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近日Newzoo發佈了最新報告,提出了令人意外的觀點。

該報告顯示美國的遊戲市場今年將會自2015年以來首次超過中國,還不是因為我們版號問題。

全球遊戲市場仍高速增長

Newzoo預計2019年全球遊戲市場營收規模可達1521億美元,同比增長9.6%。2018年至2022年CAGR達9%,2022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會到1960億美元。

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分地區來看,預計2019年同比增速最快的是北美市場,YoY+11.7%,位居全球第二大市場。亞太區主要受國內版號以及防沉迷影響,國內手遊營收增速會有所放緩,進而拖累了整個亞太區增速,YoY+7.6%。而拉美是Newzoo未來看好的地區,預計5年CAGR保持在10.4%。

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從遊戲角度看,手遊5年CAGR 11.3%,預計到2022年規模可達954億美元,佔整個遊戲市場49%,Newzoo認為新興市場將會是未來增長主動力。

主機遊戲預計2022年規模為611億美元,5年CAGR 9.7%,明年新一代遊戲主機PS5/Xbox Scarlett將會引爆主機市場。

至於PC,增速雖然低於主機與手遊,但整體會表現穩定。預計2022年規模為395億美元,5年CAGR 3.5%。其中端遊基本上會替代掉網頁遊戲,預計網頁遊戲營收規模未來5年會出現腰斬。

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美國主機文化較濃

Newzoo方面認為,美國反超主要歸因於PS和Xbox(話說國內PS和Xbox玩家也不少吧,且有國行)。

根據報告數據,美國市場新主機玩家增速與遊戲消費開支增速都保持在較高水平。目前美國遊戲市場大約50%的收入來源於主機。其實之前《任天堂大亂鬥》在北美的熱賣幫助任天堂Switch主機出貨迎來爆發,也可以看出主機遊戲在北美接受程度、普及程度都蠻高。

根據VGChartz統計,目前美國3DS及PSV主機用戶仍不小,未來轉向新主機的空間巨大。處於產品生命週期末期的PS4與Xbox One在美國仍擁有最大的用戶群體,由於下一代主機性能提升明顯,預計明年會出現一大波換機潮。

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廠商兜售情懷

知名炒冷飯廠商CAPCOM與SE在這方面很有一套,《生化危機》、《最終幻想》各種重製版讓人眼花繚亂,這種除了對粉絲來說是一直懷舊外,其實也可以吸引新粉入坑。對於開發商來說,“重製”開發成本較低,也方便撈錢。。。

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FF7重製版

除了重製版遊戲外,還有“重製版”遊戲機。任天堂在2016年發行了NES Classic主機,一經推出就被搶購一空,促使任天堂隨後又推出了 Super NES Classic 主機。根據NPD提供的數據顯示,後者是2017年美國假日購物季中銷量最高的主機之一。

2018年底任天堂宣稱,這兩款主機在美國的銷量分別超過了200萬臺和250萬臺。索尼也效仿任天堂的做法,推出了PlayStation Classic。“昔日王者”雅達利則在前幾天E3上發佈了新主機雅達利VCS,這可以說是在赤裸裸地兜售情懷了。

繞不開的雲遊戲

說到遊戲市場未來,不得不提雲遊戲。谷歌的Stadia、索尼PS Now、微軟xcloud、以及英偉達GeForce Now是比較活躍的雲遊戲“玩家”。

由於雲遊戲不靠硬件只靠網絡,大大降低了體驗3A大作的門檻,方便玩家可以跨設備操作。而5G的普及將會是雲遊戲落地重要的催化劑。

Newzoo還提到了比較有意思的一點,雲遊戲會促使微軟與索尼兩個冤家“結盟”。AWS作為雲業務一哥,不知為什麼沒在雲遊戲上佈局,反而二弟(微軟Azure)、三弟(Google Cloud)都在大力推進。據媒體報道,微軟與索尼已經達成協議,未來索尼雲遊戲可以基於微軟Azure,頗有一致對外的意思(針對谷歌Stadia)。

我國遊戲市場今年會被美國反超?

Google Stadia

小結

至於報告的其他內容,Newzoo認為類似微信小遊戲、FB小遊戲等基於社交平臺的小遊戲也是未來一大趨勢,這一點其實從微信小遊戲高開低走就可以看出一二,長期不容樂觀。但是在網絡基礎設施欠發達地區(如印度)可能會有巨大機會,畢竟在印度相當一部分手機只能裝FB Lite版。

最後有一點是我比較認同的,也是微軟最近一直在強推的,就是關於遊戲收費方式的演變。微軟全平臺的XGP、谷歌的Stadia、索尼的PSN、EA的Access,說明了玩家的消費習慣正在慢慢朝著訂閱制改變。而微軟是唯一具有打通全平臺實力的選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