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电视剧《知否》中,明兰的母亲卫小娘,为了给家人治病,将自己卖给了盛纮为妾。

《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在宋代这属于自卖婚姻,是合法的婚姻,自卖婚姻的男方主要集中在官僚士大夫、富商、宗室、地主等富裕阶层。女方妾婢则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子或者青楼。

妾婢成为正妻的凤毛麟角。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的小妾张氏,出身青楼,有才华,不仅经常帮助张俊处理来往文书,而且经常鼓励张俊以国事为重,张氏的言行受到了高宗的赏识,封其为雍国夫人,后来张俊将她扶为正室。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同样出生青楼,后来在协助丈夫抗金,受到朝廷封赏,后来被作为正妻。

《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梁红玉

宋代自卖婚姻的出现,与当时人们的心态和经济发展有关。

有宋一代,享乐思想盛行,士大夫沉浸于声色的满足,导致婚姻观念转变。魏晋以来,婚姻讲求门当户对,世家大族和寒门小户想要结为亲家,压力重重。

经唐末五代之乱,门阀势力衰落,门第婚姻的土壤不在,各阶层之间的婚姻壁垒消失,士大夫娶一个平民女子为妻在正常不过,甚至当时的士大夫们为了享受,毫无顾忌。

《齐东野语▪马梁家姬》记载,会稽富豪马生,有一个妾,美艳无比、能歌善舞。梁县丞在马家的酒宴上看到后,心生爱慕,借机勾引上了。不久马生死了,梁县承出现将这个美姬买入家里。

《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宋徽宗时期户部侍郎韩梠,有三位妾室,都是当时有名的美女。韩梠死后,好酒色的吕颐浩花了数千贯钱买到了其中的一人,号三孺人,特别受宠。当时吕颐浩已经67岁了。

有宋一代,买卖妾婢不再是件丢人的事。

同样,士大夫阶层从贫民中选一个未来有发展的女婿,也是常有的事情。

《知否》中身无分文的孙秀才,被盛家选中,做淑兰的丈夫,一个重要的原因,孙秀才12岁就考中了秀才,盛家看中了他未来的前途。没想到孙秀才有了盛家的钱财后,不思进取,沉溺于酒色。盛家以为选中了个潜力股,没想到是个垃圾股。

《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自卖婚姻的出现另一个原因,是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

古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一般指的是儿子。古代当然也包括宋代,一些没有子嗣的家庭,经常会选择买妾婢来生一个儿子,解决香火的问题。之后在把妾婢打发掉,这就是《知否》里盛家要求孙秀才"留子去母"的现象。

《宋史·袁韶传》袁韶的父亲年近50,还没有孩子,于是他的妻子拿出钱财让丈夫到临安买一个妾,目的就是让这个妾为丈夫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袁母的做法和《知否》里的盛淑兰如出一辙,为夫买妾,求的是一个儿子,所不同的是,淑兰无子不是因为年龄大,而是和孙秀才同房的次数少而已。

官僚士大夫、富商、宗室等阶层成为买卖婚姻的买方,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与财力,支撑着他们成为买卖妾裨的主要消费群体。

那么,在宋代花多少钱能够买一个妾婢呢?

电视剧中没有具体交代卫小娘将自己卖了多少钱。不过可以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推断出大概的价格。

《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两宋时期,士大夫追求享乐,姬妾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文人中流行将姬妾当做礼品送人。

宋初名臣王旦的儿子为了感谢欧阳修为他的父亲作墓碑,买了2个美女送给了欧阳修作妾。

辛弃疾为了感谢大夫治好了他母亲的病,答谢的礼品就是奴婢。

妾婢的价格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略有波动。在百姓能安居乐业时期高于灾荒战乱时期,一线城市的两宋都城价格自然高于偏远地区的一般城市。妾婢本身的容貌、才艺也影响着价格的高低。

北宋时期妾婢的价格大多在100贯至500贯之间,最高的价格出现在宋徽宗时期,为5000贯,最低的也出现在这一时期,仅有数贯。宋真宗曾经赏赐了王旦白银3000两,派专人为他买了一个美妾。

《知否》中,明兰母亲卫小娘卖身给盛纮为妾,盛纮花了多少钱?

《知否》中的时代背景,相当于宋仁宗时期,从史料记载看出,这一时期大概的价格在150至500贯之间,明兰的母亲卫小娘出身良家女子、知书达理、色艺俱佳,大概盛家花了最高价或者更高。

南宋时期,妾婢的价格则比北宋低了很多,最高价出现在宋高宗时期,一位富商花了2000贯,买了一位出身士族的女子为妾,理由只有一个字"美"。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妾婢的买卖也很活跃,有的贫困家庭父母甚至从女孩出生,就着手准备将女孩卖掉换钱。北宋时,开封内的底层百姓,重女轻男,生下女孩后,爱如珍宝,年龄稍大,根据孩子的资质,让女孩子学习不同的才艺,长大后将她们卖给士大夫做妾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