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門的“叛逆行為”,多半是好奇心在驅動,家長3招讓他就範


導語

每個孩子在沒有過多接觸外面的世界時,對未知的一切都充滿了想象和好奇,這也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他們會走會跑之後,這種探索欲會變得更加強烈。但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孩子出門的“叛逆行為”,多半是好奇心在驅動,家長3招讓他就範

​我不止一次地聽到有家長抱怨,孩子精力太過充沛,到外面玩耍時根本不聽話,不讓他玩什麼他偏要玩,不讓他去的地方偏要去。說好了出門一切聽家長的,但一出門之後孩子就變得異常難管。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有一些危險的存在,只顧自己玩的開心。大人有時候也拿他們沒辦法。但有時候磕著碰著了,家長也心疼,孩子也會哭半天。哭完之後依舊不聽大人的話,該怎麼玩還怎麼玩。

孩子出門的“叛逆行為”,多半是好奇心在驅動,家長3招讓他就範

身邊不少為人父母的朋友都在抱怨這件事,而且感覺所有的父母都會經歷這個時期。其實孩子從兩歲左右開始,就是他們想要探索未知的開始。

父母害怕孩子受到傷害,只能對孩子的探索行為進行過多的干預,這種干預又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讓做什麼偏要做。在家裡說好的外出準則,到外面之後就拋得一乾二淨。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出門之後依舊乖乖聽家長的話呢?

一、為什麼娃娃出門後不聽話

1.表現欲驅使的“不聽話”

小孩子其實有時候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大人們不瞭解。一些小孩子天生喜歡社交,喜歡錶現自己,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尤其是在年齡相差無幾的孩子面前,總要擔當“孩子王”,這樣的孩子或許天生具有領導力,家長無需過多幹涉這種“表現欲”,否則會使孩子的逆反心理加重。

孩子出門的“叛逆行為”,多半是好奇心在驅動,家長3招讓他就範

2.孩子出門太少的緣故

小孩子不想大人一樣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人脈,他們的生活說枯燥也並不算枯燥,但說有趣也不算有趣。

比如有一些父母陪伴孩子時間很少的情況,或者孩子出門太少的情況,會導致孩子有極為強烈的探索欲。小孩子在家裡有點像小鳥關在籠子裡,等到了外面,大人難以管理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3.孩子單方面的“偽裝”

小孩子是很會偽裝的,他們或許會偽裝的乖巧,或許會偽裝的聽話,但這一切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的。如果周圍的環境發生改變,比如家裡來了客人,或者全家去了新地方,孩子的“真面目”就會暴露出來。

孩子出門的“叛逆行為”,多半是好奇心在驅動,家長3招讓他就範

孩子的偽裝並沒有惡意,但一定與父母有關。或許是因為父母平時管教太過嚴格,或許是因為父母平時不苟言笑,這時就需要父母深入觀察孩子的行為,瞭解孩子“偽裝”的目的。

二、該怎麼讓孩子聽話

1、陪伴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讓孩子變得聽話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孩子的思維方式思考他的問題,用孩子的方式進行交流。我們不難發現,在一群玩耍的孩子中,孩子總是互相影響的,有時候大人說的話孩子不會聽,但孩子之間說的話卻會讓孩子去立即執行。

而家長們也該參考這種方式,陪孩子一起玩,平時多和孩子一起玩,增加陪伴的時間和次數,讓孩子認為家長是和自己站在一邊的。

孩子出門的“叛逆行為”,多半是好奇心在驅動,家長3招讓他就範

2、多次巧妙灌輸孩子緊跟父母的意識

在外出時孩子跟隨父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這條準則一旦落實,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但家長不應該強行或強勢的灌輸這個思想,這樣會引起孩子逆反,而且不講明道理,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跟隨父母。

在他們的觀念裡,世界是很安全的,就算不緊跟父母也不會出事。此時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講故事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思維,告訴他外出不緊跟父母是非常危險的。

3、在孩子犯錯後先調整自己的態度

如果孩子在外犯了什麼錯誤,此時家長不要先急著對孩子大吼大叫,而是要先調整自己的態度,讓自己以一種平和的心理給孩子講道理。這樣孩子才不容易產生跟家長對著來的心理。

孩子出門的“叛逆行為”,多半是好奇心在驅動,家長3招讓他就範

總結

想讓孩子聽話,就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的思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非一味的強求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變得更加不聽話。尤其是在外面,也要適當地為孩子留有一些餘地,孩子感覺到尊重,加上家長用道理做引導,才會變得聽話。


共論育兒話題,讓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