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电影《敦刻尔克》首映那晚,我看完情绪不能平复,心里的热血一直涌动。现在重温,这部影片该沉淀的东西已在心里沉淀,该浮现的却仍然继续浮现。

敦刻尔克,一个临近瑞士的法国海滨城市,1940年的二战期间,英法联军溃败,被德军包围在了敦刻尔克,丘吉尔下令一周内撤军3万回英,以保存英国保卫本土的军事力量。这是一场撤退,是一次逃亡,但不是失败,诺兰从《敦刻尔克》表达出来的,是在那样混乱、逃亡的环境中,各式各样的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们没有时间伪装,没有精力掩饰,所有的选择都是真实的,所有的表达都是直接的,最能将人看得清清楚楚。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整部影片的基调都用的是灰色、墨绿、暗黄等陈旧的颜色,一方面突出了历史感,另外,一直阴沉的天气,也让战争最后的逃亡时刻显得更加深沉和凝重。而当撤退的士兵回到英国的家乡时,一觉醒来,阳光明媚,列车缓缓停下,穿着英式背心嬉闹的报童还是那样快乐,好像一切的战争与逃亡均不曾发生,所有都回到了原来的样子,这样巨大的反差,让人从心窝里感受到了和平的美好。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敦刻尔克》从海陆空三个线索讲述了战争状态下,人们在做什么,以不同利益为中心的个体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冲突和怎样的互助与合作,最后三个线索汇集到一起。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并没有选择俊男,而是选择了平凡的个头和平凡的脸,这在几十万人的军队中再普通不过,甚至还有些弱小。这样的小人物,几乎就是战争最基础的单位,而看完影片以后,又觉得他们并不平凡——救了同伴,逃过了轰炸,击落了敌机。而战争中,谁不是这样的呢,扮演着一个个普通的角色,看似可有可无,却一个都不可或缺。在战争面前,每一个人都是脆弱的,随时可能被炮火湮灭。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影片开场,在敌军传单纷飞的街道,让人感觉到这张战役接近尾声的溃败和混乱,传单漫天飞舞着,夹着飞来的子弹,表现出敌军已经包围了他们,无处不在。在子弹中逃亡可能是大众普遍意识中最熟悉的战争场面,而《敦克尔刻》中导演并没有设计过多的激战场面,开场只用了不到1分钟的枪战,随后马上穿过街区,到了看似平静却又隐藏着深深不安感的海边。而整个影片中更多的是用飞机引擎声、炮弹爆炸声和没有主旋律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战争给人带来的紧张、焦虑、无助和警觉。

导演对细节,以及观众的泪点掌握得非常好,整部电影让我多次忍不住流泪,有感动、有激动、还有释怀。三十多万士兵被困敦刻尔克,四面楚歌,面对绝望,每一个人都想登上回家的军舰,而当那些上不了军舰的士兵看到有人抬着伤员走来时,都让开了道,并且在伤员登上船之后,都鼓起了掌。

能登上政府派来的船只回国的只是极少数,而有幸上了军舰的人,却又被德军的炮弹击沉,就这样,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军舰一次又一次被击沉,而就在这时候,突然间看到了在政府号召下,自愿驶来营救士兵的民用船只,只说了一个字“home”,情绪便一下子释放,泪崩了。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当看着油料已耗尽的飞机还能击落敌机,缓慢放下起落架,心里大喊“yes!”;当看到完成了任务却毫不反抗被敌军俘获的飞行员那样的释然,真的为之动容;当获救的士兵回到家乡,都自认为是逃兵无法面对家乡人民,而祖国却用最热情的方式来迎接他们,就像打赢了胜仗一样,一种被无比理解、关怀的感受激发了泪点,回来了就好!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这部片子可以说没有高潮,也可以说处处都是高潮。好的战争片就是这样的,不是刺激的轰炸场面,也不是百战不死的英雄,而是让观众感受到,在那样的背景下,每个人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在一架战斗机油表坏了不知道油量的时候没有选择返航,这是他作出的选择,在油量不到10加仑的时候,看到背后有敌机,选择继续战斗的时候,我相信,这是他做出的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在知道前方布满危险,还丝毫没有动摇地将船驶向敦刻尔克的船长,也是做了他认为最应该做的事情。

重温电影《敦刻尔克》,我写下了这篇影评

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坚定且执着,这股力量虽不动声色,却非常震撼人心。这就是面对危险、面对战争时特有的一股凝聚力,也是战争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战争中的每一个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和战争产生联系,哪怕只是升起了营救士兵的船帆、哪怕只是替战友做了掩护,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每个人都没有商量地,非常有默契地奔着同一个目标,那么无所畏惧,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所以,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英雄,在战争中,每个人都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