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作为育儿类头条号,朵妈今天翻墙写个影评,确切的说,小学生观后感。

因为诺兰,几乎怀着顶礼膜拜的心情走入影院。毕竟,他之前的《盗梦空间》、《蝙蝠侠三部曲》、《星际穿越》都太让人惊艳。

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盗梦空间,无法描述。。。

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塑造了史诗级的超级英雄片

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星际穿越,迄今为止最好的太空题材影片,没有之一

期待的同时也忐忑,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真实事件,纵然有这位以烧脑的故事情节和时空交错的独特叙事手法著称的大师加持,又能拍出什么花样?《拯救大兵瑞恩》那个水平,也就到极致了吧?

那!怎!么!可!以!

果然,诺兰的第一部战争片,以我一介凡人的脑袋怎么都不会猜到的方式出场了。影片以默片的形式开启,没有对白、没有配乐,一度怀疑影院音响出了问题。直到静默被枪声打破。


不想剧透,请原谅此处省略其余剧情描述。


影片不长,100分钟。没有预想中的尸横遍野、血腥惨烈,也没有一般战争片惯用的悲情催泪、英雄情结、价值观灌输,甚至,全程无燃点,当然也无尿点。以至于在影片结束之后,纵使心里堵着很多东西,情绪却依然平静。这种平静,在心底慢慢的发酵,翻滚。

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那些堵在心里的东西,有诺兰式烧脑的多维度时间轴叙事手法,有细细回想才豁然开朗的伏笔,有对人性冲突的描述和反思,也有。。。。。。不爽。

是的,不爽。

二战题材影片,不应该满眼尽是纳粹惨无人道的杀戮,不应该是血肉横飞的惨烈战场吗?为什么这部片子,连一个敌军的脸都没让我们看见?为什么本可以大秀特效的战争大片,却连3D技术都没使用?为什么本可以煽煽情的孩子逝去戏码,身边人却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太多不按常理出牌的为什么。这就是诺兰和只属于他的《敦刻尔克》。

不得不提的是诺兰的御用音乐师——Hans Zimmer。他的音乐辨识度太高,甚至你不用张开眼睛看,只听音乐,就知道这是诺兰的影片。就像宫崎骏与久石让,说不清究竟是谁成就了谁。而在这部影片中,由乐器发出的类似喘息声、心跳声,还有民间人士船队驶向敦刻尔克挽救同胞时响起的背景音乐等等,都与这部对白极少的影片浑然天成的结合为一体,甚至比台词更抢镜。

至于海陆空三种时间维度的烧脑叙事手法,我想,我需要二刷。

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海上,1天

只属于诺兰的《敦刻尔克》——原来战争片可以这样拍,你要刷几遍

空中,1h

同样在海上,《泰坦尼克号》在 you jump I jump的宣誓中让观众的情绪一再被撩拨翻滚,而《敦刻尔克》,却只用最后自愿坚守敦刻尔克与敌军奋战到底的陆军高官一个缓缓的军礼在观众心中留下轻微的涟漪。

本来要结尾了,脑海中不时浮现影片中的两个词:一是船长小帮手被懦夫军人误伤致死后,不知情的懦夫军人问及伤势严不严重,船长儿子的那句轻轻的“no”。二是看着民间船只前来救援撤退,军官微笑着呢喃的那句“home”。这两个词,让这部没有特效却越发真实的战争片 ,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辉,饱含了爱与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