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神吳善柳的迷失與頓悟:十次高考圓夢清華,卻當了中學老師

網絡的發達,給了我們更多認識世界和社會的機會,信息交流帶來的指數級的增量變化,讓我們目不暇接,

但不變的,是我們生活的指歸,比如教育與高考,奮鬥與理想,現實與生活。在有著廣西高考大神之稱的吳善柳身上,竟然有著罕見的矛盾與統一。

他的矛盾在於,高考到底為了什麼?於他而言,是為了清華,為此他放棄了前面九所985的好大學;可是在清華畢業之後,他又放棄了自己深造四年的專業,沒有進入對應的行業,而是轉身去了河南,來到了日益崛起的中州重鎮鄭州,成了一名中學老師,把自己前後十次的高考經驗,點點滴滴的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在他身上發生的故事,讓人迷惑,讓人深思,讓人回味無窮。同時,也會引起我們對於教育、考試和生活的思考。

高考大神吳善柳的迷失與頓悟:十次高考圓夢清華,卻當了中學老師

在大學之前,上學就是我們的生活,考試就是主旋律

美好的童年總是一去不復返,回首過去,入學就是一個天然的分水嶺,之前是無所事事的玩,之後就是日復一日的學習,直到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省考與國考。客觀來講,我們的所有努力,其實都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為了成就自己美好的明天,為了成為某位北大教授所批判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可是,高考已經是目前我們所能達到的最公平的方式了,也是農村孩子少有的快捷通道,個人宿命的改變,家庭未來的翻身,家族命運的延伸,總是被投放在一天天的學習裡。我們如此,吳善柳也同樣如此。所不同的是,我們大多數人是參加了一次高考,而他參加了十次,歷時14年。

高考大神吳善柳的迷失與頓悟:十次高考圓夢清華,卻當了中學老師

吳善柳的執著,讓人敬佩,可是沒有多少人去學習

吳善柳因為夢想而執著,讓人佩服,他能在自己第一所大學,上到大三之後,突然發現了自己的夢想,突然意識到清華就是自己最想上的大學。這也是很難的,我們大多數人,也是渾渾噩噩的高考,報志願,然後心有不甘卻又沒有魄力的堅持四年大學生活,然後迫不及待的投入社會洪流之中,去掙錢養家,去實現經濟獨立。

與很多高考過來人不同的是,吳善柳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如何去做,並且還去做了,而且這一堅持,就是十年,為此,他放棄了北大醫學院,放棄了南京大學,放棄了其他頂尖大學的機會,只為了清華。

高考大神吳善柳的迷失與頓悟:十次高考圓夢清華,卻當了中學老師

我們的迷惑與吳善柳的頓悟,上學終究還是要為了生活,為了更好的工作

當聽說吳善柳在鄭州一所高中擔任老師時,吃驚的人不在少數,因為以他十年如一次的復讀,上了清華,為什麼不像梁植一樣,做一個本科在清華、碩士在清華、博士在清華的“三清弟子”呢?既然他把高考當求經,把清華園當成了伊甸園,那為什麼不再接再厲,留校清華呢?

在本科四年之後,他選擇離開了為之奮鬥十四年的清華,轉身去做了一名教師,從潮流上講,這也符合當下清北高材生從教的趨勢,只是這一點放在吳善柳身上,多多少少有些王守仁龍場悟道的意思。夢圓了,夢也就破了,也許他最興奮的,是被清華錄取的那一刻,而不是在清華四年的專業學習。

結束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追求,有自己要走的路,有自己無法逃脫也已經固化的命。人生不能回頭,時光不能倒流,在經過那麼多年的努力之後,吳善柳的得償所願,走進清華園,就像玄奘經歷千難萬險,終於見到了如來一樣,夢圓夢滅夢寂夢破,只在一念之間。當我們把他當成傳奇,也許他只是在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著自己的日子,走著自己的路,人生中那些考試,就是自己走過的一步步路。

不悔夢歸人,足以慰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