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如別人成長得快?這個連喬布斯都佩服的心態,你有嗎

自媒體大V“特立獨行的貓”,是個勵志作者,寫別人奮鬥的故事,自己也特別拼,她說30歲之前,她和她老公沒幾天是晚上12點之前睡覺的。她經常寫到朋友小A,可以說是“勵志姐”本人了。

小A是廣告公司資深創意,歲數不輕、收入不錯,但她遇到了一次職場暴擊,果斷選擇辭職,再去深造。她學習了和自己背景完全不同的新興領域,考取一流大學的MBA,還出入各種潮人的活動,向年輕人學習。當她兩年後再次回到職場時,既有資歷、又有人脈,還能和年輕人的想法無縫對接,創意源源不斷。這樣的中年婦女,老闆要喊,“再給我來一打!”

那到底是什麼樣的暴擊,讓她如此拼命?

就是因為,在一次提案會上,95後新人的創意被客戶看重,而自己的點子落選的經歷。

我想想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可能心裡想著,哎,到底是年輕人玩得轉啊,看看我還能在哪裡發光發熱吧。一副想要用餘熱溫暖世界的“老阿姨”樣子。所以,我只是平庸的大多數,成長速度不夠快,沒有成為“勵志姐”小A。

為什麼你不如別人成長得快?這個連喬布斯都佩服的心態,你有嗎

小A的故事,讓我明白,放得下身段,擺得正心態,才扛得起未來。

觀察一下,不難發現,像小A這樣的人有一個共性,“空杯心態”。敢於把自己歸零的人,才能在任何年紀,都像初出茅廬的畢業生那樣,心無旁騖地學習陌生領域。喬布斯最佩服這樣的人,他說,

“擁有初學者的心態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所謂初學者的心態是指,不要無端猜測、不要期望、不要武斷也不要偏見,初學者的心態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慾、讚歎。”

為什麼你不如別人成長得快?這個連喬布斯都佩服的心態,你有嗎

要做到“空杯心態”並不容易,可以從兩方面來實踐。

一是認清現狀、敢於改變

說行動就行動,一頭扎進新領域,填充原來的知識盲點。

比如,自媒體大V咪蒙,她曾是知名雜誌編輯,辭了,南下做網劇,賠了,北上做自媒體,差點黃了,咬牙扛到現在,成了,名利雙收。她一次次折騰,認清-改變-再認清-再改變,在這個循環中,找到了事業,讓自己穩穩地立足於新媒體。之前的努力成了現在的寫作素材,調侃自己起來不留情面。

改變自己這條路上最大絆腳石是,害怕“沉沒成本”,也就是不甘心放棄曾經的投入和積累。要是真有很多行業經驗積累,那可以從長計議。可是很多人幹了兩三年也沒積累下什麼,根本不存在高昂的沉沒成本,只是給不想挪窩的自己一個藉口而已。

為什麼你不如別人成長得快?這個連喬布斯都佩服的心態,你有嗎

二是謙卑、向任何人學習的謙卑

即使別人資歷比你淺,但是隻要有一個地方比自己強,就可以去學。

放下身段是不容易的。無法成長的人,最大的毛病是跟不上時代,還看不上時代的弄潮兒。我之前就比較狹隘,覺得直播網紅low,但是人家能紅,說明人家有本事,而且不止一種本事,首先是發現風口,然後是定位自己,接著還要有行動力,最後是吃苦耐勞,更不要說有些人放下驕傲,扮得了醜才能贏得圍觀。這麼看來,網紅的能力還挺全面的......

我參加的寫作社群裡,有一個高校講師,出過寫作書,開過寫作班,還和我們這幫“小朋友”一起學寫書評,一起學著運營自媒體平臺。想想他一把歲數,應該桃李滿天下吧,但他還是和我們一樣,看書、寫文、投稿,怪不得面相那麼好,因為懂得保持謙卑,心態好面相自然善。正如亨利·福特說的,“任何停止學習的人都已經進入老年,無論他在20歲還是80歲;堅持學習的人則永葆青春。”

不管是教授、同事、還是賣煎餅果子的大媽,只要有比自己強的地方,就去學習。

驕傲沒有用,你現在放下的身段,換來的是未來更多的選擇權。

為什麼你不如別人成長得快?這個連喬布斯都佩服的心態,你有嗎

本文小結

“球王”貝利被視為現代足球史上的最佳球員,沒有之一。里根見到他時說:“我是羅納德·里根,美國的總統,但你沒有必要自我介紹,所有人都知道貝利是誰。”當他個人進球記錄滿1000個時,有人問他:“您認為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笑了笑說:

“下一個。”

世界球王尚有空杯心態,期待下一個更好的進球,今天的你倒空自己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