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朝九晚五”像養老?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越來越浮躁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越來越討厭這種生活,上班打卡,下班打卡,回家吃飯睡覺,工作沒有新鮮感,真不相信年輕的軀體就過上了養老的生活。

這種狀態就是大家所說的"朝九晚五",在體制內,有一部分年輕人,對朝九晚五的工作嗤之以鼻,覺得像養老一樣,缺乏工作動力和激情,總想著體制外的精彩,覺得自己逃離這種工作後,就可以在其他領域大幹一番事業。

看到那些拼搏創業的勵志故事和一夜暴富的神話,他們總想躍躍欲試,覺得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限制了自己的發展,陷入了無窮的自怨自艾和抱怨。

體制內“朝九晚五”像養老?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越來越浮躁

做不好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其他領域也很難成功

同學小A在事業單位上班,屬於典型的朝九晚五,他經常吐槽這份工作,總覺得沒有挑戰性、枯燥乏味。

很多時候,小A面對的工作主要是處理一些簡單的文案、報表、接聽電話等,基本上不需要花費太多腦力來思考,感覺閉上眼睛都能夠做好,缺乏挑戰性。每當看到同齡在做著創業或其他具有激情或挑戰性的工作,難免羨慕嫉妒恨。

體制內“朝九晚五”像養老?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越來越浮躁


像小A這類年輕人,他們大多還有這樣的感受:每天在單位和家裡兩點一線之間,感覺像一個機器人,總是按部就班,工作任務總是那幾樣。天天看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接觸的也都是那幾個人。在固有的圈子裡,時間長久之後,對工作感到厭倦,感覺生活無趣。

這些感受其實折射出他們的浮躁心態和職場倦怠。一方面,他們總認為成功有捷徑,想要快速取得成功。一方面,自身又缺乏一技之長和核心競爭力。但面對一些一夜暴富的故事和成功的雞湯時,總認為自己也可以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樣快速成功。

在單位上心不在焉,不好好做工作,下班後空閒時又感覺無聊,其實體現的是目標的缺失和對碎片化時間的管理不到位。

覺得朝九晚五工作不好的,大多是心態沒有調整好。不要想著體制外你可以大幹一番事業,如果連體制內的簡單工作都做不好,在體制外也難以取得成功。

體制內“朝九晚五”像養老?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越來越浮躁

與其抱怨朝九晚五,不如擁有離開的能力

很大一部分年輕人厭倦早九晚五,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在時間上不自由。每天都得按部就班地上下班,這種狀態表面上看沒有什麼,但對他們的內心來說卻是一種折磨。時間上的約束容易上升為內心的約束,總感覺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束縛住難以掙脫開來。

他們認為朝九晚五的人被束縛的不止時間和心靈,還有缺失的職業成就感,以及個人存在感和工作價值。

所以,很多朝九晚五的人其實都夢想一份自由職業,希望能夠自由支配時間,在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個人財富的同時,找到成就感和人生價值。

體制內“朝九晚五”像養老?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越來越浮躁


很多人難以走出現有的舒適區,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又不敢輕易改變,除了一味地抱怨,自己折磨自己外,並沒有離開的勇氣。

一方面,對於很多人來說,早九晚五的工作得過且過,在舒適區內呆久了,很多技能逐漸退化。除了應對簡單的工作之外,缺乏專業技能,一旦跳出來就會面臨失業的風險。

另一方面,他們缺乏知識、經驗積累。上班的時候浮躁,沒心情把事情做好,下班時候被碎片化的信息奴役,沒有系統的知識體系,好像什麼都懂一點,卻又學得不精,離開了就養不活自己。只會不停抱怨。

然而抱怨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只會自我消耗。如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不如多學習鍛鍊,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

體制內“朝九晚五”像養老?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越來越浮躁

找到自我存在感,不斷學習提升,才會擁有更多選擇

事實上,體制內朝九晚五的工作也有其優勢,我們只有調整好工作狀態和心態,才能在不斷適應的前提下,更好地工作、學習、生活。

首先,要明白你做的工作是具有社會價值的,這樣,就可以增加工作的動力和激情。就拿體制內來說,其實平時的很多工作是可以有效推動社會進步的。比如,在體制內,經過你的認真琢磨,下發了一份關於推動鄉村文明建設的文件,通過這份文件中有關工作的開展,逐步讓一個村移風易俗,提高了文明程度,你工作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

體制內“朝九晚五”像養老?不明白這些道理,你會越來越浮躁


面對工作倦怠感,不妨想一想所從事工作的社會價值,通過社會價值找到工作成就感,不斷從倦怠中抽離出來。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時間。早九晚五的體制內,有時候可以忙裡偷閒,學習寫作,學習各種知識。《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曾經也是體制內朝九晚五的工作,但他充分利用體制內的閒暇時間看書寫作,最後憑藉一部《明朝那些事兒》大火,不但成為了明史專家,搖身一變成為暢銷書作家,靠寫書實現了財務自由,徹底翻盤成功。

對於體制內的朝九晚五,你最大的競爭力就是學習的能力,只有通過學習掌握更多可以在體制外養活自己的技能,才能實現從朝九晚五到自由職業者的過渡。


關注 ,一起聊聊體制內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