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子”是“去”是“留”?透過魯迅的作品,說說“辮子”意象


“辮子”是“去”是“留”?透過魯迅的作品,說說“辮子”意象

在探尋魯迅一生的經歷,以及其作品中潛藏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時,我們不難發現魯迅的很多作品的靈感和思路都來自於其自身的體驗,其文學創作動因很大程度上源於不能忘卻舊日的寂寞、苦痛和幻滅,於是通過文學作品的形式揭露當時社會的病態以及所處當時社會的人民的苦痛

苦難的記憶既是魯迅棄醫從文的最初動力,也是他不能忘卻而寫小說的動因,半殖民地的屈辱體驗既是魯迅思想啟蒙的觸機,又轉化為啟蒙敘事的資源,並在敘事中以啟蒙者的姿態修復精神的創傷。

作為飽受留辮之苦和剪辮之災的魯迅在《頭髮的故事》對辮子有深刻的論述本文通過對分析文章中辮子這一意象來探究其蘊含的深刻含義,從而深刻理解魯迅文章中所提及的“辮子”到底是什麼。

一、辮子是種族壓迫的象徵

1、辮子是前清漢民血與淚的辛酸的代表

男人留辮子,原是滿族的習俗,滿人入關後,為鞏固其反動統治,採取鎮壓和屠殺的反動政策強迫漢族人民留辮子。著名的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和朱子素的《嘉定屠城記略》就記載了這段慘痛歷史的一部分。

“全留著頭髮的被官兵殺,還是辮子的便被長毛殺”,即所謂“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聽老人說,“剃頭擔上的旗竿,三百年前是掛頭的。滿人入關,下令拖辮,剃頭人沿路拉人剃髮,誰敢抗拒,便砍下頭來掛在旗竿上 ”。

“辮子”是“去”是“留”?透過魯迅的作品,說說“辮子”意象

2、辮子是區分國人的標誌

清朝入關後,為了鞏固統治和維護其自身地位,下令命令所有漢族人民務效仿滿族剃髮留辮,這一措施是強制漢族人民歸順滿族,但此命令卻和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向違背因而很多漢族人民抗命不從,可以看出辮子是製造民族隔閡之源。

當法令不能符合社會本土的文化淵源,必然會導致上級領導者和處在文化大環境下的服從者產生深刻的矛盾,倘若不能立刻進行更正和調整的話,必然會導致矛盾的激化。從而引起了民族之間的仇恨和隔閡。而由此產生的仇恨必然會對當時時代的社會人民帶來無邊無際的痛苦和災難。

辮子也被那些種族主義者作為嘲笑中國人的對象。

由於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在國外的影響力每況愈下,部分外國人便對在外留學的中國人進行取笑,戲稱中國人背後的辮子為“豬尾巴”。

魯迅曾在《藤野先生》講述過他的親身經歷:在上課時,老師播放了一段關於一群留著辮子的中國人在觀看砍頭影像,外國人看到後鬨堂大笑,對留學的中國人加以嘲笑。

魯迅在留學階段認為最初在實際上感到不便的,卻是那辮子。然而辮子的兇焰和淫威卻比文字獄還要頑固和兇殘得多, 直至“文字獄已經消失”以後,辮子仍不時地肆虐和逞兇。

“辮子”是“去”是“留”?透過魯迅的作品,說說“辮子”意象

3、辮子是清末人民的苦痛和災難的象徵

清朝末期,西方的先進文明開始漸漸打破以小農經濟為主實行閉關鎖國的古老中國。身處文明碰撞時期的人民漸漸的意識到辮子帶來種族隔閡以及被人嘲笑的苦痛。作為諳熟辮子“血史”,飽經有辮子之苦,深受“無辮子之災”的魯迅先生對辮子的罪狀和醜惡更加刻骨銘心,深惡痛絕,有著超乎常人的認識和感受。

所以他除了在一生的許多文章中一有機會就予以攻擊之外, 則在寫1935年的《病後雜談之餘》和寫於1936年10月17日即他逝世前兩天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兩篇名文中,更加以空前的篇幅,集中地歷數其罪,歷述其醜, 痛加揭露,痛加撻伐,可以說是一息尚存,不忘辮子。

這是中國歷史上無出其右的聲討辮子之罪之醜的兩篇最著名的戰鬥檄文在《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這篇魯迅先生最後的一篇文章中,魯迅從辮子的所謂

“姿態”、“作用”等方面歷述其醜、歷數其罪。

“辮子”是“去”是“留”?透過魯迅的作品,說說“辮子”意象

辛亥革命

二、辮子是封建傳統舊事物的象徵

1、辮子的去留是新舊事物的鬥爭的表現

魯迅說:“假如有人要我頌革命功德以舒憤懣,那麼,我首先要說的就是剪辮子。”魯迅之所以以辮子為題材,不僅是因為他在清末“沒有辮子,曾吃了許多苦”,

而且還有感於寄住在他寓所的一位女學生因為剪短髮的緣故而被其校長為難的事情。這件事使魯迅才知道雖然已是民國九年,而有些人之嫉視 剪髮的女子,竟和清朝末年之嫉視剪髮的男子相同,於是乎感慨系之矣了,隨口呻吟了一篇《頭髮的故事》。

本來對自己剪辮的遭遇已經淡然若忘的魯迅,此刻又被嚴酷的社會現實喚起痛苦的記憶。他在這種情境下寫出的紀念文章,自然大有深意,內涵豐富。

因而,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的近代革命,把剪辮作為革命者身體的象徵符號。除了革命者和聲援者,也有許多人被脅迫在這場革命中表態,從而被剪掉辮子,七斤(《風波》)錢少爺(《阿Q正傳》)、劉齊禮(《文明小史》)的辮子,都是被人強行剪掉的。剪掉辮子是滿清政權、封建秩序最顯眼、最具輿論效力的挑戰,為此也遭遇了嚴酷的殺戮和懲罰。

“辮子”是“去”是“留”?透過魯迅的作品,說說“辮子”意象

剪辮運動

2、辮子是區分迂腐守舊者與敢於破舊者的標誌

剪辮運動屬於新事物與舊事物鬥爭的一部分,但推翻滿清帝制後,中華民國並沒有要求國民恢復漢族的古老髮式,而是以西洋人的現代髮式置換了滿清的髮式。這樣一來,剪辮不僅聯繫著打破舊傳統舊事物,也意味著歸順西方身體話語。反對破除傳統舊習的迂腐守舊者認為剪辮留髮者是跟風西方文化拙劣的模仿西方人的行為舉止,並戲稱這些剪髮者為“假洋鬼子”對其惡言相諷、冷眼相向。

而魯迅就是被抨擊對象中的一位,因而魯迅對頭髮的遭遇極其敏感且終生關注。 魯迅曾談及其從日本留學歸來後家鄉里的人對他當時的穿著和裝束的評價,剛入家門時,他的弟弟以為來了個外國人而非中國人對其穿著感到十分驚訝。走在街上許多人朝其“

呆看、冷嘲、熱諷”小則認為:“其在外偷了女人”;大則認為:“其裡通外國”。

在魯迅的小說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辮子是區分迂腐守舊者和敢於破舊者的一個判別標誌。如小說《阿Q正傳》、《風波》、《頭髮的故事》中無論是被迫剪掉頭髮的趙秀才、七斤還是為了省去辮子之苦的N先生,他們頭上辮子有無的變化都會造成當時上很大的輿論,成為街坊鄰居議論的對象。

作為迂腐守舊派代表的趙秀才的辮子在其前往城中報官時被革命軍剪掉,導致其破費二十千的賞錢,使得全家老少因此號哭,趙秀才被剪了辮子在當時甚至比阿Q被槍斃造成的社會輿論還大。還有同樣被剪掉辮子的七斤,被當時的看客認為“弄得不像人樣”,“僧不僧道不道的”。

而《頭髮的故事》中主人公N先生是一位留洋的學生,因為認為:“有辮子一不便於脫帽,二不便於體操,三盤在腦門上,令人很氣悶”剪掉辮子使得N先生擺脫了拖辮子之苦,雖然是作為擺脫舊習的先進者,但因此也成為了當時社會抨擊嘲諷的對象。因而可以看出在

當時的社會辮子的有無是判別一個人的重要判別依據。

3、辮子的去除是新事物戰勝舊事物的表現

留著辮子的封建迂腐者們以留著辮子作為遵紀守法遵守規矩的表現,對剪辮留髮者們嗤之以鼻,對其表現出反對和排斥,作為代表新事物的一方,必然在鬥爭中戰勝舊事物。而作為滿族服飾特徵之一代表著封建落後傳統舊事物的辮子,自然就成為首當其衝的革命對象。

“辮子”是“去”是“留”?透過魯迅的作品,說說“辮子”意象

假洋鬼子

三、總結

辮子是封建守舊事物的一個代表,其中的歷史蘊含了清軍入關時對漢民強制的壓迫,以及後來做為新文化運動傳播的必須革除的封建舊事物。在此過程中讓我們明白了經常出現在魯迅小說的辮子到底是什麼,也通過辮子讓我們感悟到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一直懷著憂國憂民思緒來思考和批判當時的社會。

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我們也從中感悟出了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新事物終將取代舊事物,代表舊事物的各種表現形式也必將消亡,就像這代表著封建傳統舊事物的“辮子”必然在新文化運動中文化革新的過程中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