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二十世纪末开出的一朵花

卡尔西在《人论》说过: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 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

我想阿来的《尘埃落定》就是这样一部在不断审问和审视并批判的伟大作品。

关于阿来的一些想法

我喜欢阿来的文字,他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严肃文学作家,不迎合市场,专心于文学写作,二零一三年他写道:“而是那时出版业庸俗的市场化已经初露端倪,读者对于阅读的期许正被导往浅与陋,而不是深与雅。”早在《尘埃落定》出版的二十世纪末他就已经预感到了出版和读者双重的问题,但他在“这样一个唯物的,一本书出版之时,就是被遗忘与湮灭之日的时代”,仍把文学看作“一桩庄重事业”,从《尘埃落定》后的作品《空山》和《格萨尔王》,甚至去年刚刚出版的《云中记》中,我们都看不到他早已掌握的畅销书路数,而是更进一步地深切的谈论人性,涉入现实,这对他本身是一种巨大的幸运,对像我这样喜爱他文学的读者来说,更是空前的幸运。

关于《尘埃落定》的一些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尘埃落定》这本书,毫无疑问,这是一本畅销书,多次再版,可见读者的热爱程度。正因有了这样一层面纱,这本书在我的心里堪称一部伟大的作品,它在现实与魔幻之前穿梭,它有藏族部族的风俗、宗教、历史的详尽描述,它在人性的探求里找到一种“智力和幽默的华彩”,他向我们讲述了热烈、露骨的爱情... ...阿来在这些现实、亘古永恒的基石上缺打造出这样一部带有奇幻、精彩的经典之作,不能不称之伟大。

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主要人物

【傻子二少爷 土司太太 桑央卓玛 麦其土司 大少爷 翁波意西 妻子塔娜 黄初民特派员 仆从索朗泽郎 行刑人小尔依 三太太央宗 济噶活佛 汪波土司 拉雪巴土司 茸贡土司】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川阿坝,西边是神圣的西藏,东边是土司权利来源的汉地,而麦其土司的官寨略偏东,这个特别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土司的政治地位,“我的父亲是皇帝册封的辖制数万人众的土司”,以一个傻子作为主角,“在麦其土司辖地上,没有人不知道土司第二个女人所生的儿子是一个傻子。那个傻子就是我”,傻子有一个爱他的父亲和母亲,“土司的第一个老婆是病死的。我的母亲是一个毛皮药材商买来送给土司的。土司醉酒后有了我,所以,我就只好心甘情愿当一个傻子了。”从开篇一直到结束,“我”一直在强调自己是一个傻子,好像是宿命,但这样一个傻子却有着预言者和智者的影子,他比任何人都要清醒,这是一种双重宿命的设定,为以后的魔幻经历埋下了种子。

在土司的世界,“骨头”残酷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骨头,在我们这里是一个很重要的词,与其同义的另一个词叫做根子”,从上到下,土司、头人、百姓、科巴、家奴。土司们没有法律,没有书面制度,但却是一种规矩,“不用书写也是铭心刻骨的”,在这样的藏族传统文化中,书中产生了一系列悲剧人物,比如查查头人的管家多吉次仁一家、桑吉卓玛等等。我们知道,悲剧往往是直指人性的发问,引发了我对于人性的思考,究竟我们是该在自我麻醉中快乐还是在苦苦挣扎中争取真正的自由?而阿来也在后面的篇幅里有一个喇嘛的话说道:“雪山栅栏中居住的藏族人,面对罪恶时是非不分就像沉默的汉族人;而在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时,却显得那么欢乐又像印度人”,我在想,现代人不正是如此吗。

白色,是一种纯洁的颜色,是一种空洞的想象,在黄特派员帮助麦其土司战胜汪波土司后,在麦其土司的领地中上了带有危险气息的鸦片种子,在罂粟成熟之际,有一段关于白色传统与新兴的对比:

“白色,在我们生活里广泛存在。

只要看看土司辖地上,人们的居所和庙宇——石头和黏土垒成的建筑,就会知道我们多喜欢这种纯粹的颜色。门楣、窗棂上,都垒放着晶莹的白色石英;门窗四周用纯净的白色勾勒。高大的山墙上,白色涂出了牛头和能够驱魔镇邪的金刚等等图案;房子内部,墙壁和柜子上,醒目的日月同辉,福寿连绵图案则用洁白的麦面绘制而成。

而我,又看见另一种白色了。

浓稠的白色,一点一滴,从一枚枚罂粟果子中渗出,汇聚,震颤,坠落。罂粟挤出它白色的乳浆,就像大地在哭泣。它的泪珠要落不落,将坠未坠的样子,挂在小小的光光的青青果实上无语凝咽。那是怎样的一副动人的景象啊。过去手持镰刀收割麦子的人们,手持一把光滑的骨刀,在罂粟的青果上划下一条小小的伤口,白色的浆汁就渗出来了。一点一滴,悄无声息在天地间积聚,无言地在风中哭泣。人们再下地时,手里就多了一只牛角杯子。白色的浆汁在青果的伤口下面,结成了将坠不坠的硕大的一滴,被骨刀刮到牛角杯里去了”。

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对比中,傻子预知到了危险的气味,这种气味让他的父亲狂乱,做出一系列疯狂的举动,一条看不见的权利崩塌的引线已经悄然燃起。作者用傻子耳朵里听到的早已失传却在此时此刻突然听到的童谣告诉了我们。

“牦牛的肉已经献给了神,

牦牛的皮已经裁成了绳,

牦牛缨子似的尾巴,

已经挂到了库茸曼达的鬃毛上,

情义得到报答,坏心将受到惩罚。

妖魔从地上爬了起来,

国王本德死了,

美玉碎了,美玉彻底碎了”

最后麦其土司死了,美玉碎了,傻子也死了,美玉彻底碎了。

我最喜读的是书里关于藏族传统风俗和土司起源的传说,用多个详细、具体的描述向世人展现了藏部族的文化。罂粟丰收的田地间的民俗、傻子白色的梦等等。

“多少年以前——到底是多少年以前,我们已经不知道了。但至少是一千多年前吧,我们的祖先从遥远的西藏来到这里,遇到了当地土人的拼死抵抗。传说里说到这些野蛮人时,都说他们有猴子一样的灵巧,豹子一样的凶狠。再说他们的人数比我们众多。我们来的人少,但却是准备来做统治者的。要统治他们必须先战胜他们。祖先里有一个人做了个梦。托梦的银须老人要我们的人次日用白色石英石作武器。同时,银须老人叫抵抗的土人也做了梦,要他们用白色的雪团来对付我们。所以,我们取得了胜利,成了这片土地的统治者。那个梦见银须老人的人,就成了首任“嘉尔波”——我们麦其家的第一个王”。

傻子独特的视角里我们读到阿来机具讽刺和幽默的口吻,这样一部正统的严肃文学里,通篇贯穿,在一重又一重的魔幻经历里,让读者手不释书。比如傻子看到了麦其土司权利阴影下的济嘎活佛和门巴喇嘛的斗法,土司太太奶水里乱七八糟的想法。这是我第二次读《尘埃落定》,印象最深的是各个人物饱满的性格,鲜明的个性。

傻子经过桑央卓玛懵懂的依恋以及侍女塔娜畸形的爱恋后,真正的爱上了茸贡土司的女儿塔娜,一个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初见时浑身热起来的二少爷让人动容,好像被击中一样,他用全身的感官和疯狂的动作告诉我们爱情的美丽、期许、背叛与无助,在爱情的故事里,阿来充满诗意的性爱描述把人物的心理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应该这样去热烈的爱一个人,而不是大部分现代人唯唯诺诺的样子。

窗外雾蒙蒙一片,合上《尘埃落定》,我的心也如尘埃一般,落定,安静。

察古通今,以思致远。

附上一些阅读方法吧。

1.一定要读纸书,电子书甚至kindle都不尽人意。纸书有味道,可以随看随写。

2.一定要记笔记,否则看过一遍基本没用,除非记忆力堪神。

3.定期整理笔记,只有思想变成你自己的,你才会饱满。


《尘埃落定》——二十世纪末开出的一朵花


《尘埃落定》——二十世纪末开出的一朵花


《尘埃落定》——二十世纪末开出的一朵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