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个周末看了两部影片。

一部《敦刻尔克》,一部《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两部电影讲述的是很不一样的事,一部是极为著名的战争史事,一部是一个人的生活悲情,但却给了我类似的感触。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在限阈时间内,我将两种感受同化,亦或者根本就是同一种感受。

极简的镜头,压抑、无奈、承受、痛苦、颤抖和孤独。

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对于敦刻尔克来说,以往经验里我们便会脱口而出——敦刻尔克大撤退,可这次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没有从我们熟悉的角度出发,没有描绘这个历史事件背后希特勒为何在将40万英法士兵逼到敦刻尔克海滩上,一举歼灭如同囊中取物般轻而易举时,突然宣布停火;也没有描述在这背后英法德之间的政治博弈,而是带领观众,如同欣赏默片一样,用时间线的交叉,用极简的镜头语言,用扣人心弦的配乐,来感受这一段历史。

没有宏达的场面,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甚至没有出现一个德国人的身影,只用了几个士兵的逃亡之路便把这种大撤退大逃亡的紧迫感表现出来。或许会有人嘲笑英国人怎么把大逃亡拍成了大胜利,可生与死之时,谁又能做到那么坦然大无畏呢,四十万可都是活生生的年轻生命。——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一个人对生的追求的。

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诺兰将幽闭和广袤运用的太好了。

当广袤镜头和幽闭镜头轮番上演的时候,就想音乐的鼓点带领着观众的情绪,一直抻着的情绪,瞬间勒紧,然后当士兵逃生后又进而舒展,却又在下一次的落水历险中,被压制。

那种比夜静,比海深的情绪克制到极致,然后又爆发的时刻,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和命运就愈发明朗和清晰了。

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说实话这部电影会获得两级分化的评论也不意外的。就拿我跟刘先生来说,看过后,他就说如果这是战争片确实挺无聊的。当然对于热爱好莱坞大片的他来说,对这种类文艺片还是不感冒的,而我则认为,诺兰如此的描绘其实很新颖,说真的就只是极美的镜头语言,就已经让我心满意足了,更何况还有满屏高颜值英伦帅哥和有着极其性感嘴唇的哈迪老师呢。

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茫茫大海,漫长等待,终终了,无论是哪一个历史抉择,冥冥中他们确实被某种执着拯救了。

但生命就是这样无常,有些人活着,却也如同死去一样,没人能再将其拯救。这便是另一部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

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其实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好看了一条新闻。一位父亲开车转弯时因为视觉盲区把蹲在地上玩耍的女儿辗轧致死。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总是感叹命运无常、人间悲剧,感触却也只是止于此而已了。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因为过失酿成这个悲剧的父亲,将如何度过自己的余生。这部电影便是讲述了这样一个经历了如此悲剧的父亲的一段生活。

丧、压抑、易怒、对所有都毫无兴趣。主人公的抑郁比海边曼彻斯特的冬天还要阴冷。

帕特里克问李,为什么不能留在曼彻斯特。

他说:“我受不了这样”。

他不能从过去走出来,尽管他逃离了这个满是伤痛的城市。但丁在地狱的门楣上写道:“由我进入愁苦之城,由我进入永劫之苦”。是啊,人的心真的没有那么强大,希望这个词是宏达的,却也难以在拯救那一寒冬的夜晚,被大火吞噬掉的整个心脏。

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看电影的整个过程,我无比阴暗得在想,太痛苦了,这种压抑太痛苦了。为什么主人公李,就不能选择自杀,也好过这样行尸走肉得度日啊。但看到后来,我终于明白,李根本不是想要寻求解脱,他一直无法从过去中走出来是因为他不想,他无法原谅自己,他靠这些自虐,来惩罚自己,那些抚不平的伤口和解不开的死结,将永生伴随着他,直到他死去,与其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对女儿们,更艰难得是他永远都不肯能与自己和解。

比夜静,比海深|《敦刻尔克》和《海边的曼彻斯特》


没有哭喊,没有情绪的大爆发,甚至影片结束我都未觉已结尾。整部影片安静得可怕,那种冷是刺骨的,却也没有随着时间推移噬心蚀骨的一丝丝的痛苦和伤害。导演功力了得,或许这样的影片,克制才是最大的美德。

曼彻斯特的冬天,干燥而冷硬,无情折磨着裹挟其中的每个人,将最后一点温暖掩埋于六尺之下。很悲伤,很孤独,还是有这么多没法被拯救的灵魂。

这个世间啊,有时比夜还安静,比海还深冷。

痞文艺工作室

分享艺术生活美学及有趣的人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