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太闷了,这不是我喜欢的那个诺兰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是诺兰的《敦刻尔克》,理由嘛,很残暴,诺兰出品,必属精品。但是我下面要告诉大家,我是如何从诺吹变诺黑的。

《敦刻尔克》太闷了,这不是我喜欢的那个诺兰

友情提示:本文涉及少量剧透 ,请放心阅读


非线性叙事结构不是战争电影的菜

可能大家还不是很了解什么是“非线性叙事结构”,通俗讲(不准确)如果电影是按照一条准确的、清晰可见的叙事顺序讲故事的,就是线性的。而诺兰的招牌是打破时间、空间,以叙事精巧、构思奇特见长。比如,《盗梦空间》在几层梦境里穿梭,《星际穿越》在多层空间、时间维度里跳跃。

《敦刻尔克》太闷了,这不是我喜欢的那个诺兰

可如大家所见,《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这两部诺兰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代表作,都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因为是虚构,没有真实的历史参照,时间和空间才能随意扭曲而不出现违和感。而且,虚构就容易产生未知,加之导演手法节奏的近乎完美的掌控,无异于增加了观众(粉丝)对电影导演的信任感。

然而,战争电影真的不适合非线性叙事。

第一、战争是历史,而“敦刻尔克大撤退”作为二战的著名事件,距今不过百年。所以,观众首先就是对该事件有一个预先的认知,观众更容易相信故事,而不是相信导演。

《敦刻尔克》太闷了,这不是我喜欢的那个诺兰

第二、诺兰也很聪明,明白历史题材就有历史题材的拍摄方式,只用了非常少的非线性,甚至可以说,一点都不高深,一点都不非线性。具体的做法就是从大撤退的群像中,陆海空各选一个代表人物(事件),将一周、一天、一小时的故事分别进行,又在最后交叉在一处。这样的非线性确实是诺兰电影当中较为低级的。因此,我也大胆的猜测,《敦刻尔克》的非线性是最大程度上为个人标签、营销需要和电影票房服务的,而不是故事本身。

所以,对于习惯了"诺兰式烧脑“的观众来讲,《敦刻尔克》真的没有什么可吹的。甚至显得太闷。

我们承认转型,但是我们对转型有苛求

二战电影,大家肯定看过不少。因此,我们在看《敦刻尔克》的时候自然也会比较一番。

耳熟能详的,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拯救大兵瑞恩》从一个最普通的二战美国士兵身上反映战争的残酷(教科书级的真实血肉横飞)和小人物的历史命运,《辛德勒的名单》则绕开了民族视角,从人类的善恶去区分战争中的人性,这两个都是绝佳的反映战争、反映人性的角度。像《传条纹睡衣的男孩》也是趋于后者。

《敦刻尔克》太闷了,这不是我喜欢的那个诺兰

相比斯皮尔伯格的真实,我不能说《敦刻尔克》不真实,只能说他是不全面的真实。《敦刻尔克》里没有出现纳粹,自然很少血肉横飞,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逃——想进一切办法的逃。挤满的人群、消极的气息肯定是撤退中的真实写照,但是我不相信这是战争的全部写照。难道纳粹看不到30多万人挤在海滩上?纳粹不知道这些有生力量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威胁?显然知道。但是,在影片中,我们很少看到。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诺兰”刻意的安排“,就是为了真实再现撤退。但是有些东西真的不应该被忽视。我们承认这是诺兰的转型之作,是他更贴近奥斯卡的作品,但是,真的还有距离。如果要展现人性,必须是一个拿的出手的故事,而故事的矛盾是推动故事发展的源动力。但是在影片中"纳粹和英法联军的矛盾真的不够突出“,对于那些伟大的战争电影来看,故事性,真的比较鸡肋。这样的故事对习惯诺吹的人是令人失望的,对奔着战争、人性,被诺吹拉近影院的人来讲是不负责任的。

《敦刻尔克》太闷了,这不是我喜欢的那个诺兰

我变成了诺黑,但我依旧喜欢诺兰

《敦刻尔克》的宣传和票房还是成功的。喜欢的人觉得很值,不喜欢的人觉得很不值。电影是属于每一个观众的,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声音,看到理性的思考不会被感性的喜欢误导,这也正是诺兰和《敦刻尔克》对中国电影及其受众的贡献。

诺黑也好,诺吹也罢,都是因为我们喜欢诺兰。我们希望看到一个更好的诺兰。

如果这算是苛责,这肯定是爱。

留下你对诺兰或者《敦刻尔克》的看法吧,每一条我们都会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