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速遞】人類能從經驗教訓裡獲得“抗體”嗎

儘管現代醫學顯示出了種種優越性,但治癒流感仍是尚未解決的難題。新近出版的《致命流感:百年治療史》提供了三個方面的思考:人類對病毒的認知,應對流感的方式,以及我們為下一次大流行性疾病做好準備了嗎?


【新書速遞】人類能從經驗教訓裡獲得“抗體”嗎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定價:69.00元

【新書速遞】人類能從經驗教訓裡獲得“抗體”嗎

從文明出現曙光至今,流感一直伴隨著我們,作為世界十大致命疾病之一,困擾著地球上所有的文明和社會。1918年的大流感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歷史,它比戰爭更殘酷,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全球性瘟疫,造成5000萬至一億人喪生,超過5億人感染;1957年爆發於香港的H2N2型流感,奪去了全球約200萬人的生命;1968年,大規模的禽流感再次在亞洲暴發;1975年和2009年暴發於美國和墨西哥的豬流感,致死人數數十萬;21世紀,我們還遭遇了SARS,ME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

潛伏的病毒和一場大遊行

1918年,費城的人口超過170萬。就像20世紀初大多數正在發展中的城市一樣,費城居民大多居住在狹窄的公寓裡。他們特別容易感染流感,流感可能於1918年9月中旬傳播至費城,當時報紙報道稱該病毒正從軍營向平民社區邁進。有傳言說是德國裝載細菌的潛艇導致了疫情的暴發。事實並非如此,罪魁禍首很可能是費城海軍造船廠。該船廠有4.5萬名船員並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海軍基地。1918年9月7日,該基地接待了300名從波士頓換乘的水手。很可能其中一些人身上潛伏有流感病毒。2周後,900多名船員生病了。

但這種病毒即將在很大程度上向平民發起攻擊。在病毒傳播方面,戰爭債券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1918年4月,紐約市舉行了一場巨大的自由債券大遊行。大量的群眾沿街觀看並不斷歡呼時,海軍軍人們也來到了百老匯街。他們也順帶把流感病毒傳染給了別人。自由債券大遊行活動實際上釋放了這種病毒。輝煌的遊行剛剛過去兩天,每天就有100多人死於流感。在短期內,這些數字增長了6倍。

兩場戰爭

美國此時正在打兩場戰爭。第一場戰爭是針對德國及其軍事盟友。第二場戰爭是針對流感病毒及其細菌盟友。

隨著盟軍在西部戰線上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流感襲擊了運送部隊到歐洲戰壕的船隻。在法國東北部的阿貢森林戰役中,流感奪去了許多美國遠征軍士兵的生命。正如大戰幾乎籠罩著歐洲每個國家一樣,流感在整個歐洲大陸肆虐。巴黎關閉了學校,但劇院和餐館卻沒有停業。儘管有4000名巴黎人死亡,咖啡館仍在開放。流感越過了戰壕線。

英國的首席醫療官似乎也不願意打擾任何人的生活。他的建議很有限:戴上小口罩,吃得好點,喝半瓶低度葡萄酒。英國皇家醫學院採取了類似的方法,並宣佈該病毒不再像往常那樣具有致命性。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英國人似乎無動於衷。1918年12月,隨著大流行性疾病的結束,《倫敦時報》評論說,“自黑死病以來,沒有哪場瘟疫像這場瘟疫這樣席捲了全世界。也許,從來沒有哪場瘟疫比這場瘟疫影響的人更多。”

四種解釋

在大規模死亡之後,當公眾關心“這場流行病如何形成的?”和“多少人受害?”時,科學家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是病毒本身,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導致流感具有如此大的殺傷力?我們已經找到了致使這麼多人死亡的4種不同的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病毒表面有一種蛋白質可以阻止干擾素的產生。該干擾素向我們的免疫系統發出信號,表明我們的防禦系統已被滲透。將氧氣轉移到血液中的健康肺細胞,被病毒劫持,並在病毒複製過程中遭到破壞。一旦這些健康的肺細胞死亡,它們就會被無法輸送氧氣的暗淡的纖維狀細胞所取代,就像在切割口部位形成的疤痕一樣,看起來與周圍健康的皮膚不一樣。

第二種解釋是,如果1918年的病毒本身不能致人死亡,那麼繼發性細菌性肺炎可能會殺死人。大流行性疾病患者的身體變得虛弱,他們的肺部已經被破壞,會感染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在抗生素尚未研發出來的年代,這種情況是致命的。我們現在認為,1918年大流行中的大多數患者是由這些繼發感染導致死亡的,而不是流感病毒本身。

對1918年流感殺傷力的第三個解釋是,流感病毒引發了過度的免疫反應,這種反應開啟了對身體的自抗。

第四個解釋指向了與流感傳播有關的環境。它由一種源於鳥類的新型病毒引起。在對人類構成威脅之前,病毒先在另一個宿主(可能是豬或馬)身上寄宿一段時間。當人們同時生活在一起——住在公寓或軍營裡——並且異常流動的時候,病毒開始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因為大戰使受感染的士兵們不斷轉戰於歐洲及其他地區。工薪家庭共用床鋪。士兵們並排睡在嬰兒床上,並且乘坐統艙船環遊世界。如果沒有人類這些行為,流感病毒無論多麼致命,都不會如此迅速地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