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诺骨牌效应,一郡刺史夺利,导致桓玄内乱,东晋亡国

风起于青萍之末,看似细小之事,却能撬动全局,导致局势失控而崩盘。

此种现象,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

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往往一些细小的历史事件,却能导致后面一连串的大事件发生,让宗庙倾覆,社稷不再。

熟知两晋史的人都知道,东晋亡国的最大原因是桓玄内乱。

桓玄内乱是怎样发生的?

公元398年,有一个叫庾楷的人,担任豫州刺史,为了夺回被圣命划出去的四郡之地,撺掇手握重兵的王恭、桓玄、殷仲堪、杨佺期,加上庾楷自己,背叛东晋朝廷,五路大军,杀向东晋都城建康!

对东晋朝廷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庾楷,成了压垮摇摇欲坠的东晋朝廷的第一根稻草。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晋纪三十二》:豫州刺史庾楷以道子割其四郡使王愉督之,上疏言:"江州内地,而西府北带寇戎,不应使愉分督。"朝廷不许。楷怒,遣其子鸿说王恭曰:"尚之兄弟复秉机权,过于国宝,欲假朝威削弱方镇,惩艾前事,为祸不测。今及其谋议未成,宜早图之。"恭以为然,以告殷仲堪、桓玄。仲堪、玄许之,推恭为盟主,刻期同趣京师。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郡刺史夺利,导致桓玄内乱,东晋亡国

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后,晋室在天下人心里的地位陡然下跌,光环不再。各地官员趁机拥兵自重,搞独立王国。朝廷大小事等,须与不少地方官吏商议,方能施行。也就是说,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十分软弱。

此时东晋皇帝叫司马德宗,此人是个白痴,生活起居靠人照顾,根本不能治国理政。朝政大权,被司马道子、司马元显把持。

注:司马道子是司马元显的生父。

司马道子父子俩利欲熏心,胡作非为,把朝事处理得乱七八糟,不成体统。

朝中奸臣王国宝、王绪等人胡作非为,广大军民怨声载道。

司马道子父子宠信、纵容王国宝、王绪等人的行为,使东晋朝廷的公信力跌至冰点。

偏偏此时,司马道子为了巩固权力,耍起了小聪明,割让豫州刺史庾楷名下的四郡之地,让江州刺史王愉管理,以此削弱庾楷的实力。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郡刺史夺利,导致桓玄内乱,东晋亡国

这一举措,恰似捅了马蜂窝,庾楷不服,立即上疏,说我的四郡之地如果割给王愉管理,那我抵挡北方胡族的力量就小了,怎么拒敌啊,要求朝廷收回诏命。

司马道子哪里肯依,直接拒绝了庾楷的要求。

庾楷大怒,派儿子庾鸿游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说司马道子家族专权误国,强行割豫州四郡,用朝威削弱方镇。如此下去,方镇大员实力一步步削弱,早晚会被司马道子家族收拾掉。与其坐而待毙,不如铤而走险,打出旗号,清君侧,靖国难!

王恭一下子被庾鸿说动了心,去年王恭小试牛刀,京口起兵,声称除去王国宝、王绪这样的奸臣,否则不收兵。司马道子妥协,斩了王国宝、王绪,说了一大箩筐好话,王恭才退了兵。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郡刺史夺利,导致桓玄内乱,东晋亡国

这一次呀,王恭正好借司马道子切割豫州四郡之事做文章,讨伐司马道子父子,夺回朝廷决策权。

也就是说,王恭起兵成功的话,他代替司马道子,做东晋的丞相。

相对司马道子父子来说,王恭的硬实力虽然不够,但软实力很强。因为王恭出身名门望族,文才高,德行也不错,是当时东晋数一数二的名士。

王恭不傻,知道自己和庾楷绑一块,也打不过司马道子父子掌握的军队,遂联络桓玄、殷仲堪、杨佺期三路诸侯,约定起兵日期,讨伐司马道子父子。

司马道子慌了神,二十出头的司马元显头脑活络,冷静分析形势,派庐江太守高素策反王恭麾下大将刘牢之,要求刘牢之反水,站到朝廷这边来。事成之后,王恭的位置,就由刘牢之替代。

刘牢之想到王恭为人清高自负,对他多有怠慢(其实王恭不认为怠慢),加上官位诱惑,遂背叛王恭,站在司马道子这一边。

这下子,可不得了啦!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郡刺史夺利,导致桓玄内乱,东晋亡国

刘牢之指挥的北府军,是东晋朝廷的大杀器,最精锐的军队。这支军队曾在淝水之战中,以八万精兵击败前秦的八十万大军,立下盖世奇功。

谢玄过世后,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刘牢之成了北府军的实际指挥者。

在名义上,王恭是北府军的最高领导,但刘牢之的话,更能博得北府军将士的信任。

如今刘牢之突然转向,王恭的实力大大缩水,被司马道子父子修理得体无完肤,成了光杆司令,狼狈逃向桓玄掌控的地盘。

很不巧,王恭途中被司马元显的部下擒获,不久,被斩于建康城外的倪塘。

后来桓玄、殷仲堪、杨佺期发生内讧,讨伐司马道子的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

至于庾楷,运气比王恭好那么一点,被司马元显的兵马击败后,和王恭一样,也成了光杆司令,投奔桓玄。

多米诺骨牌效应,一郡刺史夺利,导致桓玄内乱,东晋亡国

此后发生桓玄之乱,桓玄起兵,击败司马道子父子,基本清除司马道子父子势力,主宰了东晋的政局。

桓玄一点不比东汉末年的董卓好,使东晋朝廷进一步被边缘化。此公在任期间,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导致内外积怨,民心思变。

公元404年2月,蛰伏多年的原刘牢之部将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很快消灭了桓玄势力,表面上支持东晋朝廷,实际培植私人势力。

420年,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