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諾骨牌效應,一郡刺史奪利,導致桓玄內亂,東晉亡國

風起於青萍之末,看似細小之事,卻能撬動全局,導致局勢失控而崩盤。

此種現象,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歷史的有趣之處在於,往往一些細小的歷史事件,卻能導致後面一連串的大事件發生,讓宗廟傾覆,社稷不再。

熟知兩晉史的人都知道,東晉亡國的最大原因是桓玄內亂。

桓玄內亂是怎樣發生的?

公元398年,有一個叫庾楷的人,擔任豫州刺史,為了奪回被聖命劃出去的四郡之地,攛掇手握重兵的王恭、桓玄、殷仲堪、楊佺期,加上庾楷自己,背叛東晉朝廷,五路大軍,殺向東晉都城建康!

對東晉朝廷來說,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庾楷,成了壓垮搖搖欲墜的東晉朝廷的第一根稻草。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晉紀三十二》:豫州刺史庾楷以道子割其四郡使王愉督之,上疏言:"江州內地,而西府北帶寇戎,不應使愉分督。"朝廷不許。楷怒,遣其子鴻說王恭曰:"尚之兄弟復秉機權,過於國寶,欲假朝威削弱方鎮,懲艾前事,為禍不測。今及其謀議未成,宜早圖之。"恭以為然,以告殷仲堪、桓玄。仲堪、玄許之,推恭為盟主,刻期同趣京師。

多米諾骨牌效應,一郡刺史奪利,導致桓玄內亂,東晉亡國

西晉發生八王之亂後,晉室在天下人心裡的地位陡然下跌,光環不再。各地官員趁機擁兵自重,搞獨立王國。朝廷大小事等,須與不少地方官吏商議,方能施行。也就是說,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十分軟弱。

此時東晉皇帝叫司馬德宗,此人是個白痴,生活起居靠人照顧,根本不能治國理政。朝政大權,被司馬道子、司馬元顯把持。

注:司馬道子是司馬元顯的生父。

司馬道子父子倆利慾薰心,胡作非為,把朝事處理得亂七八糟,不成體統。

朝中奸臣王國寶、王緒等人胡作非為,廣大軍民怨聲載道。

司馬道子父子寵信、縱容王國寶、王緒等人的行為,使東晉朝廷的公信力跌至冰點。

偏偏此時,司馬道子為了鞏固權力,耍起了小聰明,割讓豫州刺史庾楷名下的四郡之地,讓江州刺史王愉管理,以此削弱庾楷的實力。

多米諾骨牌效應,一郡刺史奪利,導致桓玄內亂,東晉亡國

這一舉措,恰似捅了馬蜂窩,庾楷不服,立即上疏,說我的四郡之地如果割給王愉管理,那我抵擋北方胡族的力量就小了,怎麼拒敵啊,要求朝廷收回詔命。

司馬道子哪裡肯依,直接拒絕了庾楷的要求。

庾楷大怒,派兒子庾鴻遊說青兗二州刺史王恭,說司馬道子家族專權誤國,強行割豫州四郡,用朝威削弱方鎮。如此下去,方鎮大員實力一步步削弱,早晚會被司馬道子家族收拾掉。與其坐而待斃,不如鋌而走險,打出旗號,清君側,靖國難!

王恭一下子被庾鴻說動了心,去年王恭小試牛刀,京口起兵,聲稱除去王國寶、王緒這樣的奸臣,否則不收兵。司馬道子妥協,斬了王國寶、王緒,說了一大籮筐好話,王恭才退了兵。

多米諾骨牌效應,一郡刺史奪利,導致桓玄內亂,東晉亡國

這一次呀,王恭正好借司馬道子切割豫州四郡之事做文章,討伐司馬道子父子,奪回朝廷決策權。

也就是說,王恭起兵成功的話,他代替司馬道子,做東晉的丞相。

相對司馬道子父子來說,王恭的硬實力雖然不夠,但軟實力很強。因為王恭出身名門望族,文才高,德行也不錯,是當時東晉數一數二的名士。

王恭不傻,知道自己和庾楷綁一塊,也打不過司馬道子父子掌握的軍隊,遂聯絡桓玄、殷仲堪、楊佺期三路諸侯,約定起兵日期,討伐司馬道子父子。

司馬道子慌了神,二十出頭的司馬元顯頭腦活絡,冷靜分析形勢,派廬江太守高素策反王恭麾下大將劉牢之,要求劉牢之反水,站到朝廷這邊來。事成之後,王恭的位置,就由劉牢之替代。

劉牢之想到王恭為人清高自負,對他多有怠慢(其實王恭不認為怠慢),加上官位誘惑,遂背叛王恭,站在司馬道子這一邊。

這下子,可不得了啦!

多米諾骨牌效應,一郡刺史奪利,導致桓玄內亂,東晉亡國

劉牢之指揮的北府軍,是東晉朝廷的大殺器,最精銳的軍隊。這支軍隊曾在淝水之戰中,以八萬精兵擊敗前秦的八十萬大軍,立下蓋世奇功。

謝玄過世後,身經百戰、屢建奇功的劉牢之成了北府軍的實際指揮者。

在名義上,王恭是北府軍的最高領導,但劉牢之的話,更能博得北府軍將士的信任。

如今劉牢之突然轉向,王恭的實力大大縮水,被司馬道子父子修理得體無完膚,成了光桿司令,狼狽逃向桓玄掌控的地盤。

很不巧,王恭途中被司馬元顯的部下擒獲,不久,被斬於建康城外的倪塘。

後來桓玄、殷仲堪、楊佺期發生內訌,討伐司馬道子的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

至於庾楷,運氣比王恭好那麼一點,被司馬元顯的兵馬擊敗後,和王恭一樣,也成了光桿司令,投奔桓玄。

多米諾骨牌效應,一郡刺史奪利,導致桓玄內亂,東晉亡國

此後發生桓玄之亂,桓玄起兵,擊敗司馬道子父子,基本清除司馬道子父子勢力,主宰了東晉的政局。

桓玄一點不比東漢末年的董卓好,使東晉朝廷進一步被邊緣化。此公在任期間,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導致內外積怨,民心思變。

公元404年2月,蟄伏多年的原劉牢之部將劉裕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很快消滅了桓玄勢力,表面上支持東晉朝廷,實際培植私人勢力。

420年,劉裕廢除晉恭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