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又搞了一个三部曲,但诺兰的成就或将止步于此

《敦刻尔克》:又搞了一个三部曲,但诺兰的成就或将止步于此

《敦刻尔克》并不是一部失败的烂片,在诺兰的全部作品里依然有特殊的意义,但对于诺兰这样一个公认极富才华的导演来说,从《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再到《敦刻尔克》,虽然看起来是拍了三个不同的故事,可也像一个关于“回家”主题的三部曲。

在拍摄手法上,除了坚持胶片和画面质感,外加高明的剪辑,其实他的作品没有太多创新,可以说很古典或者学院,排斥电脑特效和所谓3D潮流,换句话说,诺兰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另外一种顽固的技术派,可从电影创作含义上却没有再进一步,一个被视为大师级导演的接班人,在如今《敦刻尔克》中这样沉迷“自我复制”,不能说他丧失了开拓精神,但开拓的结果却又说不上有多少特色和价值,对照他过去的才华,整体已经接近平庸。

一、剧作层面:《敦刻尔克》和《万历十五年》

看《敦刻尔克》的剧作手法,不免让人想到黄仁宇的《万历十年》。

诺兰对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极力回避整体面貌,通过不同的线索细节,例如海陆空几个方面的人物,在短促的时间内,聚焦海滩附近的普通士兵或民众,让敦刻尔克成为人们心中的“燃眉危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迫,诺兰对战争的诠释是充满悬疑感的,好比希区柯克爱用的著名理论:没有引爆的定时炸弹。说白了,这并不是电影的高明或者创意,只是一种技巧。

正如黄仁宇当年写《万历十五年》,也是一反传统史书讲故事或树碑立传,通过几个不同领域的人物的命运和立场的分析,解释明朝300年的衰亡趋势,通过“技巧”来以小见大。黄仁宇对历史的解读可以说做到了,然而诺兰今天的《敦刻尔克》却仅仅呈现出一种“心理悬疑”,根本没有透析战争或者历史。

《敦刻尔克》:又搞了一个三部曲,但诺兰的成就或将止步于此

《敦刻尔克》在类型上显然不是战争片,众所周知,片中几乎没有发生战斗,也没有呈现高层的战略谋划,偏偏诺兰选择了一个二战中著名的事件为题材,实际上却拍了一部画风诡异的心理悬疑片,算不算是给全世界观众开了一场国际玩笑?当然,如何拍片是导演拥有的个人自由,而且,笔者再次声明,《敦刻尔克》从质量来说并不差,只不过对于诺兰选择的这一题材而言,拍成如今这样只是证明诺兰的确还只是一个“小才子”,不是“大文豪”,和大卫·里恩这样的前辈距离是越来越远。

那么,同样技巧的《万历十五年》之所以成功,这本书贯穿了明朝的整个社会结构,上至皇帝权臣,下至文人士子,文武百官,社会思潮都统摄在内,黄仁宇尽管是出于个人视角,但具有独到之处,聚焦了一个小视角(万历十五年),但注入有对中国漫长封建王朝的思考。尽管不能说《万历十五年》对明史的分析观点多么

正确无误。但作为一个学术创新的通俗性著作,的确十分成功。

而诺兰把握敦刻尔克这一题材,刻意在剧作上做减法,例如还传出过他根本想要放弃剧本来即兴拍摄的噱头。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具有关于敦刻尔克多么完整的故事和剧本放在脑子里,只是有一些酝酿多时的显得比较成熟的想法,如今拍出来各方面比较周密,没有什么漏洞,但明明白白只是“敦刻尔克”这个大事件的一个片断。

假如说历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完整的电影故事,那诺兰的电影只是其中一段十分精彩的“部分”,作为电影短片显得太长,真要作为故事长片,它又感觉差点火候。若说诺兰就想要反映海岸沙滩的一个局部,那么敦刻尔克只是他玩弄噱头的一个幌子,不论从哪一个方面看,作为一个已经很成熟的导演,这种“任性”表现都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也感到很危险的。

《敦刻尔克》:又搞了一个三部曲,但诺兰的成就或将止步于此

二、主题层面:诺兰的“回家”三部曲

当年《盗梦空间》出来曾让人十分惊艳,包装、技巧、故事都十分令人佩服,但核心是小李子要回家;《星际穿越》延续科幻路子,但实际也是穿越几十年的父亲要回家。这一次《敦刻尔克》,几十万人面对大海和看不见的敌人,也是能否渡海回家。那么,这三部电影很大程度上都是重复一个套路,按说以敦刻尔克的题材

,竟然拍成这么一个调调,难道对于诺兰来说,还不是平庸吗?

不是说二战电影不该刻画普通士兵,或者,对于敦刻尔克不能像诺兰那样去表现。但既然选择了“敦刻尔克”,这就是二战这样特定历史之下一次特定的事件,都知道这个事件本身有一个基本的故事脉络和框架。在任何叙事艺术中,事件和人物必须和背景结合才会具备意义和价值,毫无疑问,《敦刻尔克》中的人物也是因为历史上这一次事件才会让人产生“移情效果”,但除了熟悉二战的观众,大部分观众可能未必能够多么感受深刻,或者,导演就希望部分观众“不要熟悉历史”而对英法联军产生巨大的同情,这是一种有特定意图的渲染效果。

很多人如今为诺兰对《敦刻尔克》的极简主义和拼贴剪辑唱赞歌,例如标榜一部电影应该什么样表面上似乎没有统一标准?感觉是这样,但对于任何一个试图进入这一行业的人都十分清楚,现实教会我们,一部电影

如何呈现不同类型题材铁定有一个基本准绳,所谓行业规矩绝对是真实的存在。所以,诺兰这一次在《敦刻尔克》表现出的“任性”,有没艺术方面的提升应该才是评判成败的标准。严格来说《敦刻尔克》绝不是失败的烂片,只不过对于诺兰来说,它就是一次娴熟的自我复制,并没有多少水准提升,和过去几部佳作相比显得比较平庸,更何况选取的又是敦刻尔克这一二战题材。

正如诺兰宣称都不想要剧本,他的底气究竟在哪里?绝不是诺兰对二战历史的见识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而是基于他讲述故事的手法非常老练,对一个简单的情节,他能通过讲述和剪辑技巧整出来一个电影!可这绝不是对敦刻尔克历史的解读,本质上是对一个二战背景玩弄的一次花哨技巧,例如片中穿插的丘吉尔演讲,是完完全全的“艺术包装”,烘托长达几十分钟沉默的海滩压抑画面,这的确是非常娴熟的电影语言,但过于弄

“巧”,且并无独特的深意!

也许一些人会认为聚焦这些英国普通士兵的立场就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对普通的战争题材或者战争片或者算是一种成就,但对于诺兰号称超越一般战争境界来说,好比全片都不见战斗,这样大费周章的弄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海滩的一天、一周、一小时”,把这种刻意营造的敦刻尔克的未知恐惧当成多么了不起的“艺术深度”,显然也太过哗众取宠。

对历史事件的挖掘或表现,必须是深入才能成就深度。对于二战史,刻意剥离那些已经绑定在典型背景之下的大事件,想要堂而皇之认为地球人都知道的标签论,如果不是投机,那么就是别有居心。对于诺兰这样的导演,并不愿意用阴暗的心理去揣测,但很可惜,事实上他还是这么做了。“回家”这种主题——不能说没有意义和价值,但与其说多么深刻,还不如说是为了廉价的煽情,对《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都可以接受,

但可一可再,不能过三,《敦刻尔克》按说也并不这么煽情,但画面呈现的压抑和沉默来诠释二战的悲剧和灾难都是这些普通士兵的心理作用?似乎也过于轻浮,总的来说诺兰的确还无法驾驭这种题材。

而当年英国大师级史诗片导演大卫·里恩,后期彩色电影代表《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和《印度之行》(除了1970年《瑞恩的女儿》风格比较例外),全是视角开阔,针对异域文化的某些冲突,而且几乎没有重复,如此才能彰显导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地位,而且呈现了人物和故事才能够具有深度和艺术魅力。而如今诺兰只是刻意表现自己电影的个性化,不仅是手法的重复,也丝毫不见境界的提升,所以感觉他若再不变化,一味沉迷自我复制,成就只会止步于此了。

《敦刻尔克》:又搞了一个三部曲,但诺兰的成就或将止步于此

三、二战与大英帝国的崩盘

二战电影历来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可主要的国际影响都集中在英美,中国、俄罗斯包括德国、日本虽然也都拍那一段历史,但影响力和成就都不能同英美相比,恰恰英美主导的二战电影刻意突出了盟军的地位,尽管这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也不是全部的真实。好比美国特别注重他们在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的历史性作用,这方面的电影如《拯救大兵》包括后来《兄弟连》拍得都很好,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但不能否认在某种程度扭曲了全世界不少观众对二战历史的认识和评价。

英国在二战历史上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丘吉尔还曾因为一部二战回忆录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祸,是史无前例的浩劫。但很大程度还就是所谓巨头们有意或无意制造的人祸,这方面不论是责任更大轴心国,其实也包括盟军的高层。真的天真地认为当时德国日本意大利就是被全世界人民所孤立

之下的负隅顽抗吗?在欧洲,支持纳粹德国的至少有西班牙(西班牙的纳粹政党在战后都没有被清算)、罗马尼亚、挪威,而法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士、比利时本身就有一半人说德语,而荷兰语本身也就是德语的一个分支)等同时都存在有支持德国的一面。而战火的发端波兰,号称是犹太人最集中的地方,但本来国内就有不少纯正波兰人一直想要清除境内的犹太人,所以,二战的浩劫和悲剧会是简单的正邪对抗吗?历史其实根本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要说敦刻尔克,伦敦轰炸,再到诺曼底登陆作战,作为英国领导的丘吉尔从来就是一个典型政客,说好听是抱着从英国利益大局出发,甚至想要维护大英帝国还是世界霸主的地位。可美国在20世纪初期突然崛起,很大程度美国就是以发战争财起家,直到二战全面爆发前夕,一面卖军火给甲方,一面卖军火给乙方,在日本入

侵中国的战争前期,一直两边兜售武器,但事实上偏袒日本,不然不会直到珍珠港前夕都被蒙在鼓里。人类历史的悲剧之所以让人警醒和震撼,从来都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冲击我们的灵魂,世界上有哪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会是简单的人性纠葛或者什么心理恐惧?这是纯粹浪漫式的想象。

英国,在二战期间收容不少欧洲的流亡政府,包括法国(戴高乐)、波兰、荷兰比利时的王室贵族等等。敦刻尔克撤退时他们几个国家军队也在其中,如波兰军队基本编入了英军,如英国大导演理查德·阿顿伯勒的著名大片《遥远的桥》,吉恩·哈克曼演的波兰将领就受英军上级指挥官的调侃,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但真实刻画了波兰军队当时在英军(说好听叫盟军)中受排挤的事实。而波兰自一战起就是英国的资深盟友,而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利益交换,却根本无视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更别提什么盟友的道义了,后来再次把波

兰出卖给瓜分了,这是政客的典型嘴脸。

反过来,苏联对波兰的欺负都知道与德国入侵前就有交易,但偏偏很多人就容易忽视英国曾经扮演的角色,而且不光对盟友波兰不管不顾,英法这对哥们儿同样在《慕尼黑协定》中还出卖过捷克,将苏台德地区割给了德国,而微妙的背景是捷克斯洛伐克曾希望波兰支持自己。

丘吉尔对波兰的态度从来就不友好,例如对苏联犯下卡廷惨案的问题,出于与苏联利益而十分回避,后来战争期间的合作,对波兰政府也一样不给面子,如他对流亡政府总理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你的麻木无情是想毁掉欧洲,没有一点责任感,你不关心欧洲的未来,只关心自己那点可怜的利益。”这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现象,所以英国后来再次出卖波兰,让其被苏联控制,但毕竟波兰在苏联的扶持下得到了复国。

正因为英国延续的是旧时代大英帝国的另一种“天朝”心态,二战是一次立体式的现代战争,刷新了全世界对时代的认知。英国的利益准则太过短视,甚至可以说落后于时代,埃及在一战后脱离英国殖民,而印度在二战争取独立自由的口号下脱离英国,曾经的大英帝国虽然还保持着世界巨头的头衔,但事实上已经永远排在了美国后面。好比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一开始还是几国联军一起撤退,但随着德军逼近的消息,他们主要抢先撤走英国人,让法国和其他部队有意无意挡在外围吸引德国人,最终其他联军伤亡较多,英军仅损失2万多人,撤走了八九成,所以在英国立场上被认为相当成功,当然,主要损失的是英国的友军啊,例如近十万法军就损失了近4万。

对于整个二战历史的研究和评价,如今多数都容易倾向于欧美立场,一个很大程度原因就在于英美国家的影视作品丰富的二战题材,有些作品的确拍得很好。对苏联的作用有意或无意的排斥和抹杀。如最后加入苏联

的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本就是在德国已经袭击波兰后,为了要求苏联出兵保护而作为条件的(历史上立陶宛和波兰的渊源极深,曾经算是一起的联邦,一度还是欧洲最大的国家,所以在200多年里不断被瓜分)。

1941年苏联遇到袭击后,斯大林很早就认同并要求英美方面开辟第二战场,当然这是他希望缓解抵抗德国进攻东线的压力,也有利于盟军联合打败德国。但丘吉尔一再拖延,说好听是英国还没有从伦敦轰炸的阴影下恢复元气,不敢设想可以轻易打败德国,实际上是放手苏联和德国互相消耗实力,为英国争取喘息。因此,从1942年拖到1943年又拖到1944年,直到苏联凭借自身力量打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准备发动反击,背靠15个加盟共和国的苏联,本就自带“盟军”光环,这时丘吉尔又觉得不能再让苏联唱完二战的独角戏,与艾森豪威尔实

施了诺曼底登陆,从军事角度,诺曼底登陆计划并不算成功,在地点选择,人员伤亡,空降兵投放失误等都是十分明显的问题,这在欧美军事研究领域几乎也是公认的。包括定下行动计划后都一再拖延,只不过今天因为后来获胜而被刻意解释成十分光荣的行动。当然同时存在的争议是,在抢滩方面的绝大多数是新兵,而空降敌区的多数是老兵,也就是说用新兵的吸引火力换取老兵进入敌区,只不过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抹杀诺曼底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完善的军事计划。

都知道决定二战转折的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而为什么会如此,就是英国丘吉尔对开辟第二战场的借故拖延,历史对丘吉尔进行了一番有力的讽刺。而他还要拼命洗刷英国的尴尬,把非洲阿拉曼战役渲染成大获全胜的转折点,事实上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有多余隆美尔数倍的兵力,隆美尔当时已经不足3万人,最后隆美尔还几

乎全身而退,几乎是缩小版的“敦刻尔克”(可见英国著名军事战略家李德·哈特的《二战史》“英国在非洲的转机”)。但吉尔却这一战役吹嘘成“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从未打赢过一仗;但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所向无敌。”还与敦刻尔克大撤退一起写进英国的历史教科书,可见英国在主导二战进程和最后地位的尴尬。大英帝国的崩盘固然是有时代因素,但何尝没有英国自己搬石头砸脚的原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