间的企业,压榨人民的钱包,收拢人民的思想,清政府难以跟进格局变化,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晚清败于日本的三个实质问题

我们不能否认历史,但绝对不能忘记了历史,我们不是那个年代的人,斥责与谩骂是无意义的,也是不合情理的,我们要珍惜现在,为新中国美丽明天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